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菜栽培

拳菜栽培

拳菜,又叫蕨菜、蕨兒菜、拳頭菜龍鬚菜龍頭菜、如意菜等,屬鳳尾蕨科多年生植物,多野生於陰濕淺山荒坡、半山坡及林下草地。拳菜適宜於在中性或偏酸性陰濕土壤栽植。栽培地的選擇以背陰山坡或有遮陰條件的地方為好,尤其幼苗移植期和幼株生長初期,不要求太強的光照。

植物簡介


拳菜,又叫蕨菜、蕨兒菜、拳頭菜、龍鬚菜、龍頭菜、如意菜等,屬鳳尾蕨科多年生植物,多野生於陰濕淺山荒坡、半山坡及林下草地。拳菜新發枝芽,羽狀小葉苞尚未展開時呈半握拳頭狀,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常被人們採收以供食用。

植物學特徵


拳菜成株高0.5一1m,2一3回羽狀複葉,以春夏兩季生長最為茂盛。地下根狀莖細長,於地下20一30cm處匍匐延伸。莖節處長出葉芽,繼后發出枝梗。葉背常有毛,葉柄長而粗。葉脈羽 狀分枝,葉面凹下,葉背凸起。成熟植株葉片小脈頂端的聯接脈上呈線形分佈有繁殖器官——孢子囊,內含大量孢子。

生物學特性


拳菜在我省範圍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一27℃,晝夜溫差5℃左右為佳。其幼株對光線的要求不強,喜歡蔽陰處或散射光線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一般應具備能保持濕度和空氣通透等條件。與其它植物二樣,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氮、磷、鉀及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需求量最大的是氮元素。

價值與用途


據分析測定,每100g拳菜莖葉中含蛋白質1.6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10g、粗纖維1.3g、維生素C35mg、鈣24mg、磷29mg、鐵6.7mg、胡蘿蔔素16.8mg。此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苷、膽鹼、麥角固醇等營養物質。
拳菜的營養成分豐富,用途也很廣。春季可當蔬菜採集其嫩葉、嫩芽鮮食,尤其與肉類搭配烹飪,口感、味道甚佳。也可採集嫩葉、嫩芽干制腌漬,還可加工成罐頭,可四季供應。隨著食用水平的提高,拳菜已漸成為各大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繁育方法


生活史

拳菜不同於高等植物,它存在2種形態習性不同而各自獨立的生活世代。通常肉眼所見到的是它的孢子體世代,為無性階段。孢子體長到一定時期,就產生孢子囊,孢子囊中的孢子成熟后撒出,肉眼看不見的孢子遇水萌發形成能獨立生活的配子體,進入有性階段。配子體產生精子和卵子,兩者結合成受精卵,經多次分裂形成幼胚,是孢子體的初形,又進入無
性世代。幼胚從配子體中吸取養料到發育成具有根和葉的獨立植株后,配子體死亡。

營養繁殖

(1)分莖繁殖 就是利用根狀莖或匍匐莖的一部分進行繁殖。可將拳菜根狀莖縱切並帶根帶葉、將匍匐莖分段並帶有已開始發育的生長點,分埋於土中即可萌生出新的枝芽。
(2)葉芽繁殖 拳菜的葉和根部,常能萌發出葉芽,在不離開母體的情況下可自生根,將芽和母體分離后栽植即成為新的植株。
(3)組織培養 在無菌條件下,用組織培養的方法,能使成年植株中極細微的組織團生長成新的植株,當培養植株長到6cm左右高時,即可移出培養基進行土栽。

孢子繁殖

(1)孢子的採收 當孢子囊開始成熟時,便由綠色變為淡褐色、黃色、橘黃色或深褐色。收取孢子時,可將帶有成熟孢子囊的葉片採下放入一個乾淨光滑的紙袋中,密封摺疊,開放置1一2天,使絕大部分孢子彈射到紙袋裡,然後再打開紙袋取出葉片,將孢子收好。如不能及時播種孢子,在乾燥條件下,可保存至第2年春播種。
(2)孢子的播種 播種孢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基質培養法、營養液培養法和瓊脂培養法。不論哪一種方式,都應注意搞好消毒和保證足夠的溫度。成熟孢子播於各種培養基后,一般15一30天就能出現隱隱的綠色,表明孢子已經萌發。

栽培技術要點


拳菜適宜於在中性或偏酸性陰濕土壤栽植。栽培地的選擇以背陰山坡或有遮陰條件的地方為好,尤其幼苗移植期和幼株生長初期,不要求太強的光照。栽培前對栽培田先進行中耕,施足有機肥料,即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2500一3000kg,有條件的可配施腐熟雞糞50kg,地力較差者可適當多施,之後耙平地面。

定植

(1)莖段定植 應選擇於秋季實施為佳。將拳菜的根狀莖或匍匐莖分段截取,每段均要帶有已開始發育的生長點,然後將分出的莖段磺卧淺植於土壤表層中,按株行距50cmx60cm栽植,覆土20cm厚,再把土壤適當拍緊,並噴澆水1遍。
(2)葉芽定植 可直接從母體植株上分離出新萌發的已生根的幼芽栽植於大田,株行距按55cmx75cm,每穴2一4株,栽后澆水。
(3)孢子體定植 播種於培養基中的孢子萌發后逐漸出現肉眼可見的綠色原葉體(又叫配子體),即可成叢成塊移植到苗圃中,栽培基質可由半砍半泥炭蘚配成。移植中要保證原葉體與新的栽培基質緊密接觸,使其根容易伸入其內。移植后噴霧澆灌。當原葉體漸漸長大,並在上面萌生出幼小的孢子體后,再移栽到大田中。株行距為55cmx75cm,每穴2一4株,栽后澆水。

田間管理

(1)冬季管理 在溫帶及亞熱帶地區的冬季,室外拳菜一般開始休眠或生長緩慢,除適當修剪老葉或每月澆1一2次水和肥外,幾乎無其它管理。
(2)春季管理 初春最重要的管理是修剪,務必在嫩葉長出前剪去衰老枯死的葉片。同時,要及時施肥促進生長,一般以每15一20天施肥1次為宜,每次每hm2施尿素150kg,並結合進行中耕除草。
(3)夏季管理 此期,絕大多數拳菜植株還會繼續長出新葉,仍需提供充足的肥料,一般20天追1次肥,每hm2施尿素150kg左右。最主要的是澆水和保持空氣濕度,一般高溫天氣3一5天澆1水。
(4)秋季管理 到了秋天,拳萊植株的生長速度開始變慢,水分的需要量也逐漸減少,澆水施肥也應減少或停止。此期不要過多地修剪老葉片,因為老葉覆蓋在植株周圍有保溫作用。

適時採收


以4一6月份採收為宜,最好每天上午9時以前採收完畢。採收部分應為20一25cm高、羽狀小葉苞尚未展開(即“抱拳”時)的幼芽。採收時,應從新鮮部分以下適當的部位用手一根一根地折下,輕輕放於底部墊有青草的筐內,並在筐的最上面再蓋1層青草,以防失水老化。可連續採收2一3茬。供鮮食的要隨吃隨采,加工淹漬品的要紮成6cm粗的小把,加工乾菜的可不扎把。當日採收的要當日加工,還可加工成拳菜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