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洞

著名自然景觀

牛郎織女千古流傳的中國民間愛情傳說故事。織女洞位於沂源縣燕崖鄉牛郎-織女旅遊區。大賢山海拔532m,面積約4.5km2。這裡山上重巒疊嶂,懸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百鳥翔集,風光旖旎。山下沂河如帶,勢若游龍。織女洞位於大賢山東北麓。

建設背景


沂源織女洞景區圖片
沂源織女洞景區圖片
《沂水縣誌》云:“縣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經其東北崖畔,有織女洞,臨沂水,高峻險絕,莫敢俯瞰,轉眺西北一瀑飛來,勢若游龍”。織女洞就建於這一40多米處懸崖絕壁上,洞口是二層樓閣式古建築,青磚灰瓦,朱門綠窗,構思維妙,精巧玲瓏,門楣上鐫有“織女仙洞”四字,遠遠望去,若空中樓閣,縹緲在雲霧之中,透出古色古香的風韻。織女洞的圍岩為寒武紀砂質灰岩,下有古老片麻岩呈整合形式接觸。洞因溶蝕作用形成,高約8m,寬7m,深10m許。洞中有洞,左右相連,西北有一小洞,內有一石鼓,敲之有聲,音韻深沉。左側有石磚砌成的織女梳妝台和寢室,並塑有王母、織女彩色塑像各一尊。洞壁前置有一圓窗,織女憑窗而坐,含情脈脈,與牛郎廟隔河相望。洞內還保存宋、清石碑數塊,碑面返潮,可準確預見三日必雨。

詳細介紹

織女洞
織女洞
沂水縣誌》云:“縣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經其東北崖畔,有織女洞,臨沂水,高峻險絕,莫敢俯瞰,轉眺西北一瀑飛來,勢若游龍”。織女洞就建於這一40多米處懸崖絕壁上,洞口是二層樓閣式古建築,青磚灰瓦,朱門綠窗,構思維妙,精巧玲瓏,門楣上鐫有“織女仙洞”四字,遠遠望去,若空中樓閣,縹緲在雲霧之中,透出古色古香的風韻。織女洞的圍岩為寒武紀砂質灰岩,下有古老片麻岩呈整合形式接觸。洞因溶蝕作用形成,高約8m,寬7m,深10m許。洞中有洞,左右相連,西北有一小洞,內有一石鼓,敲之有聲,音韻深沉。左側有石磚砌成的織女梳妝台和寢室,並塑有王母、織女彩色塑像各一尊。洞壁前置有一圓窗,織女憑窗而坐,含情脈脈,與牛郎廟隔河相望。洞內還保存宋、清石碑數塊,碑面返潮,可準確預見三日必雨。
織女洞
織女洞
一是以織女洞牛郎廟為代表的愛情文化人文資源,是國內唯一一處以牛郎織女的中國民間愛情傳說為主題的古建築遺址。二是以神清宮為代表的道教宮觀古建築資源,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神清宮建於宋代,佔地4200m2。院內有千年赤松,碑碣林立,清古幽雅。三是以大賢山、青牛山、白馬河為代表的自然生態資源。大賢山海拔252米,面積約4.5平方公里,建有唐代迎仙觀、老子廟堂,院內有中國唯一一棵“葉籽銀杏”。10餘公里白馬河將神清宮、黑虎泉、織女洞等景點連在一起。青牛山海拔695米,面積2平方公里,建有奶奶廟、三官廟、南天門等古建築。
織女洞
織女洞
洞外右側有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邑人王松亭題、雲溪居士書《登織女台》詩碑,字體俊秀流暢,其詩云:“高盤石磴赴仙關,洞口如逢列宿還。彷彿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間。縱知機杼此中有,那信鵲橋渡后閑。我欲乘槎誰接引,客星高聽水潺潺。天孫台上望仙樓,危檻平臨景物幽。山徑南隨林麓轉,沂河東折古今流。泉溪聲急晴疑雨,松柏風寒夏亦秋。但於此間得少趣,尋源何事問牽牛”。織女洞口南側天然峭壁上,還刻有光緒二十一年、長白錫元手書“鍾靈毓秀”四個大字,高約4m,寬約1m,字體蒼勁有力,古樸大方。利用“織女圓窗”和“織女鏡”看日出,並通過反射原理,將東升的陽光引入洞穴,堪稱一絕。
織女洞是全國唯一一處以牛郎—織女傳說為題材的古建築遺址,在國內同類資源中具有壟斷性。山下沂河猶如天河,位於沂河東岸的牛郎廟與織女洞隔河相望。此廟始建成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系二層樓閣式建築,青磚碧瓦,彩繪斗拱,清幽別緻。廟內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卧金牛塑像一尊。現已圯毀為廢墟,只有10餘塊碑碣尚存。織女洞和牛郎廟是我國影響最大的民間傳說型古建築遺址,因此被專家稱為“中國愛情文化源地”。它選擇西高東低,沂河縱穿並把二者分開的自然山水環境,以建廟為形式,形成兩對景,以附會牛郎、織女傳說文化內涵,之奇、之絕、之妙,堪稱世界奇觀。織女洞南有古銀杏樹兩棵,高大挺拔,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其中一棵樹桿高16m,胸圍3.35m,樹冠覆蔭196m2,尤其稱奇的是有20%的果實結在葉片上,極為罕見,被人們稱為“葉籽銀杏”,在全國只有這一株,有專家研究認為它是一種植物返祖現象。
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上,有一處始建於宋代的關於牛郎織女的實物遺存——織女洞。相傳當時有人路經此地,聽到洞中隱隱傳出喳喳機杼聲,感到十分神奇,隨後祀織女塑像於洞中;與織女洞一河之隔的對面村子里,自明代就有一座牛郎廟,與懸崖峭壁上的織女洞相得益彰,遙相呼應。據說這一類景觀在國內只此一處,因而被新聞媒介稱做“中國旅遊資源中的絕景”。1997年公布為淄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沂源縣人民政府立石質標記。
燕崖一帶在1944年沂源設縣之前,隸屬沂水縣。舊《沂水縣誌》記載:“縣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經其東北崖畔,有織女洞,自頂至麓古柏森列,逶迤三四里,舊志名鳳凰山。山有織女洞,臨沂水,高峻險絕,莫敢俯瞰。轉眺而北一瀑飛來,勢若游龍”,織女洞的佳麗風光躍然紙上。
自沂源縣城南行10餘公里,便到了綠色植被覆蓋下的大賢山東北麓,但見巨石嵯峨,懸崖如削,松柏倒掛,一派旖旎風光。沿山路上行片刻,右側山崖邊有一處小巧的的山門,便是織女洞的院門。門樓內石灰牆壁上,書有唐代詩人杜牧的七言絕句《秋夕》,導引遊人步入歷史與神話交織而成的時空隧道: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走進織女洞院門,抬眼望去,左側懸崖峭壁缺口處,有一處凌空的高閣前臉鑲嵌其上,下方便是織女洞口。織女洞內部是一座朱門綠窗、青磚灰瓦的二層樓閣,洞高8米,寬7米,長約10米。洞中存有古碑數塊,年代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宋代。織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端坐在第二層上,左側設有織女梳妝台與寢室;樓閣第二層的前臉上,有一個上圓下方的窗戶,正可讓脈脈含情的織女臨窗端坐,與河對岸的牛郎隔河相望。
織女洞
織女洞
據文史資料記載,牛郎廟建於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后始具規模。牛郎廟也是一幢二層閣樓式建築,青磚碧瓦,彩繪斗拱。殿內為牛郎和子女的塑像,旁邊是一尊卧著的金牛。院內古柏參天,清幽別緻。如今牛郎廟早已坍塌,僅存遺跡。而牛郎廟所在地一個五六百人口的小村莊,就叫做“牛郎官莊”。崖上與山下,盈盈一水間的兩處建築,演繹了遙遠星空中銀河岸邊的動人故事,顯示了先人們獨有的匠心。“天空有銀河,地上有沂河”,這一天作地造之巧合,為牛郎織女的傳說增添了更加神奇的色彩。
大賢山一帶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早已聞名遐邇。歷代文人墨客多有登臨遊覽者,留下許多詩文摹刻。在織女洞南面的天然峭壁上,鐫刻著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沂水知縣白錫元手書“鍾靈毓秀”四個古樸大方、遒勁有力、蓄意深邃的大字,高4米寬1米;洞口一側立有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沂水人王松亭所題《登織女台》詩碑。其詩曰:
高攀石凳赴仙關,洞口如逢列宿還。
彷彿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間。
縱知機杼此中有,哪信鵲橋渡后閑。
我欲乘槎誰接引,客星高聽水潺潺。
天孫台上望仙樓,危檻平臨景物幽。
山徑南隨林麓轉,沂河東折古今流。
泉溪聲急晴疑雨,松柏風寒夏亦秋。
但於此間得少趣,尋源何事問牽牛。
詩碑為雲溪處士孟天榮書丹,一手行草字體流暢飄逸,為意境雅麗清新的詩作增色不少。
從現存遺跡看,大賢山曾是古代中國道教的一處勝地。遊人自織女洞處沿山路上行約200米,就到了始建於唐代的迎仙觀遺址,原先這裡曾經建有老子廟堂,正殿為老君閣、三清殿,東西配有廂房。東廂房為沂藍書院,西廂房為廚社。迎仙觀近處有送子觀音堂、天孫泉、藥王廟、僧王廟、關王廟,其中的天孫殿應是織女的又一處道場。南側山坡上有一清冽甘泉,久旱不枯、久雨不溢、嚴寒不凍,名曰天孫泉,也因織女而名。而僧王廟,則是清統治者為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后被義軍殺死的僧格林沁而建。天孫泉旁迎仙觀遺址上,有一株高大挺拔的古銀杏樹,據說樹齡已經上千年,至今枝繁葉茂,每年都結出累累碩果。尤其令人稱奇的是,這株銀杏大約有20%的果實從扇形葉頂部邊沿上結出,舉世無雙,被稱為“葉籽銀杏”。
始建於宋代的織女洞、迎仙觀,經明、清歷代重修,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最後一次整修后,始成規模。從眼下密集的道教建築群遺址,可以想見當年香火繚繞的盛況。
抗日戰爭時期,迎仙觀一帶設有八路軍山東縱隊兵工一廠,其中在王靈觀中有木工車間,專門生產槍托、手榴彈柄、彈藥箱等。世紀之交,在這裡發現了當年遺留的手榴彈和迫擊炮彈零件,已被精心封存。1939年6月,兵工廠被日寇發現,遂遭受滅頂之災,迎仙觀的所有建築被夷為廢墟,迎仙觀道士王元修、劉明仁為保護兵工廠掩埋的器械寧死不屈,慘死在日軍的刺刀下,被譽為“愛國道人”。據今大賢山道士明斗介紹,織女洞中一塊鑲嵌在石壁上的水晶石碑也在那次劫難中丟失,相傳被日軍摳走,如今藏於日本某博物館。
“文化大革命”中,大賢山文物遭受了又一次浩劫,著名的《登織女台》詩碑斷為三截,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得到修復。山上的古建築多數僅存遺址,惟有山光瑞氣不減當年。近年來,重建或整修了織女洞閣樓、玉皇廟、藥王廟等建築。世外桃源一般幽靜的大賢山織女洞風景區,正在悄悄地向世界亮開一扇了解沂源、開發建設沂源的窗口。

主要景觀


織女洞
織女洞
織女洞風景區,位於沂源縣城東南約10公里的燕崖鄉牛郎官莊大賢山.蜿蜒的沂河從大賢山腳下靜靜地流過,河對面就是牛郎廟,旁邊的村莊因此得名.
從沂源縣城南麻出發,一路青山綠水,20分鐘左右就到了.下了車,在鬱鬱蔥蔥的沂河岸邊稍棲,沿東麓開始上山(可開車),或穿山澗,或走大路.隨著位置的變化,身體在升高,心情也在高漲.摹然一堵懸崖出現在前方,崖下是一處院落,崖上半空閣樓就是織女洞了.從院子側面向前,再折返回來,來到院子大門.院子里樹了幾塊題跋志銘,文革時曾經被砸爛過,用鐵箍重新箍起來的.拾級而上,進入洞中,裡面空空的,有一間大會廳大小,四周岩石嶙次櫛比.右手邊洞壁上有一眼小小的洞口,容得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入內,據說與五公里以外的神清宮相通.傳說有個老道帶了一筐蠟燭入內,蠟燭點完了還沒穿過去,最後只好拿自己的手指頭做蠟燭方出來.這裡是道家的場子,關於老道傳說很多,還有一件更神的.老道活了五百年,就要死去,囑託小童說,等他死後,舌頭會慢慢長長,不要把他埋掉,等到舌頭長到下巴頦時就會重新活過來,繼續帶他們修行.哪知老道死後,小童看見師傅漸長的舌頭時,非常害怕,趕緊把老道埋到了後山,從此老道真的死去了.
這裡是織女的家,自然有織女的位置.轉身過來,就是開始看到的閣樓了.織女端坐在裡面,兩眼直望著崖下沂河對面的牛郎廟,期盼著她那一雙兒女和牛郎哥哥,期盼著七月七相會的日子.沂河就是當時王母娘娘手一揮劃下銀河,無法逾越的銀河.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就凝固在這裡,伴隨著沂河一直流淌到現在,到永遠......

文化活動


傳說

張道通與師兄王道一、王道清共同修鍊一年。一日,道通跪倒師兄面前說:“謝謝二位師兄與師弟共同修築織女洞道觀!但這裡不是你們的立業之處,請你們走吧!”經師弟提醒,二人想起師囑,恍然大悟,便告別師弟,離開織女洞,去尋找他們的修身之處。
道通繼續四處化緣,足跡踏遍了整個沂州。眾善人紛紛慷慨解囊,即使普通農家也儘力相助。沒用多久,便籌到大批錢款。
道通從各地請來能工巧匠,先修織女洞。先把原洞擴大,又依山建為重樓,內塑王母娘娘等神像。重樓向東開有兩個天窗,北面的窗下辟一小間做織女的居室,為織女塑金身,石炕、梳妝台等。織女含情默默,隔窗東望。洞口外門楣處石壁上刻有“織女仙洞”四字。
與織女洞隔河相望,在沂河東岸修建牛郎廟。廟內牛郎塑像居中,兒女分列兩旁,還有青牛一尊;牆壁上繪著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廟周圍築起高高院牆,廟後有一排房,道人膳宿其中。
織女洞
織女洞
在織女洞南面的平坦之處,修建“迎仙觀”(后曾改為“三清樓”、“三清閣”),殿內塑諸多神像,皆栩栩如生。大殿的西、北、東面各建一排房,是道通和弟子的膳宿之處。大殿大門氣勢雄偉,金碧輝煌。門外修一水池,山泉汩汩,從未乾涸。道通親率弟子在池邊栽上銀杏樹兩棵。
出大殿往西北是小花園,園內建有石塔數座。從小花園拾級而上,路旁小矮房便是畜禽之舍。弟子們用騾、馬、驢趕集上店,買糧米、蔬菜。雞放滿山,小道童挎著筐子滿山拾雞蛋,吃不了的趕集賣。又在織女洞頂修建宏偉的玉皇廟,內塑玉皇大帝等諸位天神。
道通首批弟子五十餘人,儘是貧窮人家子弟。有些是父母雙亡,生活無著的少年,從幾百裡外投奔而來。道通在牛郎官莊庄后買地二十畝,其中五畝為道士林,十五畝種糧自食。道通對道士管教極嚴,每天均吟誦道家經典,宣講法事,研習道場。他天不明即起,夜深就寢,把整個道觀管理得井井有條。
每天去織女洞、牛郎廟供奉香火,請道士做道場的人絡繹不絕。文人墨客至此詩興大發,揮毫題字;官吏們來樹碑立傳,讚嘆不已。道通師父德高望重,聞名四方。每年清明前後,踏青的人更多。“七月七”是廟會日,喜鵲和百鳥一群群飛來,在沂河上空搭起鵲橋。織女洞下、牛郎廟前、沂河岸邊的平坦之處,擠滿了擺攤的商販和遊人。江南賣茶葉和賣綢緞的商販,把攤子擺了五六里路長。牛郎廟前是道士們講經論道的道場,聽眾雲集。
廟會的規模年年擴大,人們對張道通師父越來越敬仰。織女洞逐漸名揚天下。
織女洞
織女洞
彈指一揮間,八十年過去了。這期間,道通又對牛郎廟、織女洞、織女台、大殿、玉皇廟等進行了大修、擴建,建築愈發金碧輝煌。當初道通收的第一批弟子有的已去世,有的已老態龍鍾。道通又收了三批弟子。弟子們見師父雖年過百歲,但依舊是耳不聾,眼不花,鶴髮童顏,身手矯健,行走如風。他率弟子出行,弟子們小跑在後面追趕。更使眾弟子驚訝的是天剛亮時,便看到師父打坐,頭上有七彩光環,祥雲籠罩。打坐完畢,他又同弟子巡視,天天如此。師父身體力行,弟子個個勤奮,冬天大雪后的早晨,師父總是早起清掃積雪。弟子們奪他的掃帚,他執意不肯……
冬去春來,又是二百年過去了,弟子們已記不清師父的歲數了。一天,師父巡視完牛郎廟,徑直去了道士林,望著林中一年比一年多的墳冢,眼含淚花嘆息良久,傷感不已!眾弟子怕師父有傷身體,忙催他上山。路上,有個小道童問:“師父,您今年多大年紀了?”師父說:“三百一十八歲了!”眾弟子驚嘆不已。師父將弟子們集合到大殿前說:“今後,牛郎廟和東林(指道士林)我去得就少了。希望大家弘揚我道家恩德,嚴守我道家規矩,同心同德,管好道觀。如若不然,天理難容,自有報應!”弟子們異口同聲應道:“師父教誨永記心頭!”
第二天天還不亮,大弟子想起師父昨天早晨忽生傷感,甚是不安,便早起去問安。見師父早已在銀杏樹下打坐,身體周圍一片紅光閃爍,滿院生輝,大弟子感到異常,急忙去叫醒眾人。眾弟子剛剛跑出屋門,便見師父如平時閉目養神之態,面容和藹慈祥,披一身紅光,從銀杏樹下徐徐升起,直升到大賢山頂,繼而升上天空,漸漸逝去……

牛郎織女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后,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