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古什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轄共和國

印古什共和國位於大高加索山脈以及一些較小的山脈(捷爾斯克、蘇日斯克、斯卡里斯特山脈)的北部。共和國由北至南綿延120公里,由西至東50公里。其南鄰喬治亞共和國,西鄰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北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1992年6月成立,屬俄羅斯南部聯邦區管轄;面積4000平方公里;人口50萬(2008年);民族主要為印古什人、車臣人和俄羅斯人;首都馬卡斯市。

共和國的地形屬山地地形,高達1800米。植被為闊葉林和高阿爾卑斯草地,樹種為珍貴樹種,佔地14萬公頃。

其氣候屬大陸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炎熱。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5℃,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3℃,適合植物生長期長達185天。

自然資源


印古什共和國風光
印古什共和國風光
印古什共和國境內有石油、天然氣儲備資源,建築材料及水利資源。共和國中每年開採石油約14萬噸。

行政區劃


印古什共和國成立於1991年9月27日,領土面積為4700平方公里。其行政單位數量有4個區、1個共和國直屬市、2個區直屬市、1個城鎮、26個行政農莊。
共和國的臨時首府為納茲蘭市(英文:Nazran;俄文:Назрань),成立於1967年,由莫斯科到納茲蘭市的距離約為2000公里。1995年計劃建新首府馬爾卡斯市,印古什共和國與同位於俄羅斯南部北高加索地區的車臣、達吉斯坦同屬俄不靖之區。
共和國內較大的城市有:
卡拉布拉克市(英文:Karabulak;俄文:Карабулак)
馬爾戈別克市(英文:Malgobek;俄文:Малгобек)
其他相關
俄羅斯行政區劃表
中央聯邦管區奧廖爾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卡盧加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斯克州|利佩茨克洲|莫斯科自治市|莫斯科州|梁贊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圖拉州|沃羅涅日州|雅羅斯拉夫爾州|伊萬諾沃州|
南部聯邦管區阿迪格共和國|阿斯特拉罕州|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車臣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伏爾加格勒州|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羅斯托夫州|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印古什共和國|
西北部聯邦管區阿爾漢格爾斯克州|涅涅茨自治區|加里寧格勒州|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摩爾曼斯克州|諾夫哥羅德州|普斯科夫州|聖彼得堡自治市|列寧格勒州|沃洛格達州|
遠東聯邦管區阿穆爾州|楚科奇自治區|堪察加州|科里亞克自治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馬加丹州|濱海邊疆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薩哈林州|猶太自治州|
西伯利亞聯邦管區阿爾泰共和國|阿爾泰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赤塔州|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伊爾庫茨克州|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哈卡斯共和國|科麥羅沃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托木斯克州|圖瓦共和國|
烏拉爾聯邦管區庫爾干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秋明州|漢特-曼西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車裡雅賓斯克州|
伏爾加聯邦管區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基洛夫州|馬里埃爾共和國|莫爾多瓦共和國|下諾夫哥羅德州|奧倫堡州|奔薩州|彼爾姆邊疆區|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韃靼斯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國家象徵


國旗國徽

塔式建築之鄉的太陽標記,這一有關印古什的說法早在中世紀便開始流傳。因為自古以來,在印古什山區,民居及軍事設施皆為塔式建築,而太陽標記則是1994年6月通過的印古什國旗及國徽的主要圖案之一。國徽“呈圓形,中央有一隻振翅的雄鷹,它是高尚、勇敢、智慧與忠誠的象徵”。
國徽的中軸線上,以高加索山脈為背景,是一座軍事瞭望塔,它象徵著古老而年輕的印度。塔左方是斯托洛瓦亞山,左方為卡茲別克山。山峰、高塔之上是高掛天頂的半個太陽,它發出了一道光芒。國徽內圈的下部有一個太陽標記。內外圈之間是銘文:上方用俄文書就“印古什共和國”,下方為印古什語。
此外,雄鷹象徵著政權和國家遠見。軍事瞭望塔代表著印古什山區傳統的塔式建築風格。太陽象徵著光明、生命、財富和殷實。太陽的了道光束同樣具有這一含義。一直以來,7都是相當吉利的數字。太陽居於最上方正中,這表明印古什是深受太陽眷顧的地區。國徽下方的裝飾圖案在印古什各地的實用造型藝術作品中隨處可見。
印古什共和國國旗為白色,矩形。旗幟中央借用了自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太陽標記,即一個紅色圓圈外加弓道延伸出去的弧形光束。旗幟長寬比例為2比1。
目前的印古什共和國國旗是1993年通過的,但其色彩搭配和旗幟中央極富象徵意義的太陽標記,都沿襲了遠古時代的圖案。該國科學研究所所長、國旗設計者易卜拉欣?達赫基利戈夫告訴俄新社記者,“國旗為白色,頂邊和底邊有綠色色帶,每條色帶寬度為總寬度的六分之一”。
印古什共和國
印古什共和國
“自古以來,在印古什人心目中,白色是純潔意願和開放性的象徵。因此,白色是國旗最主要的顏色。火紅的太陽標記位於白色中央,”達赫基利戈夫說。
他解釋道:”太陽標記呈圓形,從其邊上延伸出弓道弧狀光束,逆時針旋轉”。
印古什人的祖先這樣描繪太陽這個最主要的天體。這一圖像在該國山區的考古發現以及古建築文物中隨處可見。與此同時,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象徵物,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日本,都存在類似圖案。
達赫基利戈夫介紹說:“這一標誌大約有3000年歷史。在多神教時代,古印古什人相當膜拜太陽,稱之為金色太陽神。”
目前,這一標記與國旗已被印古什國民所接受。對印古什古代標記的唯一增補,大概要算旗幟上下的兩道色帶了。它們為綠色。在徽章學中,綠色象徵著和平、復興和生命。

人口民族


2002年印古什共和國共有人口467,294人。印古什共和國的當地人口為印古什人,佔總人口83%。車臣人(約佔共和國總人口的11.2%)、俄羅斯人(約佔共和國總人口的4%)、奧塞梯人及其他民族。共和國城市人口有198,496人(42.5%),農村人口為268,798(57.5%),平均年齡22.2歲。家戶總數為64,887戶。其中,市區:198,496(42.5%),郊外:268,798(57.5%)男性:218,194(46.7%)女性:249,100(53.3%)。平均年齡:22.2歲,其中,市區:22.4歲,郊外:22.1歲,男性:21.4歲,女性:22.9歲。家庭數目:64,887(即463,532人),其中,市區:28,751(即197,112人),郊外:36,136(即266,420人)。
印古什人
北高加索地區的居民。自稱“加爾蓋人”。“印古什”一詞起源於印古什人最早居住的村落名。約18.6萬人(1979),主要分佈在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西部的山前地帶以及大高加索山脈中部山區。屬歐羅巴人種高加索類型。使用印古什語,屬高加索語系達格斯坦語族。十月革命后創製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語言中有很多借自波斯語、突闕語和俄語的外來詞。信伊斯蘭教,多為遜尼派教徒。印古什人與其近親車臣人都是當地古代居民的後裔。同一氏族的成員聚居一個村落,至今在山區地帶還能見到其先民古代村落的遺址。中世紀早期,其住地屬阿蘭人建立的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蒙古人入侵。16~17世紀開始從山區遷居平原,到19世紀中葉多數已在平原定居。19世紀上半葉被沙俄兼并。1917年建立蘇維埃政權。此後曾兩度被白軍佔領,於1920年重建蘇維埃,1922年成立自治州,1936年改為自治共和國。平原地區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小麥、玉米、向日葵、瓜類、蔬菜等;山區居民從事畜牧業和園藝業,主要飼養綿羊、牛和馬,栽培葡萄、揮發性油料作物和煙草。十月革命后,工農業得到較快發展,主要工業部門有石油和石油加工,農業以生產穀物和水果為主。印古什人住屋是用石塊砌成的多層平頂樓房,依山傍水,呈階梯式。主食有玉米粥、肉餡或乳渣餡的煎餅及各種麵食,菜肴有烤羊肉串和涼拌菜。男子穿寬肩長絨毛斗篷,戴羔皮帽,穿羊皮靴;婦女穿緊身束腰襯衫和對襟的連衣裙。喜佩戴銀質胸飾和腰帶。

政治


總統簡介
賈濟科夫·穆拉特·馬戈緬多維奇,1957年9月10日出生於前蘇聯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畢業於車臣—印古什國立(托爾斯泰)大學歷史系和俄羅斯文學院法律系;哲學博士;聯邦安全局中將;
1980年—1981年蘇共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納茲蘭斯克區委員會幹事;1981年—1983年蘇聯軍隊服役;1984年畢業於蘇聯“克格勃”明斯克高等學校;1984年—1992年在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1992年—1996年印古什共和國安全部副部長、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印古什共和國地區管理局副局長兼印古什共和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1996年—2002年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阿斯特拉罕州地區管理局副局長;2002年1月俄羅斯總統駐南部聯邦區副全權代表;
2002年4月當選印古什共和國總統;2002年6月俄羅斯聯邦國務委員會成員;2004年7月俄羅斯聯邦國務委員會主席團成員;2005年6月根據普京總統提議連任印古什共和國總統,任期5年;
已婚,有三個兒子。
州長遇襲
總統尤努斯·貝克·葉夫庫羅夫
總統尤努斯·貝克·葉夫庫羅夫
莫斯科時間2009年6月22日早上8時20分左右,俄羅斯印古什共和國總統尤努斯·貝克·葉夫庫羅夫的車隊遭一枚汽車炸彈襲擊。3名總統保鏢當場被炸身亡,一名司機在被送往醫院后傷重不治,而葉夫庫羅夫本人則身負重傷,后經醫院搶救后僥倖撿回性命。

經濟


說明

印古什共和國屬北高加索經濟區成員,是一個工農業共和國。

工業

印古什共和國的工業發展較弱,主要有以地方農業資源為基礎的食品工業。此外有礦山開採工業,主要對共和國北部地區馬爾戈別克的石油、天然氣產地進行開發。共和國內電動技術和針織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納茲蘭市的納茲蘭電動工具廠和針織廠,以及卡拉布拉克的化學試劑廠,馬爾戈別克的磚廠及幾個石油綜合體。
印古什共和國風景
印古什共和國風景
印古什共和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石油及石油加工、貴重建築用機械製造、建材生產、食品部門。

農業

印古什共和國的主要農業部門是畜牧養羊業及長角家畜養殖業、葡萄釀酒業、煙草種植業。糧食作物種植有小麥、燕麥和蕎麥,農用耕地27萬公頃。
1997年印古什共和國共有農莊1462個,平均擁有土地規模14公頃。1996年1月1日統計,有農莊1038個。

外貿與投資

印古什共和國出口俄聯邦其它共和國的產品有石油及石油產品、錳、食品、電動技術工業產品及農產品。
進口產品有人民日常生活用品、電力資源產品、汽車、設備、交通設備產品。
現時印古什是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的成員。

文化


印古什語

印古什語(Ingush,Г?алг?ай,?al?aj)為印古什人(Ingushpeople)所使用的語言,使用人口在2005年大約為415,000人,語言區域橫跨印古什共和國、車臣共和國、烏茲別克,及俄羅斯。在印古什共和國稱印古什'為Г?алг?ай?al?a'(發音:/??l.?ɑj/)。語言分類:印古什語、車臣語,與貝特語(Batslanguage)三種語言合組成東北高加索語支(NortheastCaucasianlanguages)下之納克語分支(Nakhlanguages)。
地理分佈:2005年計有415,000人使用印古什語,使用範圍橫跨高加索地區,保括有印古什共和國、車臣共和國、烏茲別克,及俄羅斯。印古什語也使用在哈薩克、土庫曼、比利時、挪威、土耳其與約旦等地。
官方地位:印古什語與俄語均為俄羅斯聯邦下之印古什共和國的官方語言。
書寫系統:在20世紀初葉印古什語是以阿拉伯語書寫系統為基礎之書面語。於布爾什維克革命後先改用拉丁字母來書寫,隨後再更改以西里爾字母來書寫。

交通


印古什共和國的鐵路幹線有途經共和國的羅斯托夫羅斯托夫州)—多納—別斯蘭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納茲蘭—格羅茲尼—馬哈奇卡拉—巴庫幹線。
公路幹線有途經共和國的羅斯托夫—多納—納爾奇克—弗拉季高加索—納茲蘭—格羅茲尼—巴庫幹線。共和國內還有由格羅茲尼通往各地的石油、天然氣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