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蠶葉綉線菊
石蠶葉綉線菊
石蠶葉綉線菊(學名:Spiraea chamaedryfolia L.):薔薇科、綉線菊屬灌木,高可達1.5米;冬芽長卵形,先端漸尖,葉片寬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細銳單鋸齒和重鋸齒,花序傘形總狀,有花5-12朵;苞片線形,花直徑6-9毫米;花萼外面無毛,萼筒廣鍾狀,萼片卵狀三角形,花瓣寬卵形或近圓形,白色;花盤為微波狀圓環形;葖果直立,萼片常反折。5-6月開花,7-9月結果。
分佈中國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生於山坡雜木林內或林間隙地,海拔600-950米。蘇聯、朝鮮、日本均有分佈。該種栽培供觀賞,又為蜜源植物。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石蠶葉綉線菊
葉片寬卵形,長2-4.5厘米,寬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細銳單鋸齒和重鋸齒,不孕枝上的葉片有時具缺刻狀重鋸齒,下面脈腋間簇生短柔毛;葉柄長4-7毫米,無毛或具極稀疏柔毛。花序傘形總狀,直徑2-2.5厘米,無毛,有花5-12朵;花梗長4-8毫米;苞片線形,無毛,早落;花直徑6-9毫米;花萼外面無毛,萼筒廣鍾狀,內面具短柔毛;萼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內面疏生短柔毛;花瓣寬卵形或近圓形,先端鈍,長2.5-3.5毫米,寬2-3毫米,白色;雄蕊35-50,長於花瓣;花盤為微波狀圓環形;子房在腹部微具短柔毛,花柱短於雄蕊。
蓇葖果直立,具伏生短柔毛,花柱直立在蓇葖果腹面先端,萼片常反折。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佈於中國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俄羅斯、朝鮮、日本均有分佈。生於山坡雜木林內或林間隙地,海拔600-950米。
石蠶葉綉線菊
濕沙催芽3-5天,播種量1.50-2.25千克/平方米,播后覆土4毫米並遮陽,產苗量可達150-225株/平方米。綉線菊採用母樹下種創造適度庇蔭有利於種子發芽和幼苗初期生長較快,可提高育苗出苗率和成苗率。
春季用硬枝扦插,夏季可用軟枝扦插。用枝剪截取1-2天生插穗,長10-15厘米,用天BT生根粉浸泡1晝夜,插後用遮陽網遮蔭,並噴霧以保持苗床濕潤,成活率達95%以上。將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50-1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中12-24小時,插后架設遮陽網(透光度50%),成活率在90%以上。綉線菊屬植物萌孽性強,因此也可進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於每年10-12月進行為好。
石蠶葉綉線菊
光照與溫度:中國鄭州地區可露地越冬。在光照充足及20-25℃溫度條件下生長發育良好。冬季低於-25℃溫度時會發生凍害,甚至導致死亡。
澆水與施肥:栽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的糞肥,深翻樹穴,將肥料與土壤拌均勻。栽植后澆透水。綉線菊怕水大,水大易爛根,因此平時保持土壤濕潤即可。綉線菊喜肥,生長盛期每月施3-4次腐熟的餅肥水,花期施2-3次磷、鉀肥(磷酸二氫鉀),秋末施1次越冬肥,以腐熱的糞肥或廄肥為好,冬季停止施肥,減少澆少量。
整形修剪:以春季為好。早春於萌芽前剪去乾枯枝、過密枝、病弱枝、老化枝,使株形美觀,花繁葉茂,植株旺盛生長。
綉線菊在圃地栽培時,其抗性較強,病蟲害較少,未發生過嚴重病害,但有暴雨後,地面積水過多,根部積水時間較長,就會易導致根腐病的發生,應及時排水,並對對於病株可用1000倍代森錳鋅或800倍百菌清灌根及噴葉三次后,癥狀即可消失。
石蠶葉綉線菊
在城市園林植物造景中,綉線菊可以叢植于山坡、水岸、湖旁、石邊、草坪角隅或建築物前後,起到點綴或映襯作用,構建園林主景。初夏觀花,秋季觀葉,構築迷人的四季景觀。
綉線菊因花色嬌艷奪目還可以用作切花生產。用綉線菊類植物作成花束、花籃或花瓶。繁殖技術簡單,容易形成規模化生產。春夏之交,可用來點綴五一節、兒童節等大型節日,此外,該植物抗逆性強,耐旱耐寒,亦無病蟲害,栽培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