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結果 展開
  •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 第三版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是2003年8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社政司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依據新的教學基本要求,組織有關高校的專家學者編寫的“兩課”示範教材。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廣大教師對教材使用的意見和建議,借鑒和吸收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理論體系和內容框架作了較大調整和改革。本書主要特色是:(1)構建了教學新框架。縮減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部分的內容,充實了當代資本主義的內容。(2)建立了教學新體系。以科學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為線索,構建資本主義部分的教學體系;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線索,構建社會主義部分的教學體系;以經濟全球化發展為線索,形成國際經濟關係的教學內容。(3)確立了教學新重點。不僅突出了關於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和社會主義經濟關係實質的理論,而且還強化對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原理和經濟運行一般規律的闡述。(4)增加了教學新內容。以對資本主義部分內容做較大刪減和調整為基礎,增強了社會主義部分的內容,充實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的新內容。

作品目錄


導論第一章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第二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第三章 資本的運行第四章 社會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和經濟制度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第一節 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與經濟體制的關係第一節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第一節 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一、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一、剩餘價值生產的前提一、產業資本的循環第六章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係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二、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二、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二、產業資本的周轉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第二節 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三、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和資本積累三、社會資本的再生產
一、物質資料生產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一、自然經濟四、剩餘價值的分配形式四、資本王義經濟危機
二、生產關係及其系統二、商品經濟第二節 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特徵第二節 壟斷階段的資本運行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第三節 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一、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特徵一、壟斷資本條件下市新經濟的新變化
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是揭示客觀經濟規律一、商品與價值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二、貨幣第三節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第三節 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範圍的擴展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三、價值規律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調整與變化一、壟斷資本王義經濟擴展的基礎
一、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根本方法四、勞動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石二、資本主義的歷史走向二、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擴展的形式
二、科學抽象法以及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
三、分析和綜合、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作品鑒賞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我們從理論高度認識和研究資本主義的經濟科學,也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理論指導。
這裡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首先包括馬克思創建的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包括後來由列寧、毛澤東、鄧小平和黨中央發展了的經濟思想與理論,還包括經濟學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所取得的有關成果。

主要問題


物質資料生產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發展規律,而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發展規律,是在人類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和存在的。
離開了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也就不存在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係,更不會產生反映生產關係發展變化的客觀經濟規律,因此物質資料生產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
人們要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維持自己的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質生活資料,這些只有通過物質資料的生產才能獲得。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從事其他各種社會活動的先決條件。因此物質資料生產又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是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和因素,人們為了實現物質資料的生產而進行的勞動過程,必須具備三個簡單的生產要素:勞動者的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就是生產資料,它是任何社會中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必備的物質條件。生產要素的內容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
生產力
生產力的構成,概括地說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科學知識,並實現著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力的主體,在生產力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社會生產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物的因素是生產資料,即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在生產過程中,作為勞動資料重要構成部分的生產工具對於生產力的發展有著特殊的作用。勞動對象作為生產力中勞動加工的對象,它的數量和質量是決定生產力的重要因素。人們常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歷史進程,而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是科學技術的應用。科學技術越是廣泛的應用於生產,就越能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科學技術推動著生產力的發展變化。
生產關係
在社會生產中,人們結合起來進行生產,就形成了社會生產關係。社會生產關係就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也叫經濟關係。生產關係的內容,包括人們在一定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所形成的,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係。
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的辨證關係。在這個辨證關係中,生產居於首要地位,起著主導的決定的作用,一定的生產決定著一定的分配、交換和消費;而分配交換和消費並不是單純消極地由生產所決定,它們又積極影響和反作用於生產,促進或制約著生產的發展。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
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而生產關係則是生產的社會形式。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決定著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它決定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的發展,一種舊的生產關係向另一種新的生產關係的過渡。關於這點分工和協作便是一種有形體現。一般來說,分工和協作是勞動過程的兩個側面,有分工就有協作,分工越是發展,生產專業化程度越高,協作也就越加發展和密切。分工協作的產生和發展,可以使生產資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節約,促進生產力諸因素得到更有效的結合;意味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強,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從而是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
經濟規律的特點和類型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經濟制度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逐漸發展演變。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五種基本社會經濟制度,即五種社會生產關係,包括原始社會經濟制度、奴隸制經濟制度、封建主義經濟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在五種經濟制度的更迭中,人們總結出一些特點及規律。
經濟規律的特點:(1)經濟規律是人們的生產關係運動的規律,和人們的經濟活動相聯繫。(2)經濟規律是在一定的經濟條件的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的,當這種經濟條件消失時,這些經濟規律也就隨之消失。(3)經濟規律作為生產關係運動的規律,在階級社會里。不同階級對發現和利用經濟規律的程度和態度是不相同的。
經濟規律的類型:(1)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所共有的規律。(2)幾個社會形態共有的經濟規律。(3)某個社會形態所特有的經濟規律。
在一定社會形態中存在和發生作用的各種經濟規律,組成該社會的經濟規律體系。基本經濟規律在一個社會形態的經濟規律體系中,是起主導作用的經濟規律,它對該社會生產總過程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都起著決定的作用。
經濟學各流派淵源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各流派淵源一覽表

內容介紹


本書在內容上的特色是更加註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係的內容。本書的審稿專家、教育部普通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顧鈺民教授對本書的評價是:“本書是一本高質量的教材。全書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同時又反映了在實踐中對理論的新發展,較好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具有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教材的基本理論觀點正確,對問題的論述有深度,許多地方的分析有新意。”
產生及發展
19世紀中葉,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它產生的歷史背景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已經成熟,無產階級作為新生產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並展開了強大的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實踐的推進,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經濟學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獲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發展,而且還在繼續發展之中,經濟學的理論發展與創新是無止境的。
研究對象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總體上說是研究特定社會制度中的社會生產關係,即經濟利益關係,揭示社會歷史發展中的經濟規律。生產關係是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關係,它屬於經濟利益關係。即包括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關係,也包括分配關係、交換關係、消費關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生產關係,就是人們在盛會再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諸方面的經濟關係的總和。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同社會主義部分的研究對象有什麼異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與資本主義部分的研究對象,即相統一,又有差異。其統一面在於,二者都是研究社會生產關係,即經濟利益關係,揭示經濟利益關係。其差異面在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重在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研究,揭示其內在矛盾、階級對抗性和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發展與滅亡的客觀規律,揭示資本主義終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則重在研究怎樣鞏固、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經濟利益。在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上,同時研究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將資源配置方式、經濟增長與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也納入研究的範圍。
階級性與科學性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涉及人們的經濟利益關係,而經濟利益關係在存在階級關係的社會中,會表現為階級利益關係。由於人們所處的階級地位或所持階級立場不同,對經濟生活和經濟現象的看法和分析也不同。不同的階級會從本階級的利益出發,採取擁護或反對的不同態度。因此,政治經濟學必然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然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是一門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又是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經濟學說。工人階級和馬克思主義政黨,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其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同社會歷史發展的方向相一致,它能夠認識和把握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高度科學性和真理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正確地揭示了經濟規律,符合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意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社會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武器;是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的科學依據;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是提高馬克思主義自覺性和改造世界觀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