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波蘭男詩人、小說家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 ,1945年6月21日——2021年3月21日),波蘭詩人、小說家、散文家,“新浪潮”詩歌的代表人物。
1945年,扎加耶夫斯基生於波蘭利沃夫(今屬烏克蘭),出生后即隨全家遷居格維里策。1960年代成名,是新浪潮派詩歌的代表人物。1982年移居巴黎。主要作品有《公報》、《肉鋪》、《畫布》、《熾烈的土地》、《慾望》、《嘗試讚美這殘缺的世界》等。
2004年,扎加耶夫斯基獲得由美國《今日世界文學》頒發的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
2021年3月21日,亞當·扎加耶夫斯基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75歲。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大學畢業后,扎加耶夫斯基開始寫詩,成為波蘭1970年代上半葉出現的非官方文學運動“新浪潮派”的代表人物。此外,他先是在一個冶金學院任教,後到一家文學刊物做編輯,直到因參與政治抗議活動被除名。
1972年至1978年,扎加耶夫斯基先後出版詩集《公報》、《肉店》、《信》。並於1975年在日內瓦獲科希切爾斯基基金會國際文學獎。
1979年,扎加耶夫斯基赴德短暫居留並從事寫作。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1983年起,扎加耶夫斯基便往來於法國和美國之間,靠在美國大學教授詩歌課程和寫作收入生活。
1985年,出版詩集《去利沃夫》、《震驚》。
1988年,扎加耶夫斯基獲紐約綠色回聲獎。
1990年至1997年,先後出版詩集《畫布》、《火地島》、《神秘學入門》和散文隨筆集《團結,孤獨》、《兩座城市》,並分別於1995年獲紐約古根海姆獎學金,1996年獲斯洛維尼亞瓦倫西亞國際文學獎。
2000年,出版散文、隨筆集《另一種美》。同年在瑞典韋斯特羅斯獲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獎。
2002年,扎加耶夫斯基回到波蘭,定居古城克拉科夫,同年獲得慕尼黑霍斯特·邊克獎。
2004年,獲得由美國《今日世界文學》頒發的有“小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
2010年,扎加耶夫斯基在義大利特雷維索獲歐洲詩人獎。次年出版詩集《無形之手》。
2014年,扎加耶夫斯基獲得中國《詩歌與人》雜誌主辦的第九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
2019年,其作品《波蘭史》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2020年,扎加耶夫斯基的詩集《無形之手》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扎加耶夫斯基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祖父曾是中學校長,父親是工程師、教授,母親受過良好教育,有成為詩人的理想、文學修養極好。
2021年3月21日,亞當·扎加耶夫斯基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75歲。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出版時間 |
《公報》 | 詩集 | 1972 |
《肉店》 | 詩集 | 1975 |
《信》 | 詩集 | 1978 |
《多重性頌》 | 詩集 | 1982 |
《去利沃夫》 | 詩集 | 1985 |
《震驚》 | 詩集 | 1985 |
《畫布》 | 詩集 | 1990 |
《火地島》 | 詩集 | 1994 |
《神秘學入門》 | 詩集 | 1997 |
《無止境》 | 詩集 | 2002 |
《永恆的敵人》 | 詩集 | 2008 |
《無形之手》 | 詩集 | 2011 |
《團結,孤獨》 | 散文、隨筆集 | 1990 |
《兩座城市》 | 散文、隨筆集 | 1995 |
《另一種美》 | 散文、隨筆集 | 2000 |
《嘗試讚美這殘缺的世界》 | 詩歌 | 2001 |
(以上參考)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扎加耶夫斯基認識到“反諷”在對抗野蠻的、沒有靈魂的官僚制度時也許是有用的,但反諷無法將人們帶到高處,即使在“反諷”和“對抗”的同時,他也沒有失去讚美的熱情和能力。他摒棄了狂暴、誇張的犧牲姿態,而是以“安寧”和“平靜”來對抗周圍的一切。不停的漫遊為扎加耶夫斯基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故鄉的喪失,二是世界性眼光的獲得。故鄉的喪失可以通過詩歌的還鄉來彌補;而在德語、法語、英語區的漫遊生涯,則讓他同時得到了三種語言文學的滋養這使他的個人風格與周圍世界進行了有效的融合,開始強調世界的豐富性和具體可感的細節,以及日常經驗的形而上學。
扎加耶夫斯基的詩歌貼近生活真實,拋棄了語言中華而不實的成分,風格簡潔、樸實,富于思想色彩。他善於把日常生活陌生化,在熟悉的處境中揭示新意,帶來各種令人驚奇的效果。《嘗試讚美這殘缺的世界》是扎加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一首詩,也是這個地球迎來新世紀的黎明之後所呈現的最有力的詩。在“9.11事件”后第六天,《紐約客》首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封底的位置發表了這首詩,使扎加耶夫斯基的名字一夜間在美國家喻戶曉。無數悲傷的美國人捧著這首詩祈禱,無數悲傷的家庭把這首詩貼在了冰箱上。在災難和希望、殘缺和讚美之間的琴弦上行走,構成了扎加耶夫斯基內在的詩歌張力,那種平衡感也強化了他的音色。這是“發現”而非“發明”,是對世界矛盾本質的呈現而非評判。相應地,詩人在描寫人類的處境時,既能深入其中透視,又能站在遠處以略帶諷諭的態度觀望;在描寫大自然的風景時,既能展示其遼闊的畫面,又能保持細節的清晰。他的詩有著強烈的道德感、倫理感,同時有著很強的對審美超越、審美愉悅方面的追求,這兩者在他筆下達到了精妙的平衡。
文學類 |
▪ 2014 第九屆 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獲獎) ▪ 2010 歐洲詩人獎(獲獎) ▪ 2004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International Neustadt Prize (獲獎) ▪ 2002 慕尼黑霍斯特·邊克獎(Horst Bienk) (獲獎) ▪ 2000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獎(獲獎) ▪ 1996 斯洛維尼亞瓦倫西亞國際文學獎(Vilenica) (獲獎) ▪ 1995 紐約古根海姆獎學金( Guggenheima ) (獲獎) ▪ 1988 紐約綠色回聲獎(Echoing Green Prize ) (獲獎) ▪ 1975 科希切爾斯基基金會國際文學獎(Nagrod Kocielskich ) (獲獎) |
(以上參考)
“歷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在扎加耶夫斯基的詩中得以統一”——美籍波蘭詩人、諾獎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
“扎加耶夫斯基之所以受到中國詩人和讀者的特別關注和喜愛,除了他詩中優美、人性慰藉等因素外,也許更在於他那裡所體現的作為一個東歐詩人特有的精神品質和道德承擔的力量。”——詩人王家新
扎加耶夫斯基的詩歌貼近生活真實,拋棄了語言中華而不實的成分,風格簡潔、樸實,富于思想色彩。——《詩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