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CPU

無線CPU

就是專門為無線技術定製的CPU。在處理外設和運算方面,無線CPU與傳統意義的處理器沒有太大區別。

目錄

正文


WAVECOM提出的“無線CPU”概念,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無線技術定製的CPU。在處理外設和運算方面,無線CPU與傳統意義的處理器沒有太大區別的話,而它的真正價值在於能夠處理各式各樣的無線協議棧,以及實時多媒體流,或者說支持各種無線網路環境,包括蜂窩、GPS以及各類無線數傳等。該公司的無線CPU從市場角度可大致分為兩類,即通用技術和針對特定市場的技術;而從產品角度又可分為處理器系列、Quik和Plug-in三大系列。完善的系列產品為M2M應用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功能平台。其內核採用32位的ARM9處理器,採用實時OS,能夠支持非常複雜的、需要大量連接的無線應用環境。配上該公司自有的Open AT實時操作系統軟體套件,在加上應用靈活且基於高級語言的Open AT集成開發環境,使之成為一個強大的M2M硬體基礎平台。它不僅可以支持各種工業應用(包括支持各類感測器以及外設的連接),還可以直接支持與網際網路的連接。 “在傳統的模塊解決方案中,需要採用通用的處理器,外加通用存儲器和各種通用I/O介面,利用集成開發環境進行集成。這種方案中,不僅增加了器件選型的難度,還經常出現各種兼容問題。另外,除了定製中間件以外,還需要採用定製的操作系統”,WAVECOM首席技術官Philippe Guillemette介紹說,“若採用WAVECOM公司的解決方案,上述的所有處理器、存儲器和I/O都集成在無線CPU中。直接採用Open AT實時操作系統,省去了定製操作系統的開發。留給客戶的工作就僅剩應用軟體-即M2M中間件的開發了”。詳見圖1。在WAVECOM的無線CPU中,採用了ARM9內核,具有足夠的處理能力。另外,由於該公司有自主的協議棧,從而能夠支持分區功能,給用戶的感覺就像使用PC一樣。
WAVECOM的無線CPU具體實現方案是將眾多的功能集成在公司的Ellipse框架中,包括支持GPS、USB、CAN和支持存儲器保護。採用了高效率的時間切片技術,實現了多功能或多通道(最多可以支持50個通道,或者說是GPI/O)的高業務效率。系統對安全性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採用了基於TCP/IP SSL/IPsec的安全技術。系統所有功能的高效率實現都基於一個實時操作系統,另外,還輔之於完善的連接技術,如對PAN/LAN/WAN的通信連接。同時,為了方便設計調試工作,平台上還集成了JTAG調試工具。實際上不難發現,WAVECOM技術所體現的優勢,有其自己的源動力。其一是具有自主IP的軟體協議,包括自有的協議棧、GSM/GPRS、CDMA乃至UMTS/HSDPA;TCP/IP;實時操作系統;集成開發環境、採用Eclipse技術和C編程語言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語言,高級語言的運用是用戶根本無需了解底層的專用軟體;其二是具有開發自有晶元的能力。WAVECOM經過多年無線技術的積累,具有自己的成熟晶元,包括GSM/GPRS/EDGE基帶;支持實時通話並採用FPGA技術的3G硬連線數據機;以及自己的定製處理器。另外,WAVECOM公司還集成了SiliconLab的RF部分。從而囊括了無線通信方案中完整鏈條上除了天線外的所有組成要素。談到該無線技術平台的發展,Philippe表示,隨著無線標準的升級,他們正加緊繼續平台的改進和升級,如集成HSDPA,向IPv6發展的無線連通協議,還有將目前尚位於模塊外的部分GPS功能(相關器和接收器等)全部集成到片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