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肛墊的結果 展開

肛墊

肛墊

“肛墊”又稱痔區,由中胚層發育而來,是痔現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學基礎,齒狀線以上部分被覆直腸黏膜,齒狀線以下部分被覆肛管黏膜。漢語將其譯為肛門襯墊、肛管血管襯墊,通常稱為肛墊。

基本介紹


肛管黏膜下海綿狀血管組織有豐富的動—靜脈吻合,呈海綿狀結構。海綿狀間隙內血管特殊形態實質上是動靜脈直接吻合交通的結果,稱之為直腸海綿體。直腸海綿體是由血管、平滑肌、彈力纖維和結締組織所構成。Thomson通過肛門鏡檢查發現,正常人既無痔的體征又無肛門癥狀者,均有數目不等和大小不一的肛墊凸現於腸腔內。肛墊多數呈右前、右後及左側位排列,它們之間通常借Y形溝分割,與臨床上3、7、11點母痔區相同。通過大量屍檢標本與切除的痔標本相比較發現,切除的痔組織與肛墊組織形態基本相同,即由曲張的血管、平滑肌、彈性纖維和結締組織構成。平滑肌形成網路狀結構纏繞痔靜脈叢,構成一個支持性框架,將肛墊固定於內括約肌之上,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肛墊滑脫,平滑肌厚1—3毫米,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厚,20歲以後即趨穩定。年輕人的平滑肌纖維排列細密,相互平行,結構精細,彈性纖維較多;至30歲以後平滑肌開始退化,出現斷裂、扭曲和疏鬆,彈性纖維減少;至老年則發生退行變性,使肛墊有突出肛管腔的趨勢。如果平滑肌斷裂,支持組織鬆弛,肛墊即可出現回縮障礙,從原來固定於內括約肌的位置下移。促使肛墊下移的因素很多,除先天性平滑肌發育不良的遺傳因素外,如便秘、腹瀉、排便習慣不良及括約肌動力失常等,均可增大下推肛墊的垂直壓力,使平滑肌過度伸展、斷裂,導致肛墊下移。另外,肛門維持其節制功能,肛墊是不可缺少的協助內、外括約肌保證肛管正常閉合、維持肛門自製的結構,使肛門避免失禁。肛墊內血管在充盈狀態下,可構成15%~20%的肛管靜息壓,說明肛墊在肛門節制中的重要作用。當排便時,肛墊內的肌肉纖維組織收縮,充盈的血液明顯減少,體積縮小,阻力下降,有助於糞便的排出。排便后,肛墊又恢復血液充盈,重新閉合肛管。可以認為,肛墊對肛門功能節制起到微調作用,柔軟而又有彈性的肌肉纖維組織的支撐功能活動,以及對肛墊的懸吊和保持其位置的穩定,完善了肛管的功能。

分類


肛墊演變為痔的前提是肛墊充血,充血就可使墊肥大。導致肛墊充血的原因主要有二:肛墊支持組織平滑肌不能在排便后將肛墊縮回肛管;緊縮的肛門括約肌妨礙肛墊內血液迴流。基於上述理論,臨床上可分為:
1、內痔:肛墊移位及病理性肥大,包括血管叢擴張,纖維支持結構鬆弛、斷裂。
2、外痔:指血管性外痔,即肛周皮下血管叢擴張,表現為隆起的軟團塊。
3、混合痔:內痔和相應部位的外痔相融合。

簡介


正常人在肛管和直腸末端的粘膜下有一種稱之為“肛墊”特殊組織結構,這種組織在胎兒時即形成,其功能是協助肛門的正常閉合,起節制排便作用,猶如水龍頭墊圈的作用一般。正常情況下,肛墊疏鬆地附著在直腸肛管肌壁上,排便時受腹壓作用被推下,排便后藉助其自身的收縮功能,縮回到肛管內。當肛墊發生充血、肥大、鬆弛和斷裂后,其彈性回縮作用減弱,從而逐漸下移、脫垂,並導致靜脈叢淤血和曲張,久而久之形成痔瘡。這種觀點近年來為更多的學者所認同。痔形成后,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癥狀,有癥狀的痔稱為痔病。平時人們常說的痔瘡實際上指的就是痔病。痔根據其發生的部位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