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武軍節度使

振武軍節度使

振武軍,唐乾元(758年二月—760年閏四月)初分朔方節度置振武軍節度,屬關內道,單於都督府治,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尋復屬朔方,大曆末又置,領綏、銀、麟、勝等州、東中二受降城、及振武鎮北等州軍。今陝西綏德以北及內蒙古南部之地,中和以後屬於河東。

歷史


振武軍以唐時黃河支流之一的振武河命名,其流經河套北岸的古雲中城,向西南至今內蒙古托克托縣附近入河。振武軍為張仁願於708年在河套北岸築三受降城時所置,其治所在東受降城(今內蒙古托克托縣),745年王忠嗣將治所遷入單於都護府城(內蒙古呼市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加強了該城的駐防力量,並在城內添置金河縣。758年唐朝從朔方軍節度使中分置振武軍節度使,但不久又歸屬朔方軍,778年郭子儀將朔方軍(今寧夏靈武)一分為三,復置振武軍節度使,以渾瑊為節度使。然而在之後長時期內,回鶻沒有對振武軍造成危脅。
796年,唐朝將三受降城分隸於天德軍和振武軍,振武軍初領中受降、東受降城,於813年再次分配時,將振武軍所轄之中受降城轉隸於天德軍。812年東受降城為黃河河水所毀,振武軍節度使李光進上表修城兼理河防,此時,西受降城亦為烏加河因黃河泛濫所毀,修復東受降城似未有它議,而西受降城則引起爭端。813年,振武軍節度使李進賢遺牙將楊遵憲率500騎兵趨東受降城備回鶻,至鳴沙發生兵變被殺,李進賢棄鎮出逃,其家遭屠,振武軍大亂,唐朝遣夏州、河東二鎮出兵4千順利平叛。830年李泳為振武軍節度使,又在軍鎮內修整工事,加強防守。黃巢之亂時期,李克用在奉詔討叛軍沿途中掠糧,河東節度使鄭從讜向振武軍節度使契苾璋求援,李克用遂為契苾璋所敗,882年契苾璋擬同天德軍及大同軍共討李克用。916年遼太祖阿保機以30萬攻振武軍鎮,俘節度使李嗣本,后更為振武縣。

歷任節度使


渾瑊(779年)
張光晟(779年)
彭令芳(780年—781年)
王翔(781年—782年)
杜從政(782年—786年)
唐朝臣(786年—790年)
范希朝(790年—803年)
閻巨源(803年—808年)
張奉國(808年—810年)
李光進(810年—813年)
李進賢(813年)
張煦(813年—814年)
胡證(814年—818年)
高霞寓(818年—820年)
杜羔(820年)
張惟清(820年—827年)
李泳(827年—835年)
劉沔(835年—842年)
李忠順(842年—845年)
李業(845年—846年)
米暨(846年—847年)
史憲忠(847年—848年)
李丕(848年—852年)
契苾通(852年—855年)
渾針(855年—861年)
高承恭(861年—865年)
高宏(865年—874年)
李國昌(874年—879年)
吳師泰(879年—881年)
契苾璋(881年—885年)
王卞(885年—893年)
石善友(893年—903年)
李克寧(903年—908年)
周德威(908年—913年)
李嗣本(913年—916年)

遺址


內蒙古文物工作隊於1960年對和林格爾縣北10公里處的土城子古城進行考古發掘,隨後在《文物》1961年第9期發表《和林格爾縣土城子試掘紀要》,首次確定此城為唐代單於都護府和振武軍節度使的治城。唐朝前期,單於府城曾是漠南草原地帶的軍政管理中心,後期振武軍節度使駐此城,遂稱振武軍城。單於都護府城遺址東西長1550米,南北長2250米,城周長則達7600米,摺合成唐里,可達15里,是黃河外側駐防城群體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城池。
在林格爾縣城北曾出土了795年李玉祥墓誌銘,編名《唐振武等軍州節度故同經略副使冠軍大將軍守左金吾衛大將軍兼試太常卿上柱國隴西李公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