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宮殿
1152年建於北京的金代宮殿
宮城在皇城後部,位當中都中心,正門(應天門)是凹字形平面宮闕,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過大安門為大安殿、仁政殿兩組殿庭,其間隔以橫向過院,由此橫院向東向西可能有橫街通向宮城的東、西門。金朝宮殿仍按前朝後寢規制布局,大安殿是前朝主殿,仁政殿則是后寢主殿。兩殿可能都是工字形平面,由兩殿的前殿通過中廊連接後殿,後殿可能是樓閣。在大安殿東、西和仁政殿之東還有其他宮院,仁政殿西為蓬萊閣等樓台池沼。
宮前廣場平面呈丁字形,自皇城正門(宣陽門)起,向北過鴨子橋分為3條大道,中為御道,兩旁隔水溝和岸柳為左右道。大道東西為長廊。長廊南起鴨子橋北的文、武兩樓,向北伸延,東西各立3 門通衙署和太廟,至應天門前向東、西轉折過宮城的左、右掖門止。文、武樓和橋提示了廣場的起點,縱向廣場有很強的指向性,低平的長廊是高大宮闕的陪襯,廣場北端轉為橫向也加強了宮闕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