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克羅尼西亞人

密克羅尼西亞人

密克羅尼西亞人(Micronesians),包括查莫羅人、加羅林人、馬紹爾人、諾魯人和吉爾伯特人等支系,約20多萬人(1978)。

在體質特徵上為一混合人種:西部與馬來人相近;愈往東愈接近波利尼西亞類型,直發或波狀發,高身材,淺褐色皮膚;愈往南愈接近美拉尼西亞類型,捲髮,矮個子,暗褐色皮膚;中部則為三者的混合,以加羅林人最為典型。

簡介


使用數種語言,多屬南島語系密克羅尼西亞語族,僅查莫羅語和帛琉語屬印度尼西亞語族。
密克羅尼西亞人
密克羅尼西亞人

歷史


密克羅尼西亞人
密克羅尼西亞人
據考證,密克羅尼西亞人的祖先於4000年前從東南亞陸續遷來,隨後有部分美拉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遷入。在歐洲殖民者侵入前,社會處在原始公社制解體階段,普遍出現階級分化,乃至出現早期奴隸制。但仍保持母系氏族制的濃厚殘餘,盛行女性祖先崇拜,氏族首領多為婦女。除男子同盟外,還有女子同盟。16世紀以來,先後遭受西班牙、德國、英國、日本和美國的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興起,諾魯人和吉爾伯特人分別於1968年和1979年獲得民族獨立。原在美國“託管”之下的地區,現已形成4個政治實體:北馬里亞納聯合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和貝勞共和國,分別於1979年和1980年建立各自的政府;但在安全和防務方面,仍受美國控制。密克羅尼西亞人以熱帶農業和漁業為主,西部大島居民有梯田和人工灌溉,種植水稻。過去西部多用石器,東部多用貝制工具,有貝鋤、貝刀、貝斧等,製作精細,頗富特色。各島之間常有貿易往來,通用各種原始貨幣,如石盤、貝殼、龜甲、草席、羽毛等。貴族住房一般建造在石砌台柱上,比較講究;平民住房則是用樹枝樹葉搭蓋的茅屋。衣著簡單,男子限於圍腰,女子只穿短裙。愛裝飾,常在耳垂和鼻中隔上穿孔,插戴鮮花或貝飾;有染齒和嚼檳榔的習俗。擅長造船和航海,會用樹枝和貝殼編製海圖。個別地方已有圖畫文字,以帛琉群島男子會所山牆上的圖畫最為典型。古代曾有過巨石文化,現仍留有眾多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