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x45 NATO
5.56x45 NATO
5.56x45 NATO,北約(NATO)制式步槍彈。黃銅彈殼,銅質彈頭被甲,鉛質彈芯。為步槍與機槍而設計,又稱5.56 NATO,使用於M16自動步槍與M249機槍在內的許多美國與北約系統的槍械。
M193步槍彈(比利時稱之為SS92)是最早被選作軍用的5.56x45mm步槍彈, 由民用.223 Remington提高膛壓演變而來, 目的是為提高初速. 美軍于越戰時期開始使用,1970年成為北約(NATO)會員國的標準用彈。5.56x45 NATO與民用.223 Remington尺碼幾乎完全相同,不過 5.56 NATO因為高膛壓必須使用較厚的彈殼。民用.223 Remington 槍械使用5.56 NATO 需要注意槍管耐壓是否能夠承受,5.56x45 NATO的膛壓高於.223 Remington甚多。軍用 5.56 NATO槍械使用 .223 Remington彈藥則因膛壓過低,影響彈道表現,須重新歸零,有效距離亦顯著縮短。
![5.56x45 NAT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0/me032ef0f3fc57a492514bc8c444f99c6.jpg)
5.56x45 NATO
小口徑步槍彈有著和他尺寸不相稱的巨大殺傷力.
首先, M193槍彈沒有鋼芯, 彈頭裡填充的是柔軟的鉛; 而且彈頭外面包裹的銅皮很薄, 整個彈頭就變得很軟, 擊中目標后彈頭會迅速變形並破碎(fragmenting), 子彈碎片會形成多孔道貫通傷(就是一個彈頭打出好幾個洞), 造成嚴重的出血.
![5.56x45 NAT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6/ma6832f20da115cb990c4d8eb95a2a067.jpg)
5.56x45 NATO
最後, M193槍彈的膛線纏距很松(305mm), 自轉速度慢, 穩定性低, 僅僅能保證彈頭在空氣中的飛行. 彈頭一旦進入人體, 介質密度變大, 而穩定性已經不足以維持彈頭直線前進. 子彈就會開始翻滾(yawing), 有可能從肩膀打進去, 結果從大腿穿出來. 當然, 這個纏距的大小是相對速度來說的:彈頭速度越高, 需要的自轉速度越高; 相反, 彈頭速度越低, 需要的自轉速度越小. 日本在二戰時就研究出了6.5mm步槍彈, 按理說也算是"小口徑步槍"了, 但是槍管膛線纏度過密, 而初速又太低(770m/s), 彈頭穩定性不太好, 子彈進入人體不翻滾, 只是穿個眼, 殺傷力不足.
以上三種因素共同作用, 使得小口徑槍彈達到了變 態的程度. 右圖就是M193槍彈穿透明膠塊的橫截面(位於貫穿深度150mm處), 我們能清楚看見M193彈留下的永久空腔, 以及周圍成放射狀的貫通傷道, 傷道盡頭的黑點就是彈頭碎片.
![5.56mm彈膛刀具](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7/ma76879bb71595c39ad845dbde9fb0523.jpg)
5.56mm彈膛刀具
彈殼類型無凸緣, 瓶頸彈
彈頭直徑5.69 mm (0.224 英寸)
殼頸外徑6.43 mm (0.253 英寸)
斜肩直徑8.99 mm (0.354 英寸)
彈體直徑9.55 mm (0.376 英寸)
底緣直徑9.60 mm (0.376 英寸)
底緣厚度1.14 mm (0.376 英寸)
彈殼長度44.70 mm (0.376 英寸)
子彈全長57.40 mm (2.26 英寸)
彈殼容量1.85 ml
最大膛壓430 MPa
底火種類Boxer 式中心底火
膛 線6條, 右旋, 纏距177.8 mm(SS109/M855)或228.6 mm(M193), 陽線寬度5.56 mm, 陽線直徑5.69 mm, 陰線直徑1.88 mm;
![不同距離的瞄準圖像](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7/m07c41b82a963c55a3c04a405c1981fe1.jpg)
不同距離的瞄準圖像
不同風速下, 各距離上, M16A1型步槍/M193彈的風偏修正值(單位: cm)
風速 | 5 MPH 2.23m/s | 10 MPH 4.47m/s | 15 MHP 6.70m/s |
25 | 0.63 | 1.27 | 1.90 |
50 | 0.95 | 1.90 | 2.85 |
75 | 1.27 | 2.54 | 3.81 |
100 | 2.54 | 5.08 | 7.62 |
150 | 5.08 | 10.16 | 15.24 |
175 | 6.35 | 12.7 | 19.05 |
200 | 8.89 | 17.78 | 26.67 |
250 | 12.7 | 25.4 | 38.10 |
300 | 19.05 | 38.10 | 57.15 |
MPH, 英里每小時(mile per hour), 1 MPH=0.4469 m/s;
以上均為橫風(90°)狀況下的修正值, 如果是45°的側風, 只取數值的一半,
SS109與M193
北約後來採用了比利時 SS109槍彈, 以改善小口徑步槍的彈道性能, SS109槍彈, 添加鋼芯, 彈頭長度增至23.0mm, 重量增至4.0g, 初速945m/s, 槍管膛線纏距改為178mm. 遠距離(>500m)的穿透力得到較大提高. 安裝新型178mm纏距槍管的步槍正式命名為 M16A2型. 後來美國國內開始生產比利時SS109槍彈, 軍方編號為 M855彈(只有美國產的SS109才能被稱為M855). 隨著M855的全面裝備, M193已經退居二線, 只有部分預備役, 國民警衛隊和機場保安等單位依然使用M193槍彈.
其實M855槍彈最合適的膛線纏距是229mm, 但是為了兼顧於之配套的M856曳光彈的彈道穩定性, 只好將纏距改為178mm. M193, M855在不同距離的彈道落差(cm):
距離/m | M193 | M855 |
25 | -0.32 | -0.36 |
50 | -1.32 | -1.47 |
75 | -3.07 | -3.38 |
100 | -5.33 | -6.09 |
125 | -8.07 | -9.70 |
150 | -12.21 | -14.25 |
175 | -17.50 | -19.76 |
200 | -23.27 | -26.42 |
225 | -29.97 | -34.03 |
250 | -39.12 | -42.92 |
275 | -48.77 | -52.83 |
300 | -59.54 | -64.26 |
325 | -71.88 | -77.26 |
350 | -85.85 | -91.44 |
375 | -101.93 | -107.44 |
400 | -118.82 | - 125.22 |
使用M16A2步槍(槍管長508mm)發射M855普通彈, 初速945m/s, 槍口仰角0°, 風速5m/s, 氣溫15℃.(僅供參考)
距離m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速度m/s | 835 | 732 | 635 | 546 | 463 | 388 | 330 | 296 | 272 | 252 |
時間s | 0.113 | 0.241 | 0.387 | 0.557 | 0.756 | 0.992 | 1.272 | 1.593 | 1.947 | 2.328 |
落差cm | 5.97 | 26.09 | 64.67 | 127.68 | 223.82 | 365.86 | 573.40 | 870.25 | 1277.26 | 1815.41 |
風偏cm | 3.37 | 14.42 | 34.82 | 66.77 | 113.28 | 178.36 | 265.83 | 373.46 | 497.15 | 635.05 |
有效距離在 300米左右,超過 300米以後由於彈道顯著下沉,在有效距離以內的彈道非常平直,準確度非常好。
![5.56x45 NAT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3/m539681256a8f04fb58241d07d2ae9b9d.jpg)
5.56x45 NATO
M16A1步槍的槍管膛線纏距為305mm, 發射M855彈時, 彈頭自轉速度不足, 穩定性下降, 精度是要變壞的. 因此, M16A1步槍只有在情況緊急是才會使用M855彈, 而且射程盡量不能超過100m. 見右圖, A是由一名射手使用同一支M16A1步槍, 左邊是使用標配的M193槍彈在100碼(91.4m)的10發散布, 而右邊是使用M855槍彈分別在100碼(91.4m), 300碼(274.3m)的10發散布(滿天星啊), 而且還會出現橫彈, 就是子彈橫著拍向靶子.
M16A2, M4, M16A4步槍的槍管膛線纏距為178mm, 發射M193彈時, 射擊密集度差別並不大, 只是彈頭落點會有所偏移. 如右圖B是一名射手使用同一支M16A2步槍, 分別使用M855槍彈和M193槍彈, 在300碼(274.3m)的10發散布.
總的來說, M193彈在M16A1和M16A2步槍上都能保持較好的射擊密集度; 而M855彈則必須用M16A2步槍和M4卡賓槍發射.
為了提高M193的遠程穿透力和射擊精度, M855槍彈是以犧牲殺傷力為代價的. 我們在前面說過, 小口徑步槍的"殺傷力鐵三角": ①容易破裂的彈頭, ②足夠高的速度, ③恰到好處的穩定性.
我們一條一條來看:①M193和M855的彈頭都比較容易破碎, 差異不大; ②M193的初速是997m/s, 而M855由於彈頭加重, 初速下降到945m/s, 比M193低;③M855就是為了提高穩定性而做改進的, 纏距只有178mm, 穩定性比M193好得多, 但翻滾作用也小得多. 總的來說, M855彈對軟目標的殺傷力並不如M193.
M193比較M855, 有如下優勢:
成本更低 在各種步槍都能發揮良好性能. 對不同目標的適應性更強. 在戰鬥標尺射程內的彈道更平直. 終點效應更好. 如果你想對付300m開外, 坐在汽車裡的敵人, 裝上一匣M855也無可厚非, 但對付一般的目標用M193更划算. 而且M193在初速上有先天優勢, 50m以內能穿透更厚的鋼板. 超過100m, M855的穿透性更好, 但是速度仍然低於M193. 大約在300m的距離, M855 的速度開始超越M193.
M16還是M4
![5.56x45 NAT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d/mdde39e5988a84e981fa4f59d524430b5.jpg)
5.56x45 NATO
何況, 小口徑步槍是"靠速度吃飯的". ①必須有足夠高的速度才能促使彈頭及時破裂; ②必須有足夠高的速度才能促使彈頭充分破裂; ③必須有足夠高的速度才能促使彈頭翻滾. 速度足夠高, 子彈進入人體時的作用力大, 彈頭就碎裂得早. 根據明膠射擊實驗, 彈著速度930m/s時, 空腔出現的深度是在15~20cm. 彈頭速度過低的話, 空腔效應, 破碎和翻滾還沒有機會出現, 彈頭就已經穿出了, 殺傷力削減得很厲害.
據美軍的實驗數據, 彈頭要達到理想的破碎程度, 彈著速度不能低於820m/s. 下面是彈頭速度為820m/s的射程, 其中M16槍管長20英寸(508mm), 而M4槍管長14.5英寸(368mm):
槍管長 | 20"/508mm | 16"/406mm | 14.5"/368mm | 11.5"/292mm |
M193 | 190-200m | 140-150m | 95-100m | 40-45m |
M855 | 140-150m | 90-95m | 45-50m | 12-15m |
現役的M16A2步槍在150m就能達到的殺傷效果, M4隻能在50m達到. 殺傷力的差距由此可見. 前線部隊也普遍反映M4殺傷力不足, 為此不得不消耗更多的彈藥. 但M4小巧的體型又是大兵們欲罷不能, 真實又愛又恨. 有鑒於此, 美國海軍陸戰隊決定放棄M4, 全面換裝M16A4型步槍; 而美國陸軍依然我行我素地選擇M4卡賓槍, 並準備大範圍列裝.
Mk 262
![Mk262明膠射擊實驗](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9/mf91733d6894186193934fa3cf6039fee.jpg)
Mk262明膠射擊實驗
![M16A2與Mk12對比](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8/m78fb6b3538dbbbda0d84411e10042f37.jpg)
M16A2與Mk12對比
Mk 262彈頭為開尖船尾型, 彈尖部並不密合, 並留有幾毫米的空隙, 命中目標後會形成不規則的變形和破裂. 彈頭加長, 內部全部用鉛填充, 重量增加到5.0g. 採用Mk 262的本意是提高5.56mm在遠程射擊的表現, 主要是提高精度和終點效應. 看得出, Mk12步槍比M16的精度提高不少.
Mk 262後來在彈頭中部加了一道緊口溝, 並命名為Mk 262 Mod 1型, 而原來沒有緊口溝的則改名為Mk 262 Mod 0型.
鑒於Mk 262在低速下良好的殺傷力, M4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打算以此提升有效射程. 但是Mk 262成本太高, 只少量發放給Mk12步槍使用, 面對數量龐大的M4隻能感慨"僧多粥少". M4看來還要另想辦法.
Mk 262 Mod 1彈道表初速848m/s, 彈道係數0.362, 風速5m/s, 氣溫15℃.(僅供參考)
距離m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速度m/s | 766 | 688 | 615 | 546 | 480 | 419 | 365 | 325 | 298 | 278 |
時間s | 0.124 | 0.264 | 0.415 | 0.588 | 0.783 | 1.006 | 1.261 | 1.553 | 1.875 | 2.222 |
落差cm | 7.29 | 31.34 | 76.17 | 147.06 | 251.00 | 397.58 | 599.99 | 876.12 | 1244.55 | 1721.45 |
風偏cm | 3.07 | 12.92 | 30.81 | 58.14 | 96.79 | 149.19 | 218.10 | 304.90 | 406.85 | 521.56 |
Mk 262 Mod 0由於在阿富汗戰爭中表現出了優秀的精度和良好的終點效應, 使其聲名鵲起. 曾有過700米的狙殺記錄; 據一份戰場報告說, 兩名特種隊員使用Mk12 SPR僅消耗了77發槍彈就消滅了75名塔利班. 製造商稱, 在300米射程內Mk 262進入人體75~100mm便開始翻滾, 有效射程達到600米 (狀況良好時可達800米). 反饋的都是很正面的信息, 但士兵對此似乎並不熱心, 因為問題最後都要歸結到"狙擊步槍到底是5.56mm還是7.62mm"上面來.
F1(奧地利): 仿FN SS109, 由ADI("澳大利亞國防工業公司" Australian Defence Industries)生產, 現裝備澳大利亞軍隊.
F3(奧地利): 空包彈, ADI生產, 現裝備澳大利亞軍隊.
C77(加拿大): 仿FN SS109, 供加拿大 C7, C8 和C9步槍使用.
C79(加拿大): 空包彈, 供加拿大 C7, C8 和C9步槍使用.
DM11(德國): 4.1g 雙芯彈, 鎢合金鋼芯, 彈尖塗綠色, 由RUAG彈藥公司生產.
DM21(德國): 曳光彈, 跟DM11彈道一致, 由RUAG彈藥公司生.
L2A1(英國): 仿FN SS109, 由Radway Green生產.
L1A1(英國): 曳光彈, 配合L2A1使用, 由Radway Green生產.
M193(美國): 普通彈, 彈頭重3.56g.
M195(美國): 空包彈.
M196(美國): 曳光彈, 彈頭重3.50g, 彈尖塗紅色.
M197(美國): 高壓試驗彈.
M198(美國): 雙頭彈.
M199(美國): 假彈.
M200(美國): 空包彈.
M202(美國): 仿FN SSX822, 彈頭重3.76g.
M232(美國): 假彈.
XM287(美國): 普通彈, 彈頭重4.40g, 由Industries Valcartier,Inc生產. 其改進型命名為 XM779.
XM288(美國): 曳光彈, 彈頭重4.40g, 由Industries Valcartier,Inc生產. 其改進型命名為 XM780.
M755(美國): 榴彈發射用空包彈, 用於M234型榴彈發射器.
XM777(美國): 普通彈.
XM778(美國): 曳光彈.
M855(美國): 普通彈, 仿FN SS109, 增加了鋼芯, 彈頭重4.01g, 彈尖塗綠色.
M855Lead Free(美國):穿甲彈, 鋼芯為鎢合金鋼, 彈頭重4.01g.
M856(美國): 曳光彈, 仿FN L110, 彈頭重4.15g.
M862(美國): 塑料訓練彈.
M995(美國): 穿甲彈, 彈頭重3.37g, 彈尖塗黑色.
XM996(美國): 低亮度曳光彈, 配合夜視儀使用.
Mk 262 Mod 0/1(美國): 空尖比賽彈, 尖頭船尾型彈頭重4.99g, Mod 1 型比Mod 0 型彈頭增加了一道緊口溝.
MLU-26/P(美國): 美國空軍早前使用的槍彈, 由雷明頓生產.
軍事使用 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