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際可
余際可
中共黨員,湖南省臨澧縣人,1934年生,男,教高。1956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武漢大學)水利工程系本科畢業。參加工作后,先後在省施工三隊、省水電設計院、省水利廳從事施工、設計及工程技術審查工作。涉及的專業有水工、規劃、施工、金屬結構、水利計算、經濟評價等。擔任過鐵山灌區、大圳灌區、莽山電站、白馬電站、官莊、黃材等20多項大、中型工程的設計負責人和設總。1985年—1994年任湖南省水利廳副總工程師。期間,曾任湖南省水利水電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水利學會農田水利及水利規劃兩委員會委員、省水利學會理事及農田水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省工程諮詢公司及省水利電力公司顧問、湖南省第六、七屆省政協委員。
余際可
退休后,任省水利廳技術委員會委員。先後在廣州技術經濟開發區永和發展總公司(副總工)、省水電建設總公司(總工)、湖南省湘怡移民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總工、顧問)及長沙市匯傑科技開發諮詢有限公司(顧問)任職。
1 主編《倒虹吸管》(灌區水工建築物叢書之一,40.9萬字,1983年出版,先後3次修訂4次印刷)
2 主編《兩種拱梁組合式渡槽的設計與計算》(12萬字、1993年)
3 主編《輸水建築物病險原因防治措施設計要點》(20萬字,2009年)
以上3書均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
4 2006-2007年擔任省水電設計院《灌溉與排水渠系建築物設計規範》的編寫顧問;多次參加由陝西院組織、水利部水規總院主持的《灌溉與排水渠系建築物設計規範.》的審查,先後共寫出約18000字的書面審查意見。
其中國家級刊物發表23篇,省級刊物發表31篇,影響較大的有:在國家一級刊物《水力發電學報》、《水利水電技術》、《中國農村水利水電》、《人民長江》、《中國給水與排水》;省級刊物《湖南水利水電》、《湖南國土》等刊物發表的下列文章:
1“鋼筋混凝土壓力水管開裂後繼續運行時間”,《水力發電學報》,1989.1。該文通過對大圳灌區若干高水頭倒虹吸管工程十管九裂的運行資料進行分析后,論證了鋼筋混凝土壓力水管開裂后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填土隔溫、配置細而密的螺紋筋且數量不少於規範要求),即可以長期正常運行,無需更換。對當時規範鋼筋混凝土壓力水管等小偏心受拉構件必須滿足抗裂穩定(即不許開裂)的規定提出了質疑和建議。作者應邀參加了1992年11月在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召開的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SL/T 191-96)送審稿的審查會。
2“U型渡槽支座的計算方法”,余際可、賀張善,《湖南水利》,1983.3。該文對湖南大圳灌區、歐陽海灌區一些U型渡槽支座普遍出現縱向裂縫的原因進行分析后,提出U型渡槽支座應按一次超靜定結構進行計算,並推導出一套計算公式,較好地解決了U型渡槽支座的設計問題。新頒《灌溉與排水渠系建築物設計規範》(SL 482-2011)對該文進行了推介。
3“鐵山灌區渠道滑坡治理”,余際可、駱際趙,《農田水利與小水電》,1990.8.。該文對鐵山灌區鐵杉嶺渠段滑坡治理用“削坡、減載、排水、導滲、支擋”十個字進行了總結。滑坡處理后已通水30年,運行情況正常,且造價僅及原擬定“埋管”方案的1/3.。
4“漿砌石拱壩豎向裂縫原因分析”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1991.11。該文分析了漿砌石拱壩豎向裂縫的性質、產生部位、範圍和出現時間,對完善漿砌石拱壩設計提出了建議。
5“湖南省灌區水工建設”,《水利水電技術》,1991.6。該文系《水利水電技術》湖南省水利水電設計院建院35周年專號特約稿。
6“涼清新型拱梁組合式渡槽的設計與施工”,余際可,程永東,蔡建華,《人民長江》,1993.1。該文介紹了涼清U型拱梁組合式渡槽的設計,即將拱、排架、槽身視為一個整體,採用“柔性拱、剛性槽”,使拱、槽、通過排架連接,在交點處產生變位一致,自動調節拱、槽及槽身各跨荷載的分配,使之拱槽剛度協調,變位一致,聯合受力,從而減少拱肋截面尺寸及槽殼厚度以節省工程量。從造型看,涼清渡槽殼槽內徑如此之大(5.52M),槽壁如此之薄(0.13 M),在同樣條件下拱肋截面如此之小(0.5*1.0 M),在國內尚少先例。
7“茶漯口斜撐梁組合式π型拱渡槽的設計”,余際可,程永東,蔡建華,《水利水電技術》,1992.8。該文介紹了茶漯口π型拱渡槽造型簡潔,集薄、輕、巧、強於一體;設計施工均較一般拱式渡槽簡便;顯著節省工程量;安全儲備大;適用於流量變幅大(橫斷面可根據流量大小增減斜撐梁榀數)等特點。建成后不久即在省內外得到推廣。
8“幾種壓力水管運行情況及使用壽命分析”,《湖南水利水電》,1996.4。該文對國內建成多年的幾種壓力水管運行情況進行了介紹、分析和評價。
9“中空式管座對管道受力條件的改善”,余際可,陳璞珍,《水力發電學報》,1992.4。該文對中空式管座改善管道受力條件的機理進行了分析、評價和闡述。
10“淺析當前供水管道管座施工方法存在問題——介紹中空式管座的特點及施工方法”,《中國給水與排水》,(1996.7)。該文針對城市供水壓力管道爆管(開裂)事故頻發的問題,推薦採用中空式管座,並介紹了作者設計的邵東縣流光嶺水庫桃花衝倒虹吸管成功建設的經驗。
11“大型箱涵豎向裂縫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0.6。該文對深圳市某供水箱涵產生大量豎向裂縫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指出開裂主要原因,一是設計分節太長(L=20M);二是施工為減少混凝土一次澆築量,將箱涵橫斷面按二期混凝土施工從而增加了二期混凝土的收縮拉應力導致開裂。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該文建議沿箱涵縱向設置“后澆帶”以避免裂縫出現。
12“平原型水庫浸沒治理措施探討”,《湖南水利水電》,2008.5。該文針對長沙綜合樞紐庫區存在的嚴重浸沒問題,提出採用減壓井治理浸沒。2011年5月設計單位編寫的《長沙綜合樞紐浸沒防治處理專題設計報告》,已將該文列為主要參考文獻之一,並將減壓井作為浸沒治理的主要方案之一。
13“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經濟評價淺析”,《湖南國土》,2012.2。該文根據土地整治項目的特點提出簡便、適用的經濟評價方法。目前,該法已在相關設計單位進行土地整治項目經濟評價時得到推廣採用。
以上54篇論文均有保存的刊物為據,其中有十多篇獲省級優秀論文獎。
1“涼清拱梁組合式渡槽優化設計” (余際可,程永東,蔡建華)
2“茶漯口π型組合拱渡槽設計” (余際可,程永東,蔡建華)
3“桃花衝倒虹吸管中空式管座的設計與施工” (余際可,陳璞珍)
以上三項研究成果,均獲省水利水電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前兩項成果已入編“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選”(有入選證書),並被武漢大學竺慧珠教授主編的《渡槽》 和河海大學周氐教授主編的《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手冊》收錄,鑒於這兩種拱梁組合式渡槽具備的某些特點,水利部最近新頒發實施的《灌溉與排水渠系建築物設計規範》(SL 482-2011),對這兩種新型渡槽進行了正式推介。這樣,我國輸水建築物渡槽系列(梁式、拱式、桁架式、斜拉式)又增添了“拱梁組合式”這一新的槽型。
(1)任鐵山灌區設總期間參加設計的鐵山大壩獲1985年國家金質獎
(2)為主完成的“桃花衝倒虹吸管”獲1993年省級優秀設計獎。
(3)來湖南省移民局湘怡公司后,為主(或參與)完成的《湖南省湘江株洲航電樞紐工程水庫移民安置及專項遷建實施規劃設計評估報告》、《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及水庫移民安置方式長效機制專題研究報告》分別獲湖南省2004、2009年度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二等獎;《湖南省雙牌水庫雙牌縣庫區2006—2007年移民二次搬遷可行性研究階段移民安置規劃評估報告》獲2007年度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三等獎。
該同志在省移民局湘怡諮詢監理公司9年工作期間,有7次獲先進工作者或突出貢獻獎。
(1)1985年調水利廳任副總後,在對若干工程審查時,節省了大量資金:1)提出六都寨、馬尾皂兩水庫溢洪道底板減薄;2)古宅水庫長2646M的壓力隧洞除進出口及斷層節理破碎帶外均取消襯砌;3)大力支持省院有同志提出考慮遙田大壩上游黏土鋪蓋厚能減少水壓力以提高壩體抗滑安全儲備的建議,從而使水電站避免二次下河返工,節省了大量工期和資金;4)提出洞口石下江火電廠灰渣池減少大量的超配鋼筋量;5)三江口水電站審查時堅持採用原“T”型墩方案以減少消力池長度;6)六都寨電站為保護頻危山頭穩定,將塔式進水口改為深層取水口(與他人合提);7)鐵山水庫城市供水評估時,將鋼管方案改為渠襯薄壁鋼筋混凝土暗涵供水;8)工程除險加固審查時認定大多數鋼筋混凝土倒虹吸管可以帶裂縫繼續運行,毋須更換新管。
以上合計,共節省資金約5000多萬元(當時物價水平,下同)。
(2)來省移民局湘怡公司后提出以下諮詢意見:
——2002年,將新白公路孝心岩隧道鋼筋混凝土厚壁襯砌改為噴錨節省資金130萬元;
——2003年,洪江水電站庫區江市大堤施工中,料場土出現大量板、頁岩風化料,是否能用來建堤,設計未表態,建設單位舉棋不定。該同志根據我國雲南魯布革水電站大壩黏土防滲牆建設經驗,經分析后認為風化料可用,不需另覓料場,節省了大量投資並避免延誤工期。
——2005年,對新白公路水毀工程修復設計進行評估時,將大體積擋土牆改為仰斜式薄擋牆節省資金305萬元,並經省交通廳專家複審認可。
——2006年12月,黃石灌區乾渠襯砌混凝土后糙率減少,致使水面大幅降低,不能滿足支渠分水要求,擬對乾渠兩側回填漿砌石壅高水面以滿足灌溉引水需要。黃石灌區乾渠總長100km(其中總乾渠19.8km),若回填漿砌石須耗用大量資金、建材和時間,當時已進入工程實施階段,中國灌溉與排水發展中心湖南分中心負責人傅仕余同志感到難下決心找余總諮詢,他認為此議不妥,建議利用乾渠沿線的渡槽、隧道卡口(卡口斷面比渠道斷面要小很多)產生的a1型廻水曲線壅高水面即可。后經廻水推算證明,壅高水位后可解決支渠分水問題,確實不需漿砌石回填,節省了大量資金、建材和時間。
已輯入《中國工程師名人大全》、《中國現代水利人物誌》、《中國當代學者大詞典》、《世界科技諮詢專家》(中國卷)、《世界名人錄》(第七卷)等多種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