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川鎮

宋家川鎮

徠宋家川鎮為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縣政府駐地,與山西省柳林縣孟門鎮、薛村鎮隔河相望,西接綏德,轄48個行政村,一個街道辦事處。人口35878人(2020年),農耕地25510畝。2002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825萬元,糧食總產量2150噸,紅棗產量168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900元。

概況


宋家川鎮位於吳堡縣最南端。縣政府駐地。轄5個居委會、48個行政村。太中銀鐵路、G20吳定高速公路、307國道過境。

沿革


1958年為宋家川公社,1984年改宋家川鎮。1961年建張家焉公社,1984年改張家焉鄉。1996年,宋家川鎮面積35.4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宋家川、柏樹坪、石沙墕、南王家山、前廟山、羊路圪達、慕家崖、張家莊則、庄頭、王家川、楊家店、康家塌、塌子溝、城裡、墕底、東車家塌、郭家莊則、郭家腰、辛庄、李家寨、麥地山、下高家莊、園則溝、棗塌24個行政村;張家焉鄉面積44.8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張家墕、西王家山、后王家山、前王家山、褡褳坡、辛家山、弓家圪塝、后墕、西車家塌、下張家山、白家山、雷家莊、后廟山、任家山、任家溝、劉家溝、杏子塌、白家塌子、呼家山、寨峁山、三皇園則、呂家山、雕墕、黃路墕24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張家墕鄉,併入宋家川鎮。轄古城路、龍鳳山、新建路、河濱路、人民路5個居委會,宋家川、下新莊、棗塌、郭家腰、麥地山、郭家莊、墕底、城裡、柏樹坪、南王家山、張家莊、前廟山、石沙墕、王家川、楊家店、康家塔、下園子溝、慕家崖、羊路圪達、呼家莊、李家寨、東車家塌、塌子溝、下高家莊、張家墕、呼家山、褡連坡、呂家山、黃路墕、辛家山、寨峁上、雕墕、前王家山、后王家山、任家溝、劉家溝、三皇園則、西山、白家塌子、弓家圪嶗、杏子塌、任家山、西車家塌、下張家山、后墕、白家山、雷家莊、后廟山48個行政村。

人口


2021年6月8日,吳堡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發布,宋家川鎮人口為35878人。

資源環境


近年來,宋川鎮依靠地理、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初步形成了東草、西棗、南商貿、北薯豆的區域經濟格局,走出了一條種草養畜、農特產品、蔬菜運輸、羊絨交易及勞務輸出相結合的多元經濟發展路子,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經濟發展


吳堡古城
吳堡古城
宋家川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的號召,組織群眾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草),實行封山禁牧、舍飼養畜。全鎮退耕還林(草)1.5萬畝,羊子存欄1000隻,給群眾帶來直接經濟收益310萬元。
宋川鎮為吳堡優質紅棗主要產區之一,康家塔村、楊家店村、王家川村、張家焉村紅棗品質最優。全鎮現有紅棗林2萬餘畝,年產鮮棗1700噸,產值180萬元,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該鎮楊家店村的“千畝灘地”,是本縣唯一的蔬菜生產基地,年產各種蔬菜800多噸,基本解決了縣城及周邊居民吃菜難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國際羊絨市場看好,鎮黨委、鎮政府審時度勢引導群眾發展羊絨產業,使該鎮成為陝北重要的羊絨交易市場,在河北清河縣有羊絨加工吳堡一條街,年加工交易額在1~2億元之間。
宋家川鎮交通發達,307國道橫貫東西,交通運輸成為該鎮的又一主導產業,目前全鎮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000台,其中運輸車輛500多台。
太中銀鐵路貫穿鎮域。
徠該鎮鄉鎮企業主要以建築、建材、木器加工、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裝飾材料、服裝加工為主,目前,全鎮集體個體企業600戶,從業人數4000多人,企業總產值1億元。
宋家川鎮內的吳堡古城據專家論證是目前全省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宋家川鎮交通便利,通訊電力基礎設施完善,有著優惠的投資政策和優越的投資環境。

48個行政村


城裡、焉底、高家莊、郭家莊、車家塔、麥地山、郭家腰、棗塔、辛庄、宋家川、柏樹坪、南王家山、前廟山、石沙焉、王家川、楊家店、康家塔、塔則溝、羊路圪達、園則溝、李家寨、慕家崖、張家莊、呼家莊頭、呼家山、達連坡、呂家山、黃路焉、辛家山、刁焉、寨峁山、張家焉、薛王家山、后王家山、三皇園則、弓家圪勞、白家塔、西山、杏子塔、劉家溝、任家溝、任家山、西車家塔、后焉、張家山、后廟山、白家山、雷家莊。

五個居委會


古城路、新建街、龍鳳山、河賓路、人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