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鎮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轄鎮

沙田鎮位於賀州市西南部,距市區16公里,總面積476平方公里,轄25個村委會,2004年末總人口90834人。居住有壯、漢、瑤三個民族。

地理環境


沙田鎮位於賀州市八步區西南面,東接鵝塘,南接蒼梧縣、西接公會鎮、鐘山縣,北連賀州市區。鎮政府所在地沙田圩距市中心15公里。全鎮現有25個村委會、106個自然村,主要居住有漢、壯、瑤3個民族,2002年末總人口90834人,為八步區第一人口大鎮。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沙田鎮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沙田鎮

經濟


全鎮有經濟林地24萬畝,有林面積48萬畝,活林蓄積量13萬立方米。主要農特產品有田廠甘蔗、芳林馬蹄、馬峰茨菇等。芳林馬蹄以果大、皮薄、肉脆、無渣而聞名區內外,現己註冊成商標。大成食品廠生產的“清水馬蹄”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畜牧業迅猛發展,年產淡水魚10萬公斤;出欄生豬84萬頭,肉豬存欄5.4萬頭,家禽出欄67.2萬羽,存欄12.1萬羽,2004年農業總產值3.1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7.2億元。2005年引進永豐錳業化工有限公司投資6500萬元,投產後年產值將達2億元。建築業為該鎮的支柱產業,建築隊伍遍布全廣西。旅遊業開發前景廣闊,有龍井、馬峰、小涼河等景點,多部電視劇曾在該鎮取景,國家級文物“麒麟尊”也出土於該鎮龍中山洞。2004年沙田鎮被國家農業部、體育總局評為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2002年工農業生產總值達8.06億元,其中農業產值為2.78億元,人均純收入2180元。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盛產馬蹄、茨菇果蔗、蔬菜、生薑、沙田柚三華李、生豬、杉木、速生桉,其中馬蹄每年種植2.5萬畝,產量5萬噸,2003年退耕還林6180畝,配套荒山造林1800畝,面上造林3400畝。農產品加工以大成食品廠為龍頭,每年加工馬蹄、蘑菇等農產品1.2萬噸。工業以發展工業為載體,併發揮其聚焦作用,形成產業群體。目前,全鎮有農產品加工、化工、五金加工、炮竹、建材等90多家企業。運輸、建築、商業、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方興未艾。
2006年以來,八步區沙田鎮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充分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民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全鎮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預計今年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2600元,同比增收150元以上。
沙田鎮是一個有近10萬人口的農業大鎮,今年3月該鎮新一屆領導班子組成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本鎮實際提出了“優化農業”的目標,通過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
一是在全面推廣“煙葉——馬蹄”種植模式。今年上半年,該鎮發展煙葉種植1萬餘畝,下半年發展馬蹄種植2.8萬畝,僅此兩項產業產值就達8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00多元。
二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在民田村發展優質巨鋒葡萄種植60畝;在芳林、田廠等村建立500畝優質果蔗種植基地;在馬峰、逸石等村建立1500畝茨菇種植基地;在山區村建立梅李等水果示範點800畝。
三是進一步發展壯大肉豬養殖業。重點是抓好龍平、道東、馬峰、沙田等村的瘦肉型豬養殖基地建設,並加大了肉豬養殖技術培訓力度。今年以來,該鎮邀請專家和養殖大戶開辦講座18期,培訓肉豬養殖戶400多人次,全鎮豬花出欄40多萬頭,肉豬出欄12萬多頭,產值達8000多萬元。
四是因地制宜大力扶持特種養殖業。該鎮通過政策引導、信貸扶持、技術指導等方式,積極鼓勵農民因地制宜發展市場前景廣闊、附加值高的特種養殖業。在道西、道石、芳林等村發展水魚特種養殖戶近50戶,年可出產優質水魚1萬公斤和魚苗10萬隻,產值200多萬元;在龍井村發展奶牛養殖,經濟效益可觀;在紅星、沙田、馬峰等村大力發展肉牛養殖,年出欄肉牛3500多頭,產值700多萬元。 

社會


教育

全鎮現有中學5所(沙田一中位於紅星村、沙田二中位於道石、三中位於古輪、沙田四中四中位於芳林、沙田五中鎮中心學校)小學34所,在職中小學教師989人,在校中小學生17956人。

文化


沙田鎮素有小桂林之稱。名勝古迹有龍井古民居、馬峰五桂橋、道東螺仙岩、馬京堂金龜潭等。龍井古民居中的龍井泉水從井底冒出水珠串串;常年川流不息,古井全部採用石磚壘砌而成,周圍有花草樹木,甚是美觀。馬峰五桂橋建於清道光緒年(1826年),全用四方石砌成,三彎拱月,設計精湛,造型美觀。電視劇《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圍屋裡的女人》外景之一曾在這裡拍攝。
五桂橋
五桂橋2
五桂橋2
沙田馬峰“五桂橋”是賀州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在平桂管理區沙田鎮馬峰村,距賀州市十二公里,省道八步至黃姚二級公路從旁經過。“五桂橋”遠看似長虹,近看如城門,是一座建築的藝術之作,建於清朝道光丙戌六年(公元1826年),距今已有184年的歷史。石拱結構,三拱跨河。拱面平整有石欄,兩端各23級石級而上,全長44.5米,寬5.5米,高6.7米,橋西有塔形碑記三座,今保存完好。據說,建造這座古代石拱橋時,旁邊載有五株桂花樹,故稱“五桂橋”。
“五桂橋”橋長44.5米(其中橋面長32.5米,兩端石級各長6米),橋面寬5.5米,橋高6.7米,共3個拱孔,彎月形,橋旁有石欄,橋的兩端各砌石級23級,橋下兩岸砌有各5米長的防洪堤。該橋設計精堪,造型美觀,最具特色的是整座橋全部採用方形石條壘成,砌得密密實實,沒用一點灰漿,從建橋至今,無論漲再大的洪水,也沒衝垮一塊石頭,堪稱歷史奇迹。因1998年旁邊修了一座新大橋,“五桂橋”已閑置不用,很少有人從那裡經過了。
五桂橋下的小涼河
小涼河,就像一條彎彎的月亮河。似月亮女神美麗的倒影,月牙似的環繞著客家人居住的賀州市沙田鎮道東村。小河潺潺的流水,像月亮般的溫柔清澈。竹影斑斑,古樹老藤,倒映其間。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一幅別具一格的客家風貌風景畫。使小涼河成為香港電視劇《茶是故鄉濃》的攝景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歡騰的小涼河》,電影里那美如詩畫的小涼河,就是賀州市的這條小涼河。
五桂橋1
五桂橋1
從市區乘半個小時的公共汽車,再搭等候在路邊的“摩的”,10多分鐘就到達小涼河的橋面了。橋頭的古榕如純樸好客的客家人,張開雙臂迎接客人的到來。
沿小橋邊的河堤而下,站在岸邊,望到河裡,小涼河就像晶瑩透明的月亮。流水清清澈澈,一粒一粒的鵝卵石就似月亮中的桂花,魚兒穿梭往來,在鵝卵石間嬉戲。小涼河背後的群山連綿不斷,竹影斑斑。河堤的柳樹、榕樹在水中搖曳。小橋橫貫,橋拱倒影水中。一群白鴨游過,猶如一煙一樣破水面,激起層層漣漪。河岸遠處,傳來村民的民歌,迴響在寂靜的河面上。水牛泡在水中,牧童騎在牛背上,好不愜意。

自然資源


全鎮總面積4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598畝,有林面積199517公頃。鎮內石灰岩、銅、錳、重晶石等礦產儲量豐富、品位高,頗具開採價值。沙田河由西向東流貫鎮內,一年四季不斷流,鎮里建有大中型獅洞水庫、桂山水庫2座,其容量分別為1200萬立方米、350立方米,賀州市220KV變電站建在該鎮田廠村,全鎮生產、生活用水、用電非常豐富。

交通


北面與賀州市城西路連接,桂梧高速公路賀州段穿越鎮內,交通十分便利。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沙田鎮451103103桂J07745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