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介

科介

科介是指古代戲曲創作與表演中,用於表達人物動作、表情以及舞台效果的提示。

適用範圍


科多用於雜劇,介多用於南戲。如元雜劇《竇娥冤》中:〔做行科,雲〕驀過隅頭,轉過屋角,早來到他家門首。賽盧醫在家么?〔盧醫雲〕婆婆,家裡來。〔卜兒雲〕我這兩個銀子長遠了,你還了我罷。〔盧醫雲〕婆婆,我家裡無銀子,你跟我莊上去取銀子還你。〔卜兒雲〕我跟你去。〔做行科〕〔盧醫雲〕來到此處,東也無人,西也無人,這裡不下手,等什麼?我隨身帶的有繩子。兀那婆婆,誰喚你哩?〔卜兒雲〕在那裡?〔做勒卜兒科。孛老同副凈張驢兒衝上,賽盧醫慌走下。孛老救卜兒科。南戲《白兔記》中:叫老郎軍士,這裡是那裡所在?(凈眾應介)這裡是沙陀村。(小生)怎麼來得這等快?(左右應介)就如騰雲駕霧來了。(小生)一個白兔兒,在前面井邊婦人身邊去了(眾介。小生)那婦人可見白兔兒么?

戲曲術語


戲曲表演術語。宋雜劇、金院本稱“科泛(泛)”,原指表演動作,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宋雜劇著名演員魏、武、劉三人中,“劉長於科泛”;後用作劇本中對動作、表情和效果等的舞台提示。北雜劇多用“科”,即“科泛”、“科泛”或“科範”之簡稱,如笑科、打科、見科、廟倒科等。南戲、傳奇多用“介”,如坐介,笑介、見介、雞鳴介、犬吠介等。“科”、“介”義同,《南詞敘錄》謂:“今戲文於‘科’處皆作‘介’,……非科、介有異也。”也有科、介疊用的,如《小孫屠》中有“作聽科介”、“扣門科介”等。近代戲曲有時仍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