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

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Luoyang Bridge),曾用名“萬安橋”,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境內連接台商投資區和洛江區的一座橋樑,位於洛陽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宋慶曆年間(1041年至1048年),在洛陽江修建浮橋,常被風浪衝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陽橋建橋工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陽橋前後歷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民國21年(1932年),洛陽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面;民國27年(1938年),洛陽橋被日本飛機炸毀;1962年,洛陽橋進行維修;1963年4月,洛陽橋維修完成通車;1993年,洛陽橋進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陽橋恢復古橋舊貌,開放通行。

洛陽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資區和洛江區交界,該橋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陽江水道,西至橋南路,橋樑全長834米,寬7米。

開放時間為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建設歷程


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年至1048年),泉州人李寵在洛陽江中建造幾個石墩,架上木板,作為浮橋,常被風浪衝垮。
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陽橋建橋工程。
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陽橋前後歷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
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受颱風影響,洛陽橋垮塌,泉州群守趙思誠組織修復洛陽橋。
明宣德間(公元1426年至1435年),洛陽橋橋址下沉,大潮來后,被沖走,泉州知府馮楨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洛陽橋增高三尺。
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福建發生大地震,洛陽橋橋樑倒塌,基址低陷,泉州知府姜志禮組織修復洛陽橋。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洛陽橋橋體崩塌,知縣工之琦組織修復洛陽橋。
民國20年(公元1931年),蔡廷鍇軍長將洛陽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橋面增高2米。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中國國民黨十九路軍入閩,軍路工程處在泉州設立分處,對洛陽橋進行改建,橋墩以混凝土增高2米,鋪鋼筋混凝土橋面,寬6米,共47孔,長640.8延米(包括北段40孔,464.45延米,南段7孔,76.35延米,中洲路堤100延米)。
民國27年(公元1938年)4月,洛陽橋被日本飛機炸毀2孔橋面;同年年底,駐軍奉命令破壞洛陽橋1孔。
民國37年(公元1948年)11月,,福廈復路工程處對洛陽橋損壞部分進行維修(架鋼樑鋪木橋面),洛陽橋恢復通車。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入閩南下,國民黨軍隊潰退時,洛陽橋被燒毀2段木橋面;9月,洛陽橋又被飛機炸毀2孔,通車功能作廢;直至新中國成立后,洛陽橋經整修才恢復通車。
1962年10月,洛陽橋第3孔大梁和橋面斷裂,下游墩傾斜;11月,洛陽橋進行維修,堵塞14孔(146.59延米),包括原填實的引道共259.9米,改橋為路。
1963年4月,洛陽橋完成維修工作,重新通車運營。
1965年10月至12月,洛陽橋再更換第16至18孔與第31至33孔的大梁。
1971年,洛陽橋於橋的上游建一座閘橋(洛陽閘橋),供機動車通行,保護古橋。
1993年春,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勘察古橋后,對洛陽橋全面修建,使其恢復古橋舊貌。
1996年10月,洛陽橋恢復開放。
1998年,洛陽鎮政府為紀念造橋創始者和豐富古橋景觀,往橋北江濱蜂立一尊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
洛陽橋
洛陽橋

橋樑位置


洛陽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資區南側,洛江區北側,北起蔡襄路、昭陽路、江城路交匯口,上跨洛陽江出海口,南至橋南街、堤岸路交匯口,是中國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洛陽橋墩端部呈船又形,兩側有扶欄,均有石雕,用於保護行人;橋的兩側建置石塔,用以鎮風,橋旁扶欄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圖案;橋上築石亭,供率騎休息,橋身及其附屬建築物,有許多藝術石碉,造型美觀,-有昂首挺拔的石獅,有口含石球的球獅子;橋中央碑亭刻有明萬曆年間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間石刻“天下第一橋”橫額,“中亭”周邊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萬安橋”、“萬古安瀾”和12方碑刻;亭東側有“萬安橋”及“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一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側為古時祈雨所在。
洛陽橋
洛陽橋

設計參數

洛陽橋橋長834米、寬7米·,橋墩46座,墩孔凈跨8米;橋面石板長11米,寬1米、厚0 8米,上置6或7條石板,橋的南北兩端各正2尊圓雕將軍石像;橋旁有石塔5座,橋中央兩側有亭子2座,橋的兩側有500根欄柱,橋的兩測建置石塔9座,橋上築石亭7座。

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洛陽橋址位於福建省江海匯合處,江潮洶湧,浪濤搏擊,近千年前的中國橋樑工程師們,就是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首創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所謂“筏形基礎”,就是用船載石沿著橋樑中線拋下大量石塊,使江底形成一條矮石堤,然後在堤上建橋墩;洛陽橋橋墩全中用長條石交錯壘砌,兩頭尖,以分水勢,減輕浪濤對橋墩的衝擊;為了鞏固基石,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還首創了“種蠣固基法”,即在基石上養殖牡蠣,使之膠結成牢固的中流砥柱,這是世界上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中的先例,仍可以從那些綴滿白色蠣房痕迹的橋墩石,洛陽橋的建造,使洛陽江天塹變通途。它為南宋時期泉州漳州出現的大規模造橋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文化特色


● 文物保護
1988年1月13日,洛陽橋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中國“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名字由來
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蕩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 周邊特色
洛陽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岩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即立於祠內,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
洛陽橋附屬文物很多,現存的有2座塔、2座亭子、3個祠廟、4 尊武士石像、 20方歷代碑刻,橋南接尾的“蔡忠惠公祠”,這是北宋時為紀念蔡襄的功勞而建造的,祠中有兩塊大石碑,刻著大書法家蔡襄所撰的《萬安橋記 》,記述建橋過程。此碑文章精鍊,書法之遒麗,刻功之生動,世稱“三絕”。

價值意義


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福建自洛陽橋興建成功,泉漳兩地相繼修成“十大名橋”,為橋樑技術開闢了新紀元,致有‘閩中橋樑甲天下’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