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作曲家

李群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編輯出版家,為音樂事業做出眾多傑出貢獻。她所創作的作品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兒童歌曲的創作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時還創作出許多的民族音樂。

概況


李群[作曲家]
李群[作曲家]
李群女士,是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編輯出版家。原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兒童音樂學會會長、《兒童音樂》主編。1937年在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鼓勵下考入延安魯訊藝術文學院音樂系。她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色彩繽紛,深受少年兒童喜愛。代表作有《快樂的節日》《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我的梅花小鹿》《咱們從小講禮貌》《搖籃》等。李群女士除了成功的創作了大量的少年兒童歌曲外,她還在解放初期創作了唱遍祖國大地的《在祖國和平的土地上》《喜鵲飛來叫喳喳》《和平的旗幟》《彈藥車》《茉莉花》(據河北昌黎民歌改編)《歌唱毛澤東》等。
2003年12月11日,曾創作過《快樂的節日》等歌曲的中國著名作曲家李群因“隱性心原性猝死”。2003年12月19日上午11點,李群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

感情生活


李群的丈夫是李煥之,是廈門同鄉作曲家,1942年6月兩人在延安結婚。李群與李煥之一道,也是多產的歌曲作曲家,作品如《大生產》、《在祖國和平土地上》(光未然詞)、《放風箏》(根據河北滄州民歌改編)、《茉莉花》(根據河北昌黎民歌改編)、《慰勞紅軍》(根據江西興國山歌改編)、《歌唱毛澤東》(根據北京說唱單弦音樂改編)、《快活的買牛郎》(與李煥之合作、根據河南說唱“二夾弦”音樂改編)、《學大寨,趕大寨》、《石油歌》(李季詞)、《祖國之戀》(盧生詞)等。

自述


我叫李群,現在已經離休了,我離休的單位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幾十年來我還是從事了音樂創作工作,現在是建黨八十周年了,回想很多事情,是很激動人心的。我從小就很喜歡音樂,但是我真正走上這個音樂的道路那還是應該說是我到了延安以後,我的老師冼星海他把我領進了音樂的大門。說來很巧,是我第二次到延安的時候,我和他是一部車,我不知道他是冼星海,但是我就覺得他不一般,一路上他也不說話,總是在叼一個大煙斗在抽煙,好象總在思考什麼,到了延安以後我又住在他隔壁,他姐姐來看我的時候,我們就在一起唱歌,他一個箭步進了我的屋,我媽媽才告訴我,這是音樂家冼星海,他也不說什麼,讓我們接著唱。聽我們唱完以後,他說"你們對音樂的感覺很好,你們應該到魯藝去學習,我也是要到魯藝的。“經他這麼一說,應該可以說是他把我領進了音樂的大門。到了魯藝的時候,我是學員,學員要擔負很多很多的工作,我們當時就是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冼星海是教我自由作曲指揮的,我記得星海第一次教自由作曲的時候,給了我們歌詞,說讓我們把它譜成曲,後來我腦子中就出現了很小的曲子,我就把這個曲子寫下來,他看了我這首曲子以後,就說:"李群這首曲子很有意思,象一個小孩梳了小辮在跳舞。”之後我作曲的興趣就非常高漲,建國以後還有人叫我兒童歌曲作家。兒童歌曲是寫了不少,其他的東西也寫了不少,我也還是很高興,證明我自己還是給孩子寫了一些東西,《快樂的節日》、《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我和李渙之寫過一個《小鳥的天堂》,孩子們還很喜歡唱,我還是對得起我的老師冼星海,因為他後來到蘇聯去之前,他對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句臨別贈言,他對我說:"李群,你一定要寫兒童歌曲,你一定要堅持寫,而且你一定會寫好。“我就記住了,以後我就不斷的寫,當然隨著我後來不斷的成長,我才能夠不斷的理解冼星海他對我說這句話的更深的含義,因為我覺得祖國的未來就是孩子,我們要把每一首兒童歌曲都要寫得像珍珠一樣的獻給孩子們,我是吃著小米飯,喝著延河水長大的,黨培養我這麼一個音樂工作者,在那裡我找到了人生的伴侶,我和李渙之既是同志,又是同行,又是夫妻。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雖然是非常艱苦,但是生活非常充實,現在是建黨八十周年,不管怎麼樣,藝術不能是教條的,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他所起的這樣一個作用,因為我們是黨的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