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葯市

安國葯市

安國市,古名祁州,現為河北省保定市轄區,南距省會石家莊100公里。早在七百多年前的北宋時期,這裡就成了我國著名的中藥材集散地。清朝道光年間達到鼎盛,稱祁州為"葯州"、"葯都"、"天下第一葯市",素有“草到祁州方成藥。葯到安國始徠生香"之說,享有"祁州藥材名天下"之盛譽。

2006年5月20日,安國葯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起源


安國葯市的興盛,起源於藥王廟。凡參加藥市的人,總要去瞻仰、拜謁藥王廟。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歷代醫聖的古建築群。
藥王廟中祭祀的藥王邳彤,西漢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部下二十八宿將之一,曾作過曲陽(今河北晉州市)郡太守。邳彤輔佐劉秀打天下,忠心耿耿,能文善武,精通醫理,官至太常少府(相當於宰相),是當時濟世愛民的清官,被稱為"藥王",死後葬於安國南關。當地群眾為紀念他遂建藥王廟。
1958年藥王廟進行了修繕,廟貌煥然一新。藥王廟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國葯市不僅是具有地域特色和行業特色的民俗文化,而且在帶動葯業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建築年代


安國葯市
安國葯市
安國藥王廟始建於東漢,祭拜東漢光武帝劉秀二十八大將之一的邳彤(字偉君)。自南宋咸淳年間始,安國葯市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廟會有"春五秋七"之說,即春廟五個月,秋廟七個月,經年不斷。春廟的正期是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傳說這天為藥王生日,所以成為春廟最盛的一天。冬廟則以農曆十月十五日為正期,傳說這天為藥王祭日,盛況與春廟正日相同。

參拜禮儀


安國葯市
安國葯市
葯市廟會有其獨特的參拜禮儀,包括演戲、抬大供、獻鼎、樹傘、塑金身、掛匾、獻袍、捐地、勞役等多種形式。禮儀則分三拜九叩和四叩禮等數種,另供麵食、三牲祭品。其間還有豐富多彩的遊藝活動。

主要活動


藥王廟

安國葯市
安國葯市
藥王廟分三進院落,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由馬殿、藥王墓亭、正殿、後殿、名醫殿、碑房、鐘鼓樓等單體建築十三座。山門正中懸有清朝乾隆年間丞相劉壅書寫的"藥王廟"巨匾。中院墓墓亭內豎一高3.8米,上刻"敕封明靈昭惠顯佑王之墓"透雕木碑。兩側的名醫殿內塑有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醫像。廟中碑碣林立,壁畫生輝。各殿內掛滿歷代名人和各地藥商幫會書寫的匾額。廟前的木質牌樓高8.4米,為三棟四楹廡殿頂,工藝精湛,為國內木製牌樓之珍品。

藥材廟會

安國葯市
安國葯市
北宋時藥王廟拓址新建,並集會瞻仰紀念。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又加封為"明靈昭惠顯王"。隨著帝王對邳彤的不斷封賜,"藥王"影響越來越大。自從藥王廟設祀以來,一般民眾有病求助於藥王,善男信女,常來進香,香火甚盛,業葯者乘機售葯,以至逐漸形成了每逢農曆四月二十八的藥材廟會。

物資交流會

安國葯市
安國葯市
廟會由香火會逐漸形成以葯業為中心的物資交流會。隨著藥王廟會聲望日隆,藥材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清代中期逐漸形成全國各地藥商組成的"十三幫"及"五大會",同時建立了招待商客、管理市場的"安客堂",安國自此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藥材交流中心和藥材集散地。自明清至民國,廟會由"十三幫"輪流操辦,每年初一、十五都要臨廟祭祀。每屆廟會,整個縣城葯氣熏天,熱鬧非常,"葯州"、"葯都"的稱號也就名揚中外。
藥王廟擁有全國三個之最:一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建築群;二是藥王墓建於廟院在全國獨一無二;三是廟外廣場上立有兩根鐵鑄旗杆,高達24米,每根重約要15噸,盤龍翔鳳,懸斗掛鈴,造型奇巧獨特,國內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