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壩鎮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轄鎮

①鎮名:柏楊壩鎮。②美稱:豆乾之鄉,當地特產柏楊豆乾,清康熙皇帝曾御賜“深山奇食金匾”,有上千年的歷史,因推制過程中不添加石膏,被稱為土家一絕。③區位:利川市區以北。④人口:62121人(2017年)。⑤特產:豆乾。柏楊壩鎮政府駐柏楊,面積579.93平方千米(2017年)。轄1個居委會、57個村委會:永興、穿山、響水、柏楊壩、大堰、桃子園、新民、一心、西坪、馬蹄水、雷家坪、雙梨、響灘、龍鳳、友好、欄堰、沿河、雙塘、齊躍、齊心、八台、瓦窯坪、鹿子坪、后河、龍興、龍河、龍關、龍門、龍山、龍豐、楊雲、木井、龍駒、高仰、水井、橫石、楊泗、柏林、高潮、大淌、龍塘、偏岩、羅圈、幺棚、紅岩、魚皮、見天、大水龍、豐庄、桂花、團園、鐘鼓、三路、九龍、兩匯、東升、東光、明光。

歷史沿革


鎮以駐地柏楊命名;后因與恩施白楊同音,更名為柏楊壩。1949年前屬四川省奉節縣柏楊區,1952年划入湖北省利川縣。1953年為龍門區,1958年為柏楊公社,1960年為柏楊區,1975年為柏楊公社,1980年改名為柏楊壩公社。1984年改柏楊壩區。
1996年撤區改鎮,轄柏楊壩、響水、街道居民、西坪、一心、大堰、新民、馬蹄水、雷家坪、響灘、龍鳳、友好、雙梨、沿河、齊躍、雙塘、桂花、齊心、八台、后河、瓦窯坪、鹿子坪、龍興、龍關、龍門、龍河、龍豐、龍山、楊營、龍駒、木井、高仰、柏林、水井、橫石、楊泗、大淌、高潮、龍塘、偏岩、么棚、羅圈、魚皮、桂花、豐庄、見天、大水龍、兩匯、三路、九龍、團圓、鐘鼓、穿山、桃子園、東升、明光56個行政村。
2004年,鎮政府駐柏楊,人口82142人,面積554平方千米,轄永興1個居委會和穿山、響水、柏楊壩、大堰、桃子園、新民、一心、西坪、馬蹄水、雷家坪、雙梨、響灘、龍鳳、友好、欄堰、沿河、雙塘、齊躍、齊心、八台、瓦窯坪、鹿子坪、后河、龍興、龍河、龍關、龍門、龍山、龍豐、楊雲、木井、龍駒、高仰、水井、橫石、楊泗、柏林、高潮、大淌、龍塘、偏岩、羅圈、幺棚、紅岩、魚皮、見天、大水龍、豐庄、桂花、團元、鐘鼓、三路、九龍、兩匯、東升、東光、明光57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轄1個居委會、5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永興居委會。 
256220明光村 200220穿山村 201121響水村 202122柏楊壩村 203220大堰村 
204220桃子園村 205220新民村 206220一心村 207220西坪村 208220馬蹄水村 
209220雷家坪村 210220雙梨村 211220響灘村 212220龍鳳村 213220友好村 
214220欄堰村 215220沿河村 216220雙塘村 217220齊躍村 218220齊心村 
219220八台村 220220瓦窯坪村 221220鹿子坪村 222220后河村 223220龍興村 
224220龍河村 225220龍關村 226220龍門村 227220龍山村 228220龍豐村 
229220楊雲村 230220木井村 231220龍駒村 232220高仰村 233220水井村 
234220橫石村 235220楊泗村 236220柏林村 237220高潮村 238220大淌村 
239220龍塘村 240220偏岩村 241220羅圈村 242220幺棚村 243220紅岩村 
244220魚皮村 245220見天村 246220大水龍村 247220豐庄村 248220桂花村 
249220團元村 250220鐘鼓村 251220三路村 252220九龍村 253220兩匯村 
254220東升村 255220東光村 256220明光村 
居委會001122永興居委會 

人口民族


利川市轄鎮。面積5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771人(2010年六普)。
62121人(2017年)

文化


當地特產

2005年8月9日,中共恩施州委機關報《恩施日報》登載了由州旅遊局、州商務局、州民宗委、恩施晚報、州烹飪協會、州民族研究會、州旅遊協會等多家單位和機構聯合評選的《恩施十大名吃》中對柏楊豆乾作了如下描述:“柏楊豆乾因產於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楊村而得名。明清以來,在利川柏楊集鎮一帶就大量生產豆乾,其中尤以沈記好吃婆豆乾作坊生產的豆乾最為有名,並被當地官員列為朝廷貢品,深受朝廷皇族們喜愛,康熙皇帝還給沈記好吃婆豆乾作坊親筆御賜“深山奇食”金匾,從此沈記好吃婆豆乾就改稱深山奇食好吃婆豆乾,並以皇恩御賜為榮,使豆乾製作傳統工藝沿襲幾百年傳承至今,成為人們喜愛的地方風味小吃。柏楊豆乾主要以優質地產大豆、龍洞灣泉水和若干種天然香料為原料,經過水洗、浸泡、滾漿、燒煮、包紮、壓榨、烘烤、滷製、密封等三十二道獨特工序加工而成。柏楊豆乾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其特殊性就是不用石膏及其他任何化學品,奧妙就在於當地龍洞灣、岩洞灣泉水和傳統工藝中。是制豆腐業中的一絕。 柏楊豆乾色澤金黃,美味幽長,綿醇厚道,質地細膩,無論生食還是熱炒,五香還是麻辣,均有沁人心脾回味無窮之感。經質量技術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檢驗,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內含豐富蛋白質、多種維他命及鈣、鋅、鈉、硒等多種微量元素,保質期可達8個月以上,有“固體豆漿”之美稱。

旅遊


柏楊壩鎮
柏楊壩鎮
利川大水井古建築群位於利川市柏楊鄉水井村,南距利川市城區45公里,東北距重慶奉節港約130公里,利(川)—奉(節)公路繞經門前而過,交通便利。
大水井古建築是一座具有濃郁的土家民族特色古建築之明珠,也是長江中下游目前規模最大、保護較好、藝術價值較高的古建築。大水井由三大部分組成———李氏宗祠、李氏莊園與高仰台李蓋五住宅。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修建於清道光26年(1846年)。祠堂正面東側有水井一口,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大水井”由此得名。李氏宗祠前殿大門橫匾楷書“李氏宗祠”,宗祠主體三殿四廂,建築面積3800餘平方米。三大殿是教化族人、祭祀祖先,商討族務的活動中心。祠堂四周圍牆高聳,左、右、后三方為依山勢逐步升高的石牆堞垛,高6-7米,厚3米,總長為390米,全用麻條石砌成。東西側分別有“承恩門”和“望華門”供出入。

李氏莊園

坐落在李氏宗祠西南150米處,莊園佔地4000多平方米,共24個天井,174間房屋。朝門上仿石匾額乳白如玉,上書“青蓮美蔭”四個大字——主人攀護李白為祖先,顯現出李氏詩書傳家的理想。巧的是,沒用一顆鐵釘,全部採用的木骨架。建築風格為四合院式,整個建築錯落有致,畫棟雕梁,工藝精巧,莊園兩端設有“小姐樓”、“繡花樓”各一座,整個莊園富麗堂皇。

高仰台李蓋五住宅

李蓋五的高仰台住宅,取“高山仰止”之意,其建築特色不遜於李氏宗祠。
2002年,國務院將李氏宗祠、李氏莊園、李蓋五宅院三部分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