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岩

北京門頭溝區的景點

滴水岩景區為明清時期著名的旅遊景點,康熙年間的《宛平縣誌》將其列為宛平八景,名“靈、岩探勝”。滴水岩周圍花木繁茂,山勢峭拔,壁立千仞,岩下凹5米,高30餘米,如“巨靈覆掌,橫掩天空”岩頂水滴飄落如萬點梅花,清脆悅耳,冬季滴水結成丈余高的冰柱,晶瑩剔透,形態各異。

發展歷史


滴水岩有“天泉寺”創建於明代,清代多次重修,初稱“大悲庵”,清乾隆時稱“天泉寺”。現寺廟已遭嚴重毀壞,目前只有門檻和部分殘垣斷壁,廟內佛像只有佛身沒有佛頭,有兩塊高約1米左右的石碑保存較好。
南庄村已開始滴水岩景區修復工作。目前,已先後完成一期工程,包括:千手千眼佛殿、大日如來殿、鍾古洞、步道和部分景區路建設,後續工程主要包括剩餘景區道路建設、停車場建設、景區門樓及相關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主要景點


滴水岩岩下有大小岩洞5、6個,最大的一個岩洞可容納千人,岩壁為靈幻奇巧的鐘乳石,洞內有一“龍床”,長2.6米,寬1.5米,上有魚鱗狀花紋,傳為有龍蟄居其中。冰掛滴水岩近觀,整個滴水岩位於絕壁之上、眾峰環繞之中,只在溝谷方向留有進出的孔道。這裡不僅山險、水清,就連林木也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到處生長的是一種北方罕見的青檀,形成了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青檀林。高聳的崖壁把塵世的喧囂與紛爭隔絕於外,造就了一片無比幽靜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