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軟化性

鋼鐵等在回火后的軟化程度

回火軟化性,是提供製動期間加熱至500℃以上時不易發生性能劣化尤其硬度下降,而同時又保持傳統鋼耐磨性、抗鏽蝕性和韌性的制動盤不鏽鋼。該鋼含以wt%計:C:0.01-0.1%,N:0.03%或更低,C+N:0.04-0.1%,Si:1%或更低,Mn:2%或更低,Ni:低於0.5%,Cr:10-15%,以及Nb:0.02-0.5%,余者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概述


回火軟化性
是提供製動期間加熱至500℃以上時不易發生性能劣化尤其硬度下降,而同時又保持傳統鋼耐磨性、抗鏽蝕性和韌性的制動盤用不鏽鋼。該鋼含以wt%計:C:0.01-0.1%,N:0.03%或更低,C+N:0.04-0.1%,Si:1%或更低,Mn:2%或更低,Ni:低於0.5%,Cr:10-15%,以及Nb:0.02-0.5%,余者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淬火熱處理后的硬度為30-40HRC;而且,使硬度降至30HRC以下的回火軟化溫度至少為530℃。還優選添加至少一種下述元素:0.1-2%的Cu,0.1-1%的Mo,0.01-0.5%的Ti,0.01-0.5%的V或0.0005-0.01%的B,且γp值至少為70%。

相關詞條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地下水排泄條件地下水賦存條件地震影響場區劃
等安全度抗震設計直接記錄地震儀放射性氣體異常非線性地震反應
地震流體地質學地震烈度小區劃地下水物理性質碳14年代測定法
充填型地震反射實驗地球物理學激光應變地震儀地震震中分布圖

回火


又稱配火。金屬熱處理工藝的一種。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后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或將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後緩慢或快速冷卻。一般用以減低或消除淬火鋼件中的內應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根據不同的要求可採用低溫回火中溫回火高溫回火。通常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硬度和強度降低,延性或韌性逐漸增高。
鋼鐵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點:①得到了馬氏體貝氏體、殘餘奧氏體等不平衡(即不穩定)組織。②存在較大內應力。③力學性能不能滿足要求。因此,鋼鐵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經過回火。
作用 回火的作用在於:①提高組織穩定性,使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再發生組織轉變,從而使工件幾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穩定。②消除內應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並穩定工件幾何尺寸。③調整鋼鐵的力學性能以滿足使用要求。
回火之所以具有這些作用,是因為溫度升高時,原子活動能力增強,鋼鐵中的鐵、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原子可以較快地進行擴散,實現原子的重新排列組合,從而使不穩定的不平衡組織逐步轉變為穩定的平衡組織。內應力的消除還與溫度升高時金屬強度降低有關。一般鋼鐵回火時,硬度和強度下降,塑性提高。回火溫度越高,這些力學性能的變化越大。有些合金元素含量較高的合金鋼,在某一溫度範圍回火時,會析出一些顆粒細小的金屬化合物,使強度和硬度上升。這種現象稱為二次硬化
要求 用途不同的工件應在不同溫度下回火,以滿足使用中的要求。①刀具、軸承、滲碳淬火零件、表面淬火零件通常在250℃以下進行低溫回火。低溫回火后硬度變化不大,內應力減小,韌性稍有提高。②彈簧在350~500℃下中溫回火,可獲得較高的彈性和必要的韌性。③中碳結構鋼製作的零件通常在500~600℃進行高溫回火,以獲得適宜的強度與韌性的良好配合。淬火加高溫回火的熱處理工藝總稱為調質
鋼在300℃左右回火時,常使其脆性增大,這種現象稱為第一類回火脆性。一般不應在這個溫度區間回火。某些中碳合金結構鋼在高溫回火后,如果緩慢冷至室溫,也易於變脆。這種現象稱為第二類回火脆性。在鋼中加入鉬,或回火時在油或水中冷卻,都可以防止第二類回火脆性。將第二類回火脆性的鋼重新加熱至原來的回火溫度,便可以消除這種脆性。

回火軟化性


回火軟化性是指鋼鐵等需要加工的物質在回火后的軟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