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國故城遺址
邾國故城遺址
邾國故城遺址位於鄒城市南部嶧山之陽,當地群眾稱為“紀王城”,為春秋時期邾國國都,建於魯文公十三年(前615年),共延續1100餘年。
故城總體近似長方形,故城遺址周長約9200米,東西橫寬2530米,南北縱長2500米,現殘存古城牆約7200米,有土築、石砌,夯層堅硬,層次分明,一般高2—3米,最高處達7米,殘垣斷壁,時斷時續。故城內大致可分為三個區域:北牆以北至嶧山之間的東北角地帶,地形較高,土冢遍布,發現大小墓葬數10座,並在孫家堌堆等地出土大量戰國時期青銅器和陶器等隨葬物品,為當時邾國貴族墓地;北城牆中部以南約 200 米處,有一高亢平坦地段,俗稱“皇台”,在此發現花紋磚、雲紋瓦當等建築構件,在斷崖處多次暴露建築石礎、夯土層以及排水陶管等,為城內建築所在;故城東南方向今金張庄附近,地表陶片密集,多次發現陶窯、陶井和制陶工具,並出土秦詔文陶量、戰國陶量及大量陶器,為當時制陶手工業作坊區。
邾國故城內地勢起伏不平,溝渠縱橫,城內窯址、房基、土冢隨處可見,灰坑、瓦礫、陶片遍地皆是。故城內出土各類文物400餘件,東周至秦漢時期的陶文3000餘件。
遺址內台墓、土冢、陶片、灰燼到處可見。故城內中部偏北有一高地,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40米,俗稱“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築瓦片、花紋磚、雲紋瓦當等,斷崖上發現夯土層,間有少量礎石及陶排水管道等,考為宮殿區所在。故城內東北角,地形高低懸殊,多為黃土斷崖,且多土冢。建國前後曾在此發現古墓,並有周代帶銘銅器多件出土,考為邾國貴族的墓葬區。故城內西南角金張庄村附近的金水河兩岸,曾發現多處古陶窯遺跡及制陶工具、大量陶片等,考為邾國制陶作坊區。故城東北城牆處,有兩個周長10多米的土台,俗稱“炮台”,台上發現東周陶片,據考當為邾國防禦設施。
該遺址尚未經全面勘探發掘。196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和鄒縣文物保管所聯合對故地進行詳細調查,測繪平面圖。建國后,在故城內外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重要的有秦詔文陶量、春秋“弗敏父”銅鼎及各類銅兵器、禮器、印璽等,尤其東周陶文出土數量達3000餘件。對研究我國古文字的起源及字體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1977年12月,邾國故城遺址被山東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