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工業

計算機工業

中國計算機工業從引進前蘇聯計算機技術開始,從單機起步到系列機,形成批量生產,逐步發展成為包括整機、外部設備、零部件等硬體製造業、軟體業和信息服務業的完整工業。

簡介


計算機工業是研究、開發、製造計算機及計算機軟體的工業。計算機工業是電子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1953年1月3日中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科研小組正式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建立。1956年,在由500多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參加制訂的《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簡稱《12年科學規劃》)中,“計算機技術的建立”作為與半導體、自動化、電子學並列的四大緊急措施之一,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從此開創了中國的計算機事業。以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首的計算機規劃組,為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創提出了“先集中、後分散”的方針原則。

發展的幾個階段


萌芽階段
(1956~1973年)。1955年,周恩來總理主持制定《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電子計算機被列為六大重點項目之一。此後,中國第一個計算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建立,並在原一機部十局北京有線電廠(738廠)建立中國最早的計算機加工車間。為了獲得較高起點,從前蘇聯引進М-3小型機與БЭСМ-11大型機技術資料。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開展了“103”機和“104”機的試製工作。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完成了中國第一台小型電子管數字計算機“103機”、中國第一台大型電子管數字計算機“104”機的試製任務,並交付使用。此後,陸續成立了中國最早的一批計算機研究所,如56所、15所、706所等及早期的計算機生產製造廠——北京有線電廠,即738廠(后又建立了北京無線電三廠)和上海有線電廠,即736廠(后又建立了上海計算機廠,上無十三廠)。
50年代末期,一些重要部門開始了在氣象預報、水利工程、大地測量、石油勘探、核物理等領域應用計算機。同時在計算方法、程序設計和程序語言與編譯等方面開展了早期的研究探索。
形成階段
(1973~1983年)。1973年1月,第四機械工業部在北京召開了“電子計算機首次專業會議”,會議決定放棄單純追求提高運算速度的技術政策,面向用戶、面向生產、科研與生產結合;確立了發展系列機的方針。1973年5月,四機部召開了100系列機方案論證會,並決定走與國際小型系列機兼容的道路,進行自主設計。1974年8月DSJ130機通過鑒定,宣告系列化計算機產品研製取得成功,該產品生產近千台,標誌中國計算機工業走上系列化批量生產的道路。
1974年8月四機部召開計算機工作會議(簡稱“748會議”),“748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是,提出了“關於研製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的建議,並和機械部、中國科學院新華社和新聞出版署聯合向國家提出關於“748工程”的報告,經國家計委批准,列入1975年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並成立了“748工程”領導小組。
1979年3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這是中國計算機工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標誌。從而也明確了計算機工業的發展方針,即計算機要發展系列產品;採取與國際優選系列兼容的政策;不斷完善和改造系列機;繼續貫徹以中小為主,普及應用的方針;加強系統配套、硬軟體並重;開展服務拓寬應用領域;認真抓好配套的集成電路和其他基礎元器件的生產;集中力量抓好骨幹廠所的建設。
1979年9月,電子部計算機工業管理局召開了第一次微型計算機專業會議,確立了根據中國國情、充分利用有利時機和一切可能條件、直接採用適合中國需要的國際先進技術,加強中國微機工業發展的思路,這就是當時選擇的“創新戰略”。並提出計算機工業以微小為主的方針。
在中國計算機工業的形成階段,由於確立了發展計算機的一系列方針,計算機工業也相應開始調整產業結構,組建了計算機軟體公司、計算機服務公司、計算機機房設備公司、計算機展覽公司等等,使產業結構趨於合理。
發展階段
(1984~1998年)。1986年9月,電子工業部在山東石島召開了計算機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上提出建立以第四代機為基礎的計算機產業,提出MSMP(微型機、軟體、小型及外部設備)為重點,會上明確以兩微一小建立核心產業,同時發展軟體和外部設備,重點搞好微小型機產業。
1988年,以長城0520為主的微機年產量超過萬台。以後,浪潮、聯想微機生產也超過萬台。1995年,中國微機市場銷量首次突破百萬台。計算機工業產值達到615億元。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1)抓應用促發展的方針得到體現,為大型應用系統工程配套,實現了產用結合;(2)推動了PC機的國產化。
到1997年,中國計算機市場的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台,PC機的銷售量也由1992年的25台上升到1997年的303萬台,位居世界第6名。
1997年,計算機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31.7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實現銷售收入352.3億元,增長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