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爾·弗朗索瓦·卡米爾·茹費理
朱爾·弗朗索瓦·卡米爾·茹費理
朱爾·弗朗索瓦·卡米爾·茹費理(法語:Jules François Camille Ferry;1832年4月5日-1893年3月17日),法國共和派政治家,1879年2月4日,共和派上台執政,茹費理加入內閣,先後擔任過教育部長和外交部長。後來兩任總理,任內以推行政教分離、殖民擴張、免費世俗義務教育而聞名。
在教育方面,他首先消除了神職人員在大學的影響力,然後,他又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茹費理還重整了公共教育委員會,提出改變大學管理章程的法案。但是,議會否決了這個法案,因為法案的第七條,取消了未獲政府認可的教派的辦學權利,遭到了不少議會代表的反對。不過,他後來提出的費里法,則獲得了議會支持,順利通過,建立了免費、世俗的強迫性小學教育。他定法語為教學語言,使得一些方言瀕近滅絕,遭到後人批評。不過,茹費理的決定,也團結了法國各地人民,穩固了法國民族國家的地位。在第三共和國歷任總理中,茹費理的任期第二長的,僅次於他的政敵克里孟梭,可見他的地位之高。
1885年,由於中法戰爭的失敗辭職,但他在辭職之後,仍然是一位有影響力的溫和共和派,1887年12月10日,一個名為奧貝坦的男子行刺茹費理,茹費理雖然沒有當場死亡,不過最終還是在1893年3月17日,因為傷口引起的併發症病死。眾議院在他死後通過了法案,為他舉行了國葬。
茹費里
他兩次擔任法國總理(1880~1881、1883~1885),任內大力削弱教會對第三共和政府的影響力,解散耶穌會,推行教育改革,禁止教會人士在任何學校任教(費里法)。費里亦在任內打擊依舊強大的君主派勢力(如支持波旁王室復辟的正統派、支持七月王朝的奧爾良派),將很多在司法、軍隊、外交、行政體系頂端位置的君主派人士撤換。
茹費理對於德國的問題的看法和後來的總理約瑟夫·卡約一樣,他並不主張和德國正面對抗。當時,大部分中、右翼政治家都認為,自己有一個神聖責任,亦即領導法國擊敗德國,收復阿爾薩斯-洛林,一雪前恥。和他們不同的是,茹費理認為德國力量太大,單憑法國難以擊敗德國,和德國合作,避免挑起事端才是更加明智的選擇。不過,這個政策並不受人歡迎。
俾斯麥擔心法國會發動復仇戰爭。他認為,法國雖然脆弱,但是德國也不應該在戰勝法國后索要太多利益。俾斯麥只想逼迫法國賠款十億法郎,暫時性削弱法國。不過,阿爾布雷希特·馮·魯恩(Albrecht von Roon)和毛奇(在背後支持他們的是威廉一世)並不同意他的想法,主張逼迫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兩省。俾斯麥使出渾身解數,也阻止不了兩人。他在戰後感到,取得兩省會帶來負面影響。
俾斯麥在19世紀70年代、80年代還能通過各種手段,緩住法國人,但是,隨著德國的同盟國(奧地利、俄羅斯、義大利)之間的問題逐漸浮現,他感到法國終有一日會利用這一問題,反對德國。茹費理上台後,不但沒有鼓吹收復失地,反而把橄欖枝遞向俾斯麥,令德國暫時走出困局,不再需要在奧地利或俄羅斯、奧地利或義大利之間作出選擇。俾斯麥因此贊成茹費理進行殖民擴張,更沒有和法國進行擴張海外領土的競賽,只建立了幾個小型殖民地,以滿足國內帝國主義者的要求。他認為德國和法國都有一個對手,那就是英國,他希望兩國以此為契機,聯手對抗英國,建立兩大西歐國家的聯盟。法國後來的確和英國發生了衝突(法紹達事件),不過那時俾斯麥和茹費理已經逝世了,兩國的友誼也早已結束了。法紹達事件結束后,英國和法國消除了對對方的敵意,劃定各自範圍,為建立英法同盟立下了基石。
他也是一個帝國主義者。為擺脫政治上的混亂局面,企圖通過殖民為戰敗找到新的補償,他在議會中發言“不許共和國制訂殖民政策,那將是可憎的,反法蘭西的。”“當我們在我們自己規定的明智和審慎的範圍內做這件大事時,我們是在為後代造福”。費里任內期間,法國不斷進行殖民擴張,1881年法國成功勝過義大利而吞併突尼西亞、進行剛果河、尼日河流域的探索、發動中法戰爭等。因殖民所需花費太大和中法戰爭鎮南關戰役失敗而激起公憤,1885年3月被迫下台。被中國人打敗后,這位“第二帝國的民主鬥士”再沒能爬起來,他成了巴黎人的笑柄。他死前曾說:“是那些中國人毀了我的一生。”
茹費里紀念碑
1891年他被選入參議院,1893年成為參議院院長,這時掀起了一場反對他的激烈論戰,以致被一個瘋子行刺成重傷,1893年3月17日,61歲的茹費里因傷口併發症而在鄉間悄然去世。2012年,法國當選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為表示自己對教育的重視,在就職儀式上特地到他的墓前獻花,以表示對他樹立法國義務教育和世俗教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