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沒

詞語

覆沒,漢語辭彙,拼音為fù mò,指船隻傾覆而沉沒水中;陷落;淪陷;. 覆滅;全部被消滅。

基本解釋


(1)[capsize and sink]:船隻傾覆而沉沒水中。
(2)[be overwhelmed;be annihilated]:作戰部隊徹底潰敗,整體不復存在。
險遭覆沒之禍。

引證解釋


1、傾覆沉沒。多指舟船。
《三國志·魏志·杜畿傳》:“故尚書僕射杜畿,於孟津試船,遂致覆沒。”
唐·王度古鏡記》:“忽暗雲覆水,黑風波涌,舟子失容,慮有覆沒。”
《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又有人傳通道:是隨趙指揮糧船上京,被黃河水決,已覆沒矣。”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一章:“有幾隻小木船……有時候被大漩渦捲起來急速地打轉轉,像是轉眼就要覆沒了。”
2.陷落;淪陷。
《後漢書·西羌傳》:“閎無威略,羌遂陸梁,覆沒營塢,寇患轉盛,中郎將皇甫規擊破之。”
唐·獨孤及《唐故右金吾衛將軍河南閻公墓誌銘序》:“天寶十五載,二京覆沒,公為虜所獲。”
清·吳偉業《觀蜀鵑啼劇有感序》:“甫自滇而入蜀,北都覆沒,西土淪亡,身殉封疆,家罹鋒鏑。”
3.覆滅;全部被消滅。
宋·司馬光《論召陝西邊臣札子》:“諤等乃欲復為前日所為,臣見其無復綏州之功,而必有大敗覆沒之事。”
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戊(庚)午,遼師覆沒,餉苦點金,公(袁可立)即捐資五百兩,以為一州倡。”
劉伯承《回顧長征》:“要是仍舊採用正面直頂的笨戰法,和優勢的敵人打硬仗,顯然就有覆沒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