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壯

張漢壯

張漢壯,男,1962年出生,中共黨員,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吉林大學特聘教授。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負責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獲得者,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教學名師,吉林省教書育人楷模,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吉林大學(力旺)傑出教學貢獻獎,吉林大學師德標兵。

“物理學導論”、“力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物理與人類生活”(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三門課程負責人,編著配套教材三部,其中的“力學”為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構建了與課程和教材配套的161個AR演示、147個實物演示、108位物理學家傳記配音解釋等信息化資源庫。全國特邀教學報告163場。

從事材料超快動力學、量子點發光器件方向的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及其他省部級項目多項。發表SCI學術論文百餘篇,累計指導碩士、博士、博士后117人次。

任教育部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東北地區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普通高校力學課程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大學先修課程(CAP)試點項目物理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人物經歷


1981級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生。分別於1985年、1988年、1998年在吉林大學獲得本科、碩士、博士學歷和文憑。1992年評為副教授,1998年評為教授(博導)。2000年-2003年,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三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17年,吉林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先後負責本科生、研究生、學科建設、師資等管理工作。

主講課程


《力學》、《物理與人類生活》。

研究方向


從事物理學科光學領域內量子光學理論計算,有機發光材料的光譜調控,及無機量子點材料的製備、物理機理及器件應用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主要貢獻


張漢壯授課
張漢壯授課
教授學生5000餘人。所負責的力學課程於2009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2013年首批入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014年中國大學MOOC。本人主講的《物理與人類生活》2015年入選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和中國大學MOOC。所編著的《力學》入選“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所編著的《力學》第三版新形態教材被全國340餘所高校、560餘名同行教師所評價,在國內具有廣泛的影響。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及教育部普通高校博士點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基金、歸國留學人員基金、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等多項項目的資助。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累計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80餘人。
建設項目
(1)“物理與人類生活”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主講人,2015年。
(2)《力學》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2014年。
(3)“力學”中國大學MOOC建設負責人,2014年。
(4)“物理與人類生活”中國大學MOOC建設負責人,2014年。
(5)“力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負責人,2013年。
(6)“力學”國家精品課主持人,2009年。
教學成果
(1)“以物理學教育促進多學科學生科學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4年。
(2)“物理學基礎課教學內容、方法及教育技術的整合與深化”,吉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四完成人),2005年。

獲獎記錄


張漢壯教授在2017年度寶鋼教育獎頒獎儀式(左三)
張漢壯教授在2017年度寶鋼教育獎頒獎儀式(左三)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016年。
吉林省第四批高級專家,2015年。
長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2年。
吉林省力學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2011年。
吉林省教書育人楷模,2010年。
寶鋼優秀教師獎,2007年。
吉林省教學名師獎,2007年。
吉林省第一批第三層次拔尖創新人才,2005年。
吉林省第七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002年。
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第三完成人),1997年。
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獎(第一完成人) ,2002年。
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2002年。
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