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浚

朝鮮醫學家

許浚(1546年-1615年),字清源,號龜岩,1546年生於朝鮮京畿道陽川,終於1615年8月,享年70歲。

朝鮮王朝宣宗(後來改稱宣祖)及光海君時的名醫,亦是海東的著名醫書《東醫寶鑒》的作者,成書期比中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略晚,但份量足以比擬。

人物生平


齊名時珍

許浚,是朝鮮宣祖及光海君時期的名醫,著有著名醫書《東醫寶鑒》,在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足以和中國李時珍《本草綱目》齊名。許浚出身平民家庭,自幼對醫術感興趣,經常自學並鑽研相關醫書和藥材,朝鮮宣祖時期,他報考朝鮮科舉雜科中的醫科,憑藉紮實的學識考入內醫院,后成為御醫。
公元1592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發生萬曆朝鮮戰爭(朝鮮稱壬辰倭亂),他以御醫身份始終跟隨朝鮮王室,直至戰爭結束,朝鮮王朝復國。
公元1596年(朝鮮宣祖二十九年),許浚向朝鮮宣祖提出編纂醫書,將醫術普及化,使平民百姓受益,朝鮮宣祖同意,立即命他連同御醫楊禮壽、金應鐸、李命源等著手編纂醫書,但期間日本二次入侵朝鮮王朝,編書工作一度停頓,后戰爭結束,編纂工作繼續。
公元1604年(朝鮮宣祖三十七年),受賜扈聖功臣。
公元1606年(朝鮮宣祖三十九年)加封陽平君,后遭彈劾被撤消該封號。
1608年(朝鮮宣祖四十一年),朝鮮宣祖病逝,定醫療疏忽之罪,被罷職。

生榮死哀

許浚於宣祖時考入內醫院,並依靠內科醫術在王室診療上立有功勞。
1592年(宣祖25年)壬辰倭亂時以御醫身份始終扈從王側直至復國。
1604年受賜扈聖功臣3位,1606年加封陽平君。后因為台諫的反對被撤消職位。
1608年宣祖逝世,又以增以醫療疏忽之罪,予以罷職聽勘。曾任醫官39年,死後被追封輔國崇祿大夫。

主要成就


醫學

許浚的《東醫寶鑒》以朝鮮出產的藥材為主,所以其內容比明國的《本草綱目》更為適合朝鮮。《東醫寶鑒》於光海君二年(1610年)著成,這本書補足了明朝在醫學不斷衰落的情況下不少新觀點。不僅極大影響了朝鮮韓方醫學的發展,而18世紀在日本和清國著述刊行后也獲得很高的評價,現在其書已翻譯為多國文字出版。
東醫寶鑒刻本
東醫寶鑒刻本

個人作品


醫書

著書另有《疫神方》《新纂瘟方》《諺解救急方》《諺解痘瘡集要》《諺解胎產集要》《脈訣集成》《纂圖方論脈訣集成》等等。所謂“諺解”,就是用朝鮮語(而非漢語的文言文)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