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1980年至2000年小學科學課課本

1981年3月教育部頒發《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根據四化需要,必須加強小學自然科學常識教育,培養少年兒童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將以往的“科學常識”課程名稱恢復為“自然”,取消了畫蛇添足的“常識”兩個字,並從三年級起開設。

簡介


1980年至2000年,我國科學課課程開始初步形成我國自己的科學教材教法體系。1981年3月教育部頒發《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明確指出“根據四化需要,必須加強小學自然科學常識教育,培養少年兒童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並將課程名稱恢復為“自然”,取消了畫蛇添足的“常識”兩個字,並從三年級起開設。
1982年秋,在科學啟蒙教育大師劉默耕的領銜下,具有嶄新的教育理念(“自然課就是教孩子們‘搞科學’”)的《自然》及指導《自然》課教學的《教師用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國家教委又頒發了新的九年義務教育《自然教學大綱》,規定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自然課。
義務教育小學自然教材是以教科書為基礎的系列教材,品種除教科書以外,同時供應教師教學用書,以後又陸續供應掛圖、幻燈片、投影片等。它有“六·三”學制(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和“五·四”學制(小學五年初中四年)兩套,分別供兩種學制的學校使用。這套小學自然教科書是在總結建國以來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七套自然教材和研究國外的小學科學(或理科)教材,以及調查研究小學實際的基礎上編寫的。

基本特點


自然課教科書基本體現了如下特點:一是注重科學學科的特點,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為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素質打下基礎。二是遵循兒童身心特點,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選擇的大多是常見的、兒童感興趣的,且能夠親自進行觀察、實驗和操作的教學內容,體現了趣味性和實踐性。三是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與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在兒童接受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新教科書在闡明自然規律和概念時,儘可能多地聯繫生活、生產、社會實際。四是注重兒童智能發展。新教科書進一步明確了本學科中各項能力培養的要求、方法和途徑,確定了能力的結構體系。五是既注意了本學科各年級教材之間的縱向聯繫,又注意了與小學其他各門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繫。
與此同時,遵照國家教委關於中小學教材建設“在國家統一要求下實現教材多樣化”的精神,從1993年開始,上海、廣東、江蘇等各地教材建設風起雲湧。其中,以蘇科版小學自然教材最具影響。

特色內容


該套自然教材的主要特色如下:
第一,教材指導思想較先進。教材增加了表現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係的綜合性課題,強調自然教學要讓小學生經歷科學研究過程,“真槍實彈”地開展科學研究活動,體現了科學教育的新思想。
第二,教材內容選擇較合適。教學內容的選擇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動機,一改以往單純用知識點作標題的做法,代之以一些生活化、兒童化、口語化的標題,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增加了許多開放性的內容,促進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並將自然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擴展到社會和家庭,為教師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奠定了基礎。
第三,教材內容編排較合理。教材突出了單元結構,將一學期的學習分解成若干個階段。在一個單元中,學生對相關問題可進行比較集中的研究,易於保持濃厚的興趣,認識可以不斷深化,且有助於系列化地訓練相關能力。隨著年級的升高,教材中的能力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
第四,教材呈現方式較活潑。教材圖文並茂,低年級課文更是以圖為主,而且是以照片為主。圖多,照片多,一方面真實地反映了自然和客觀實際,擴大了學生的視野,縮小了學生與被認識對象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有利於激發小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培養他們親近自然,珍愛自然的情感。

自然課教學法


在這一時期,即1980年至2000年,還湧現出了一批具有自身教學風格的自然教學名家。除了已故的科學教育大師級人物劉默耕先生、現在小學科學教育界知名人物路培琦和章鼎兒,還有如運用“假說演繹法”的北京特級教師應飛、運用“自然法”的北京特級教師鄭乃強、運用“學玩融合法”的湖南特級教師任曉暉、運用“啟髮式綜合教學法”的江蘇教師蔡正秋、運用“五步式自然實驗教學法”的湖南教師龍正啟、運用“導探教學法”的上海教師沈人驊等等。由上可見,至此,我國小學科學課程發展已成氣候,教材教法體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