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食用菌
無公害食用菌
可將發生蟲害的菌袋放在陽光下曝晒1~2小時,或撒石灰,則蟲多乾燥而死,可降低蟲口密度。 3.喜水性:跳蟲有喜水的習性,對於發生跳蟲的菇塊可以用水誘集后消滅。 3.用0.1%魚藤精或1∶150~200的除蟲菊噴灑,可殺死蘑菇跳蟲。
無公害食用菌,指的是無污染、無毒害、安全優質的食用菌,其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農藥、化肥和合成激素。
防止無公害食用菌退化技術
防止無公害食用菌菌種退化,可以提高產量,減輕病蟲害的發生髮展,減少農藥施用量,是生產無公害食用菌的基礎。
1、培養菌種的環境溫度不能超過28℃。另外,培養好的菌種在常溫下存放時間不宜超過半個月。
2、切實掌握好培養基出菌時間和溫度,防止破壞營養成分,酸鹼度要適宜。
4、原種不要一次用完,應分次取用,餘下的低溫保存,防止傳代過多。
5、每年應選擇個體大、生長正常、健壯無病蟲的子實體進行一次組織分離,從中選優去劣,擴大接種生長。
無公害食用菌促控結合技術
催芽成功后,每平方米擺30-35個,擺出的袋不澆水,讓日光充分照射,紫外線滅菌要達到25小時以上,同時把木耳曬乾,使菌絲很好的恢復。曬完兩天後,開始澆水。要做到“三澆三不澆”,“三澆”是指陰天可全天澆水、晴天可早晚澆水、夜間要間斷澆水。“三不澆”是指天太熱不澆、雨天不澆、該停水時不澆。經過三次澆水、三次停水,木耳就可以採收。
種植無公害食用菌應選擇大氣、土壤、水源等環境中所含有毒物質都不超標準的地塊作為生產基地。要求周圍300米無工業三廢和禽畜舍、垃圾(糞便)場,各種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水泥廠、石灰廠等)。同時遠離醫院、學校、居民住宅區和其他公共場所。防止菇場培養料堆制發酵及廢棄物處理對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基地的生產水源、大氣、土壤要符合DB31/T252-2000中規定的要求。場地採取翻土、曬白、灌水等措施取代農藥進行消毒。
利用害蟲的習性進行防治
1.噴絲性:菌蚊的幼蟲有吐絲的習性,又群居拉網,一般用絲將菇蕾罩住,很容易發現;另外其蛹有白繭,也容易被看到,對這些害蟲可進行人工捕捉銷毀。
2.怕燥性:癭蚊有幼體繁殖的習性(即一頭幼蟲可從體內繁殖20多頭小幼蟲),但癭蚊蟲體小、怕乾燥。
3.變色性:有些鱗翅目(如谷蛾和夜蛾類)的幼蟲老熟後身體很大,顏色也較艷麗,在采菇和管理中很容易被發現,可隨時捕捉消滅。
4.趨化性:一些害蟲(如蠅科和蟎科)對糖醋液有強烈的趨性,可在菇房中設誘殺盆,用白酒0.5份、水2份、紅糖3份、醋3.5份,再加入少量敵百蟲或敵敵畏誘殺;蟎對炒熟的種子香味也有強烈趨性,可用炒香的茶籽餅或棉籽餅撤在紗布上,當蟎聚集於紗布上后,把紗布在濃石灰水裡浸沾,蟎便被殺死,連續幾次,殺蟎效果可達90%以上。另外,用57辛硫磷0.25千克,麥麩1.5~2.5千克,加適量水,傍晚撒於菇房周圍,可誘殺蟋蟀、螻蛄等。
利用物理方法殺滅害蟲
1.黑光燈或粘蟲板誘殺。利用蚊蛾的趨光性可以用黑光燈或節能燈誘殺,方法是在菇房燈光下放誘盆,內加0.1%的敵敵畏,害蟲落人盆中即被殺死。也可以在強光處掛粘蟲板,粘蟲板上塗40%聚丙烯粘膠,有效期可達2個月。
2.水浸法防治害蟲。即使蟲體浸於水中造成缺氧和促使原生質與細胞膜分離致死。但必須注意栽培塊(袋)無污染、無雜菌,菌塊經2~3小時浸泡不會散,否則水浸后菌塊就會散掉,雖然滅了蟲,但生產效益也會受到損失。方法是:瓶或袋栽培的可將水注入瓶或袋內,塊栽的可將栽培塊浸入水中壓以重物,避免浮起,浸泡2~3小時,幼蟲便會死亡漂浮,浸泡后的瓶、袋瀝干水即放回原處。
3.其它方法。在菇房門口,窗和通氣口要安裝60目紗網,阻止成蟲入內,在地道菇房進出口保持幾十米黑暗,注意隨時關燈,防止成蟲趨光而入。
土農藥防治害蟲
3.用0.1%魚藤精或1∶150~200的除蟲菊噴灑,可殺死蘑菇跳蟲。另外,在菇房上撒一層除蟲菊或煙草粉末,也能防治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