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施羅克

理查德·施羅克

理查德·施羅克,1945年1月4日出生,美國化學家,因為在有機化學中複分解反應法的貢獻,成為200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

人物經歷


施羅克生於印第安納州的伯爾尼,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迭戈上的高中。
1967年,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獲得學士學位,
1971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71年到1972年,施羅克在劍橋大學進行博士後學習。
1972年,他受雇於杜邦(DuPont)公司。
理查德·施羅克教授1971年獲得哈佛大學無機化學博士學位;
之後一年在劍橋大學為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做博士后研究;
1972-1975年受雇於杜邦公司研發中心;
1975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
1980年升為教授,
1989年獲得弗雷德里克·G·凱斯榮譽教授稱號。
獲得諾貝爾獎
獲得諾貝爾獎
1989年起,他就一直是MIT的化學教授。施羅克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美 國國家科學院成員。育有兩個孩子。
2005年,由於在烯烴複分解反應,一種有機化學技術上的貢獻,施羅克與羅伯特·格拉布、伊夫·肖萬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主要貢獻


金屬鉬催化劑
金屬鉬催化劑
在20世紀50年代初,烯烴複分解反應的催化劑主要是由過渡金屬鹽與主族烷基試劑或固體支撐底物混合形成,被稱作不明結構的催化劑,如WCl6/Bu4Sn,MoO3/ SiO2,Re2O7/ Al2O3 等。由於它們成本較低且容易合成,因此在一些大規模的合成應用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這些催化劑所要求的反應條件通常較為苛刻,往往需要強路易斯酸等助催化劑的參與,因此不少官能團在反應中會受到破壞。
到20世紀70年代初,施羅克就開始研究新的亞甲基混合物。他試驗了含有不同金屬(如鉭、鎢和鉬)的催化劑。經過近20年的研究,於1990年證實金屬鉬的卡賓化合物可以作為有效的烯烴複分解催化劑,研製成第一種實用的催化劑。
如圖為施羅克鉬催化劑中的一個,用特定的基團連到金屬原子上能得到高反應活性,稱為施羅克卡賓化合物。
隨著這種催化劑的發現,化學家們開始意識到烯烴的換位可以用於有機合成,可以取代大量傳統的有機合成方法。換位機理引起了有機化學家們的日益關注和進一步研究。金屬鉬的催化劑雖對氧氣和潮濕敏感,但採用正確的處理,就會成為有機合成中重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