太中銀鐵路呂梁山隧道

汾陽栗家莊至離石吳城鎮的隧道

呂梁山隧道為太中銀鐵路重點控制工程,全長20.7公里。為亞洲第三長,中國第三長鐵路隧道(含在建)。呂梁山隧道設計為兩座單線隧道,採用整體道床,工程總投資4.6億元,工期36個月。

隧道設計


太中銀鐵路呂梁山隧道在汾陽離石區間穿越呂梁山脈,為兩條單線單向坡隧道,各長20.7km。隧道東進口位於汾陽市栗家莊上林舍村西北側,西出口位於離石區吳城鎮西南側的吳城水庫庫區邊緣。汾陽進口高程1l05m,離石出口高程l330m,高差225m,從東向西隧道以11%o坡度連續上坡。隧道於2006年4月開工建設,2009年9月貫通。隧道縱線穿越呂梁山東西兩翼石灰岩岩溶含水層。隧道施工造成了汾陽市峽口泉(又名向陽泉)、上林舍泉和離石區吳城泉於2007年至2008年相繼斷流,影響區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以上岩溶泉在太中銀鐵路呂梁山隧道施工前的2006年流量為:峽口泉0.0721113/s(6200m3/d),上林舍泉0.01011m3/s(950m3/d),吳城泉0.117m。/s(10100m3/d)。三泉流量合計0.2m3/s(17280m。/d)。據呂梁市水利局從2009年9月隧道打通后在汾陽進口段排水渠連續測量,穩定外排水量為0.3m3/s(26000m3/d)。會同施工單位在離石九里灣三號斜井處測定斷面排水量為0.2m3/s(17280m。/d)。

問題解決


根據省水利廳會同呂梁市政府2009年7月20日召開太中銀鐵路呂梁山隧道對水資源影響區水源恢復專題工作會議紀要的安排,現提出四方面的解決方案:
(一)關於汾陽市受影響村莊人畜飲水解決方案
太中銀鐵路公司委託山西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09年編製的解決汾陽市受影響村莊人畜飲水可研設計方案,提出在姜垣上村打深井兩眼,以郭庄泉域岩溶地下水為水源,建輸水管線15.6km,建加壓泵站和調蓄水池,將水送至接通各村莊原有供水管網,解決19個村、1.2萬人的人畜飲水,方案基本可行,汾陽市政府如無意見,設計上報批複后,儘快開工建設。
(二)關於離石區吳城鎮人畜飲水解決方案
根據2009年度太中銀鐵路委託山西省水利勘測研究設計院編製的吳城供水設計,設計方案提出打6眼深井,解決12個村、1萬人的人畜飲水問題,基本可行,應上報審批。鑒於設計取水的岩溶含水層亦屬於吳城泉域,與隧道涌水為同一個水文地質單元,區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需要儘快補充供水水文地質勘探工作,在水源相對保證的位置以探采結合打井2眼,根據勘探結果研判供水水源方案,確定集中供水方案的可行性,應儘快定井位,迅速開工。
(三)關於汾陽市向陽河灌區用水解決方案
根據7月9日專家組諮詢優化方案意見及省水利廳專題會議安排,呂梁市水利局委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提出了解決汾陽向陽河灌區灌溉水源採用弓I水的新方案,基本思路是在汾陽上林舍隧道口建調節水池,利用隧道排水,取水量為峽口泉受影響以前的水量6200m3/d,向東北方向打一條長3.7km的引水隧道,將隧洞排水自流送入向陽河流域,接通原供水系統,該方案運行成本低。如今可進一步開展勘測設計工作和方案比較,如果其工程技術經濟指標合理,經水利廳規計處批複后則可實施。
(四)關於吳城水庫水源補給方案
呂梁市水利勘測設計院2010年提出的從隧道九里灣3號斜洞下提隧道排水至地面的方案,揚程200米,設計提水量每日1萬m。洞外採用管道輸水至用戶或送至吳城水庫調節利用。方案經省水利廳7月20日水源恢復專題工作會同意採用,要進一步進行設計。
以上兩個灌區的恢復方案,都是利用隧道排水,該方案涉及鐵路隧道內外新建調節池、輸水管道和提水工程等,有些項目應在太中銀鐵路鋪軌前完成洞內和洞口附近工程。同意太中銀鐵路公司委託鐵道第三設計院進行洞內和洞口取水工程設計,同時委託西段鐵三局、東段鐵十二局提前實施東洞口引水工程和3號斜洞下排水溝連通和集水井工程。市水利設計院應進一步深化洞外提引水工程的設計。實施該方案,可在恢復受影響的吳城灌區用水的同時,作為吳城鎮人畜飲水備用水源。
汾陽市向陽河灌區水源恢復工程的施工,由汾陽市政府負責實施。離石區吳城灌區水源恢復工程的施工,由離石區政府負責實施。工程分別於2010年9月20日開工。
涉及太中銀鐵路呂梁山隧道入口處(上林舍)的匯流引水管道工程,由汾陽市政府協調好鐵路建設部門,提前委託鐵十二局施工建設,必須在鐵路鋪軌前完成施工任務。汾陽市向陽河灌區水源恢復工程由於施工任務重,工期安排8個月,於2011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涉及太中銀鐵路呂梁山隧道內的提水工程,由離石區政府協調鐵路建設部門,提前委託鐵三局進行洞內施工部分,必須在鐵路鋪軌前完成洞內的引水工程,全部工程於2010年12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