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陽樓
中陽樓
中陽樓位於孝義市中陽樓街道辦事處古城(當地人稱舊城)大街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之遺存。
中陽樓
一說起孝義的古城建築,中陽樓當然是首選。而一提起中陽樓呢,一首民謠就蕩漾在耳邊:汾陽的塔,離天還有二尺八,孝義的中陽樓,半個還在天上頭。巍峨聳立的中陽樓作為孝義的標誌性建築,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歷史變遷,也承載了中和位育、行孝仗義的孝義地標文化。
中陽樓
中陽樓
樓內存碑六通,其中一通為中華民國五年所立建築中陽樓並永安市場記,碑載:“自漢唐西河設郡,孝義為一方重鎮,車騎繽紛,商賈麋至,往來郡城者,多道出期間,然孝義雖郡城之保障,而平霍襟前雲朔控后久以為南北孔道此中陽樓之命名所由起也。”反映了中陽樓所處環境是歷來文墨、商人往來必榻之地,折射出昔日之繁華。其餘五碑皆民國所立功德碑
中陽樓
樓內存碑六通,其中一通為中華民國五年所立《建築中陽樓並永安市場記》,碑載:“自漢唐西河設郡,孝義為一方重鎮,車騎繽紛,商賈麋至,往來郡城者,多道出期間,然孝義雖郡城之保障,而平霍襟前雲朔控后久以為南北孔道此中陽樓之命名所由起也。”反映了中陽樓所處環境是歷來文墨、商人往來必榻之地,折射出昔日之繁華。其餘五碑皆民國所立功德碑。
中陽樓是晉中和呂梁地區保存至今結構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樓式古建築,是孝義市歷史街區及重大繁華貿易區的標誌性建築,不僅再現了這一地區市樓的建築風格,而且反映了這一區域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商業盛衰信息,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樓內藻井富麗華美,結構合理,建築彩畫色彩艷麗,繪有《封神榜》、《水滸傳》、《岳飛傳》等有關人物故事,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該樓集建築書法、雕塑、石刻、繪畫等藝術形式於一體,為我省少見的文化內涵豐富的古建築之一。
樓施以永定柱造,一至三層設迴廊,二檐為平座檐,二、三層廊柱立於下層抱頭梁之上,由下往上各層內收,造型美觀,比例協調。各抱頭梁與內柱相錯,設於內柱平身斗拱之上,保證了金柱的完整性和堅固性,結構特殊,是樓閣建築中少見之結構。各層內設蘭、普均與金柱交插,形成圈樑,各層角廊柱腳設有腳梁,結構穩固。樓各檐均設斗拱,由於抱頭梁未插交與金柱,故一至三層斗拱均不座於平柱頭之上。一層內頂部設藻井,由七踩三翹斗拱層層疊起,中繪八卦圖案。一層斗拱內外三踩單昂造,材寬70毫米,高155毫米,各面平身科五攢;二層斗拱內外三踩出單翹,材寬70 毫米,高155 毫米,各面平身科四攢;三層斗拱內外五踩重翹,材寬70毫米,高155毫米,各面平身科三攢;頂層斗拱七踩三昂,里轉七踩三翹,材寬80毫米,高180毫米,各面平身科兩攢。頂層屋架十字歇山,於各角至脊檁中部設角戧支撐,檁中設垂蓮柱。屋頂設黃、綠色琉璃脊吻,造型美觀,製作精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