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托利亞高原
安納托利亞高原
安納托利徠亞高原(Anatolia Plateau),又名土耳其高原,位於亞洲西部小亞細亞半島,在土耳其境內,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隔內托羅斯山與亞美尼亞高原相鄰,西至土耳其西部地區,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高原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地勢自東向西逐漸降低,海拔800~1200米。
安納托利亞高原有人類居住的遺跡可上溯至7500年前。伊斯坦布爾(Istanbul)曾是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兩大文明對歐洲文化影響深遠。
安納托利亞高原最重要的一次大規模文化運動是由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帶來的希臘化運動,英年早夭的傳奇英雄最後死在伊朗境內的巴比倫城,他的萬里長征最後由歷史觀點來看,並不在宣揚武功,打敗波斯帝國而已,而是傳播希臘文化,兩河流域、安納托利亞、埃及全在影響範圍內。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帝國分裂,他的幾名將領瓜分天下,但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希臘化運動並沒有停止,反而更融合一地一地的文化特質,而帶來了希臘化時代最代表性的貝加孟風格(主要指各種年齡階層職業的人物都可成為雕塑的主題),因此貝加孟也是土耳其境內和以弗所(Ephesus)同等重要的文明觀光勝地(貝加孟最重要及最大量的考古出土品則在德國柏林的貝加孟博物館。)
羅馬帝國時期,希臘化運動仍在安納托利亞高原進行,馬格尼西亞(Magnesia)及特拉雷斯(Tralles)就是羅馬帝國時期,安納托利亞高原西部的希臘化文化珍珠。希臘化文化將歷史的重心連帶當時的貿易活動由愛琴海轉到小亞細亞、敘利亞及埃及,希臘化文化也同時和其它的東方文明在這些地區生根、融會。
與其說拜占庭帝國的覆亡是被來自東方的土耳其人的攻略,不如說它是被歐洲勢力侵蝕宰割。拜占庭帝國末期的十三世紀初時,威尼斯總督領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為了商業利益,攻進了君士坦丁堡,此後拜占庭帝國衰敗不起,失去了國勢,也失去了原本位於伊斯坦堡賽馬場的四匹銅馬,大獲全勝回家的威尼斯總督則興高采烈地將銅馬高掛在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直至拿破崙的軍隊搶走銅馬後再歸還為止。
在安納托利亞高原興起的奧斯曼帝國最強盛時疆土達到歐亞非三洲,從維也納到黑海、阿拉伯半島、埃及,全在它的掌握之下,統治者蘇丹(Sultan)統管這佔了世界六分之一的領土。然而,20世紀初的土耳其卻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的咀上肉,被稱為“西亞病夫”。其國土也被大量瓜分,僅剩下小亞細亞半島和歐洲的伊斯坦布爾一帶了。和然而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力拒強敵,讓土耳其國土保持完持,也找到民族自尊心。
現代而西化的土耳其,努力追求民主及經濟發展,且民風開放,是中東及小亞細亞的強國之一。
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圖
安納托利亞的地形結構很複雜。上升了的地塊和低洼地槽組成一座中央的山丘,覆蓋在上的新堆積物形成了高原表面上粗糙的地形。山丘楔入在兩段聚合在西邊的褶皺山脈之間。
多湖泊、泥沼,廣布荒漠草原。屬亞熱帶半乾旱草原氣候,冬季1月均溫0℃以下,夏季7月均溫約25℃,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冬雨較多。較大河流有克澤爾河、耶席爾河、薩卡里亞河、傑漢河、塞漢河、大門德雷斯河等。農業以粗放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產安哥拉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是高原重要城市。
安納托利亞高原位於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中部,土耳其境內。北臨黑海,西臨愛琴海,南臨地中海,東接亞美尼亞高原。
主要由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組成。東西長100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面積52.5萬平方公里。南緣是托羅斯山脈,北緣是克羅盧山和東卡德尼茲山(兩山合稱龐廷山脈),東側是亞美尼亞高原。形成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地勢自東向西逐漸降低的地形特徵。
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圖
安納托利亞高原南、北兩側山地向東匯合為亞美尼亞高原,高原大部為3000~4000米,地勢高峻,多高山深谷,也有熔岩廣布的高原和適於耕作的盆地。阿拉斯河谷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寬闊高平原。接近東部邊境的大阿勒山是一古火山錐,海拔5165米,是全國最高峰,峰頂終年積雪。由火山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凡湖,為鹹水湖,面積3760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湖泊,湖面海拔1600多米,為世界高湖之一。湖區附近曾是古代亞美尼亞文化中心。安納托利亞高原以西,山脈向西延伸,與愛琴海海岸直交。近海一帶低山與陷落谷地相間分佈,河流沿地塹流入愛琴海,是內陸通往沿海的通道。馬爾馬拉海的東側和西側多為低地或平原,是土耳其重要農業區之一。
高原中部起伏不平,海拔800~1200米,夾有陷落盆地和平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南北兩側山地向東匯合為亞美尼亞高原,高原大部為3000~4000米,地勢高聳多山,熔岩廣布。安納托利亞高原以西,山脈向西延伸,與愛琴海海岸直交,近海形成低山與陷落谷地相間分佈的里亞斯式海岸。
半島內部的安納托利亞高原海拔800~1200米,由平坦台地和斷陷盆地組成。多湖泊、泥沼,荒漠草原廣布。高原西部是較為低矮的山地,山脈走向多與海岸線垂直。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島嶼密布。半島主體為安納托利亞高原,北、東、南三面被第三紀褶皺山脈環繞:北側有龐廷山脈,海拔2000~2500米,南側為托羅斯山脈海拔2000~3000米。
安納托利亞高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周圍山脈阻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區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無霜期240天以上,東部山地有時出現-30℃低溫;夏季乾旱炎熱,7月平均氣溫25℃左右,有些地區超過30℃;年降水量200~600毫米,也屬冬雨型,夏季乾旱,呈草原景觀,山地降水較多,多針葉林。
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
土耳其中部區(安納托利亞高原區)。面積佔全國28%,人口佔21.8%,是最重要的農牧區和新興工業區,經濟發展居全國中等水平。農業生產以糧食、甜菜為主,畜牧業屬粗放型。工業以食品和機械較發達,小麥種植普遍,1982年產量1700萬噸,占糧食總產量60%,主要集中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中西部和愛琴海北部(包括歐洲部分)地區。
安納托利亞高原
土耳其的亞洲部分被稱為安納托利亞,也稱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位於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的高原上,山脈環繞四周,夏季的高原到處都是種植的穀物。這裡白晝炎熱,夜晚寒冷,即使在夏天也須穿禦寒服。
安卡拉在1919——1922年的獨立戰爭中被確定為首都,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定都安卡拉。
安卡拉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到處都是淺灰色的樓房,但居民區還保留著19世紀典型的土耳其木屋。安卡拉城由波斯人創建,最初被稱為安吉拉,后改稱安哥拉。
安卡拉城裡的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是一個磚砌築,展出物品中有大批安納托利亞的早期文物。展品按時間順序排列,第一部分從公元前1萬年到公元前6世紀,第二部分是晚青銅器時代,最後一部分是羅馬帝國的文物。
展品中最珍貴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居洞穴的複製品,其中的一個洞穴位於美索不達米亞。還有一個洞穴靠近伊斯坦。
社會人文景觀圖
在通往科尼亞的公路上,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到公路兩旁每隔20公里就有一個客棧的遺址。從中國到安納托利亞的絲綢之路上的商人就在這些客棧里歇腳。很多客棧早已成為廢墟,但有些客棧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從這些客棧的拱門上,還可以看到當年塞爾柱人的藝術裝飾。“黑口”客棧是保存較好的一個客棧,裡面有可供牲口過冬的大畜欄,陰暗的客房,院子中間有清真寺。這家客棧建於1231年至1239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