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塞爾維亞語:Нови Сад,克羅埃西亞語:Novi Sad,拉丁語:Neoplanta,匈牙利語:Újvidék város,德語:Neusatz,斯洛伐克語:Mesto Nový Sad),塞爾維亞北部城市,同時也是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僅次於貝爾格萊德。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與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南巴奇卡地區的行政中心。諾維薩德是一個水陸交通樞紐。地處黑土平原農業區中心,農產品集散地,南面有弗魯什卡山脈橫亘。工業有農業機械、內河船舶、機床、化學、紡織、石油提煉、電器和工藝陶瓷等。

簡介


諾維薩德市徽
諾維薩德市徽
諾維薩德市旗
諾維薩德市旗
塞爾維亞北部城市,同時也是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僅次于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所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與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南巴奇卡地區的行政中心。城市位於潘諾尼亞平原的南部,巴奇卡運河和多瑙河交匯處,巴奇卡地區與斯雷姆地區的交界處,東南距貝爾格萊德約70公里。根據2010年8月的數據,諾維薩德人口286,157人,連郊區 372,999人。1694年,諾維薩德建城,當時城市居民主要是由從哈布斯堡王朝的軍事戰略要地彼得羅瓦拉丁要塞穿越多瑙河的塞爾維亞商人組成。18-19世紀,諾維薩德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經歷了1848年歐洲大革命的動蕩之後,城市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並在那個時代成為了塞爾維亞文化的中心,並獲得“塞爾維亞的雅典”的美稱。歷史上諾維薩德一直保持著多民族混居和多種文化並存的特性,塞爾維亞人、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是城市的主要族群。今天的諾維薩德依然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城市,並在扮演塞爾維亞的文化中心的同時為塞爾維亞的經濟提供強大的工業與金融支持。諾維薩德是一個水 陸交通樞紐。設有農業研究所、大學、博物館等。每年五月至此舉行國際農業博覽會。

名稱由來


諾維薩德中心城區
諾維薩德中心城區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在塞爾維亞語中的意思是新農場,城市的拉丁語名字來源於城市的建立者。當地的行政機構所使用的正式的城市名稱是:塞爾維亞語: Град Нови Сад,Grad Novi Sad(諾維薩德市),匈牙利語:Újvidék város,斯洛伐克語:Mesto Nový Sad,盧森尼亞語:Город Нови Сад、Gorod Novi Sad。而作為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行政中心,在克羅埃西亞語和羅馬尼亞語里城市都直接被稱作:Novi Sad,而在德語里,該城被稱為Neusatz。而城市名從廣義來說,Grad Novi Sad意指諾維薩德城,是指塞爾維亞的一個城市級行政單位,而Novi Sad則嚴格的描述為諾維薩德城的市區部分和斯雷姆的卡梅尼察以及彼得羅瓦拉丁,和屬於歷史核心區的多瑙河左岸一樣的含義。

歷史沿革


彼得羅瓦拉丁要塞
彼得羅瓦拉丁要塞
在前4500年的石器石代,諾維薩德地區就有人類居住,最早定居點是在多瑙河右岸,位於今天彼得羅瓦拉丁一帶。前4世紀,該地區被凱爾特人佔領,而羅馬人於前1世紀又佔領了這裡。凱爾特人在多瑙河右岸建立起了諾維薩德地區第一個要塞,1世紀,諾維薩德地區屬於羅馬潘諾尼亞行省管轄,羅馬人建立了庫蘇姆要塞,隨著5世紀匈奴人入侵,要塞也被徹底毀滅。5世紀末期,東羅馬帝國重建了這座城市並稱其為庫蘇姆與佩特里康。在動蕩的年代里,城市先後被東哥特人、格皮德人、阿瓦爾人法蘭克人和保加爾人征服。最終,東羅馬帝國獲得了城市的控制權。 10-12世紀之間,城市被匈牙利王國佔領,一份1237年的文獻顯示城市被命名為Bélakút,或者稱為Peturwarad、Pétervárad,今天的塞爾維亞語稱為彼得羅瓦拉丁。同樣在1237年,多瑙河左岸今天諾維薩德市區所在地出現了定居者。定居者名字的詞源來源於匈牙利語,證實了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之前,匈牙利人是最早居住在今天諾維薩德的居民。另有一些定居者的名字有斯拉夫特徵,還有一些無法確定族屬,而一份1522年的稅收單上,則顯示當地居民是典型的斯拉夫人與匈牙利人混居。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16-17世紀的入侵,部分定居點被毀,絕大多數匈牙利族居民離開了這裡,而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居民主要為塞爾維亞人,這一點從土耳其人的稅單上可以看到,交稅的全是塞爾維亞人。這個時期,當地的塞爾維亞人也有不少加入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中。
諾維薩德的教堂
諾維薩德的教堂
哈布斯堡王朝對諾維薩德地區的統治始於17世紀末,當時東正教徒被禁止居住在彼得羅瓦拉丁,結果是塞爾維亞人無法在那裡修建房屋居住,於是在1694年,多瑙河左岸的新定居點建立了起來,最開始城市名字被稱作塞爾維亞城(德語: RatzenStadt),也有稱其為 Petrovaradinski Šanac,1718年,阿爾馬什村的塞爾維亞居民建立了阿爾馬什基克拉伊,如今這裡是諾維薩德的一個區。根據1720年的文獻記載,當時城市裡有112戶塞爾維亞人,14戶德意志人和5戶匈牙利人。1748年,當城市獲得哈布斯堡皇室授予的皇家自由城的地位時,城市被命名為今天的名稱——諾維薩德。而1748年2月1日的宣告書宣讀如下:“我,神聖羅馬帝國的特蕾莎女皇稟呈上帝的旨意.....授予你們從屬於匈牙利王國和我國其他領土同樣的皇家自由城的地位......並取消之前的稱謂,而改稱諾維薩德”。 18世紀到19世紀的絕大多數時間,諾維薩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塞爾維亞城市,塞爾維亞語的改革者武克·斯特凡諾維奇·卡拉季奇在1817年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塞爾維亞城市。在塞爾維亞人沒有形成自己的自主國家的情況下,諾維薩德充當了塞爾維亞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並獲得“塞爾維亞的雅典”的美稱,根據1843年的數據,諾維薩德擁有17,332 名居民,其中9,675 人信奉東正教,5,724 人信奉天主教,1,032 人信奉新教,727名猶太人,還有30名信奉基督教亞美尼亞教派的居民。城市人數最多的族群是塞爾維亞人,其次是德意志人。在1848歐洲大革命期間,諾維薩德成為伏伊伏丁那自治區的一部分,匈牙利軍隊炮轟了彼得羅瓦拉丁要塞並破壞了要塞的防禦,城市人口也損失大半,1850年,城市僅有7,182 名居民。1849到1860年期間,諾維薩德成為奧地利皇室領地塞爾維亞伏伊伏丁那與巴納特的一部分,此後在領地被取消后又從屬於巴奇卡-博德羅格省管轄,1867年,諾維薩德作為匈牙利的一部分合併進了奧匈帝國版圖,此後,由於奧匈帝國推行匈牙利化的政策,城市人口構成發生了巨大變化,塞爾維亞人不再佔主體地位,城市成為了多民族混居的城市。
1920年的諾維薩德
1920年的諾維薩德
1918年11月25日,伏伊伏丁那省的塞爾維亞人和布涅夫奇人及其他民族在諾維薩德宣布伏伊伏丁那併入塞爾維亞王國,從1918年12月1日起,諾維薩德正式併入南斯拉夫王國,1929年,諾維薩德又成為多瑙河-巴諾維納省的首府。
1941年,隨著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北部的諾維薩德被匈牙利吞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超過5000名諾維薩德市民被殺,僅1942年1月21日-23日之間,匈牙利警察就槍殺了1,246 名諾維薩德市民,其中800人是猶太人,市民的屍體被拋入冰冷的多瑙河中,據估算,那次慘案造成超過2500人遇難。在軸心國佔領的日子裡,諾維薩德市各族居民聯合起來反抗法西斯,塞爾維亞人、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人及其他民族一起同法西斯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75年,為了紀念這座英雄的城市,諾維薩德被南斯拉夫人民政府授予南斯拉夫人民英雄的稱號。
1944年10月23日,南斯拉夫游擊隊解放了諾維薩德,在諾維薩德經歷巴奇卡、巴納特和巴拉尼亞軍事管制時期,南斯拉夫游擊隊堅決清除了納粹合作者和異已分子,維護了城市的穩定。但據2009年6月9日塞爾維亞《黃昏新聞》報道:當年被清除的絕大多數是塞爾維亞人,也包括一些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1945年後,諾維薩德成為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首府,此後,城市的工業產值與人口都出現了較快的增長。南斯拉夫解體后,諾維薩德成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諾維薩德遭到北約部隊轟炸,煉油廠被炸造成一定的生態污染。

地理概況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位於塞爾維亞北部省份伏伊伏丁那,面積為699平方公里,市區面積為129.7 平方公里,城市位於多瑙河與巴奇卡運河交匯處,諾維薩德市被巴奇卡和斯雷卡兩個地區分開,多瑙河是這兩個地區的自然邊界,在彼得羅瓦拉丁山下350米。城市北部的多瑙河-蒂薩河-多瑙河運河(塞爾維亞語:Канал Дунав-Тиса-Дунав,克羅埃西亞語:Kanal Dunav-Tisa-Dunav)在將廣闊的城市中心的北部邊界劃定出來后匯入多瑙河。諾維薩德的風景被多瑙河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位於巴奇卡地區,另一部分則位於斯雷姆地區,城市在巴奇卡地區的部分處於南潘諾尼亞平原低地,而斯雷姆地區的弗魯什卡山一側則是丘陵山地,沿多瑙河左岸10公里是阿盧維亞爾平原則在多瑙河的沖刷下完好的形成。諾維薩德大部分城區的海拔在80-83米之間,弗魯什卡山的北部由許多滑坡地帶組成,但這些地帶除了在斯雷姆的卡梅尼察與彼得羅瓦拉丁要塞之間的裡布尼亞克地區(塞爾維亞語:Рибњак,克羅埃西亞語:Ribnjak)外並沒有活動。

氣候特點


諾維薩德是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秋季要長於春季,一年的時間中有很多溫暖晴朗的日子,冬季並不寒冷,平均只有22天的氣溫在零度以下。一月是諾維薩德最冷的月份,平均氣溫為−1.9 ℃。春季多雨並且短暫,夏季往往突然到來,諾維薩德最冷的溫度記載是1963年1月24日的−30.7 ℃,最熱的溫度記載是2007年7月24日的41.6℃,從喀爾巴阡山吹來的東南風帶來晴朗乾燥的氣候,這是當地最顯著的天氣特點。這種氣候通常出現在秋冬兩季,間隔兩三天,平均風速為25–43公里每小時,但有時也會出現時速130公里的大風,冬季的暴風雪通常會讓氣溫降到−30℃。從喀爾巴阡山吹來的東南季風“科沙瓦”帶來了晴朗、乾燥的天氣,這也是當地氣候的一個特有的現象。“科沙瓦”多在秋冬季出現,中間會間隔2-3天。“科沙瓦”的平均風速是25-43公里/小時,但某些時候風速可以達到130公里/小時。在冬季與暴風雪同時到來的“科沙瓦”會導致雪堆形成。

城市風光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城區有216,583 名居民,被分為三個部分:位於多瑙河左岸的諾維薩德主城區,人口191,405,右岸的彼得羅瓦拉丁區,人口 13,973,以及右岸的斯雷姆斯卡-卡梅尼察區,人口11,205。諾維薩德是典型的中歐城市,19世紀前城市建築很少,19世紀的建築主要集中在市中心,曾經遊客們喜歡在市中心的小樓房鳥瞰城市風光,但如今這些小樓房已經逐漸被高樓大廈替代。在南斯拉夫時代,許多居民社區在市中心 建立起來,城市主要以3到6層的小樓房為主,高樓大廈並不多見。城市的大街也避開了老城區,呈放射狀發展,由於良好的城市規劃,使得城市人口和車輛不斷增多,但交通依然暢通無阻。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城市的人口已經增加了三倍以上,儘管隨著汽車數量巨大的增長,但城市的交通擁擠情況仍然顯得不樂觀。在過去,多瑙河兩岸並沒有合併為一座城市,如今隨著城市的擴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面貌已經今非昔比,由於南斯拉夫內戰造成的塞爾維亞難民湧入城市,城市的布局也隨之發生了不大的變化。23.7%的居民住在城市郊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城市,郊區更顯得人煙稀少。
諾維薩德幾個最古老的地區組成了城市老城區。在過去多瑙河右岸的羅特克瓦里亞、波德巴拉、薩拉伊卡、斯雷姆的卡梅尼察和彼得羅瓦拉丁是單獨的城鎮,如今已經是諾維薩德市區的一部分。利曼區(塞爾維亞語:Лиман)和新納塞列(Novo Naselje,即城市的比斯特里察區,塞爾維亞語: Бистрица,克羅埃西亞語:Bistrica,匈牙利語:Újtelep)是20世紀60-80年代之間修建的擁有現代化大樓和寬敞大街的地區。像利曼區、德泰利納拉區(塞爾維亞語:Детелинара)和新納塞列區都有從城市周圍的森林和田野中冒出的高聳的居民樓,以滿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從鄉村湧入城市的大量人群的居住要求。城市的許多老建築都在市中心,羅特克瓦里亞區(塞爾維亞語:Роткварија)或者稱作日特尼特爾格區(塞爾維亞語:Житни Трг,克羅埃西亞語:Žitni Trg)和大道區(塞爾維亞語:Булевар,克羅埃西亞語:Bulevar,英語:Boulevard)都曾在20世紀50-60年代間考慮用多層建築取代老建築,當時在剛剛過去的10年中,城市正經歷了一個繁榮的建設時期,像格爾巴維察區(塞爾維亞語:Грбавица,克羅埃西亞語:Grbavica)就在這一時期的建設當中完全改變了面貌。而擁有更新的個人住宅的地區則遠離市中心,如西南部的泰萊普區(塞爾維亞語:Телеп,克羅埃西亞語:Telep,匈牙利語:Telep)是這些地區中最古老的一處。同時北部的克利薩區(塞爾維亞語:Клиса,克羅埃西亞語:Klisa)以及西部的阿迪採區(塞爾維亞語:Адице,克羅埃西亞語:Adice)、維特爾奇尼卡拉姆帕區(塞爾維亞語:Ветерничка Рампа,克羅埃西亞語:Veternička Rampa)和維特爾尼克區(塞爾維亞語:Ветерник,克羅埃西亞語:Veternik)在過去的15年裡顯著的擴大,這也是由於南斯拉夫內戰中大量塞爾維亞難民的湧入所造成的。除了城市的市區部分(諾維薩德市區擁有255,339人,彼得羅瓦拉丁擁有16,817人,斯雷姆的卡梅尼察擁有12,660人),諾維薩德市還有多達12個居民點和1個城鎮。23.7%的居民住在城市郊區,其中最大的是富托格鎮(塞爾維亞語:Футог,克羅埃西亞語:Futog),擁有20,558名居民。其次是維特爾尼克的16,833人。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人口在逐漸增長並完全與城市中心區相連。諾維薩德最偏遠和人口最少的村莊是位於郊區的老萊丁奇(塞爾維亞語:Стари Лединци,克羅埃西亞語:Stari Ledinci),只有823人。新萊丁奇(塞爾維亞語:Нови Лединци,克羅埃西亞語:Novi Ledinci)、老萊丁奇和布科瓦茨(塞爾維亞語:Буковац,克羅埃西亞語:Bukovac)位於弗魯什卡山坡上,而老萊丁奇與布科瓦茨兩個村莊只有一個鋪了公路,這條公路將它們與城市的其他地區相連接。除了諾維薩德的市區,郊區的富托格也被正式認可為城鎮,而郊區的其它地區則只能稱為村莊。與諾維薩德相鄰的幾個單獨的行政區如斯雷姆的卡洛夫奇(塞爾維亞語: Сремски Карловци,克羅埃西亞語:Sremski Karlovci)、泰梅林(塞爾維亞語:Темерин,匈牙利語:Temerin)和貝奧琴(塞爾維亞語:Беочин,克羅埃西亞語:Beočin)與諾維薩德分享共同的公共交通資源,在經濟上也與諾維薩德緊密相連。

政治體制


諾維薩德市政廳
諾維薩德市政廳
諾維薩德是伏伊伏丁那的行政中心,是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政府和伏伊伏丁那議會的所在地,城市管理機構由城市選舉委員會,市議會,市長和市政府構成,市議會的議員和市長通過直選產生,市議會有78個席位,市政府有11名成員,市長和市議會的議員每四年選舉一次,得票多者獲勝,而市政府所選舉出來的市長候選人必須經過市議會絕大多數議員的投票通過才能當選。2008年的選舉是伊戈爾·帕夫利契奇獲勝併當選市長,同時,他所代表的塞爾維亞民主黨與“ G17+”、“為了我們的伏伊伏丁那黨和匈牙利人聯盟黨獲得了市議會的多數席位。
從2002年開始,當諾維薩德的新法規開始實施,諾維薩德市被分為46個當地社區,包括兩個市區:諾維薩德和彼得羅瓦拉丁,這兩個市區的地理邊界被多瑙河清楚的分隔開來。

姐妹城市


波黑巴尼亞盧卡
黑山布德瓦
德國多特蒙德
希臘赫利歐波利斯
義大利摩德納
俄羅斯伊爾庫茨克
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
英國諾維奇
中國長春
匈牙利佩奇
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

人口特徵


諾維薩德是伏伊伏丁那最大的城市,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自城市建立以來,人口不斷增長,根據1991年的統計,56.2% 的諾維薩德市民是1961-1991年從伏伊伏丁那其他地區遷入諾維薩德。15.3%的市民來自波黑,11.7%的人來自塞爾維亞中部。
根據最近的來自於2002年的官方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諾維薩德人口為 299,294 人,市區人口為216,583人,根據2004年底的估計城市人口達到了306,853 人(資料來源於2004年12月31日塞爾維亞統計局所公布的估計人數),而在2009年12月根據城市檔案局的估計則有 370,757人。城市市區的人口密度為1,673.7人/平方公里(數據來自於2002年的人口普查)。居住在市區的絕大多數市民都是塞爾維亞族,而基薩奇村(塞爾維亞語:Кисач,克羅埃西亞語:Kisač,斯洛伐克語:Kysáč,匈牙利語:Kiszács)則居住著斯洛伐克少數民族。

經濟發展


諾維薩德是伏伊伏丁那的經濟中心,也是塞爾維亞最富饒的農業區,南斯拉夫時代就是塞爾維亞最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諾維薩德的正式面積是3621012 平方米,諾維薩德在南斯拉夫時代就屬於發達地區,1981年諾維薩德的GDP產值是南斯拉夫平均值的 172%。在九十年代同塞爾維亞其他地區一樣,諾維薩德遭受了嚴厲的國際經濟制裁,導致貨幣第納爾極度通貨膨脹,禁運和經濟管理不善導致了經濟的衰退和許多著名的工業企業倒閉,如Novkabel電纜廠、Pobeda金屬廠、Jugoalat機械設備廠、Albus化工廠和HINS化工廠,實際上剩下來唯一能夠自行發展起來的企業就只有位於城市東北部桑加伊區(塞爾維亞語:Шангај,克羅埃西亞語:Šangaj)附近的煉油廠和熱電廠了。自2001年起,諾維薩德的經濟開始復甦,經濟結構也從純工業生產轉向第三產業,國有企業的私有化進程也促使個人投資在增加,這一地區95℅的企業是私營公司,中小型企業在城市經濟的發展中起主導地位。諾維薩德作為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從城市數量眾多的銀行就可以看出來,如伏伊伏丁那銀行、埃爾斯特銀行、庫爾斯卡銀行、子午線銀行、五金銀行、NLB大陸銀行、潘諾尼亞銀行和塞爾維亞第二大保險公司-諾維薩德DDOR公司,諾維薩德也是塞爾維亞國家石油工業公司(塞爾維亞語:Нафтна индустрија Србије ,克羅埃西亞語:Naftna Industrija Srbije)的總部所在地,諾維薩德也是小麥市場的中心。2005年末塞爾維亞統計局的一項統計公布了塞爾維亞最發達的一些地區,諾維薩德名列第七,位於首都貝爾格萊德的一些地區和貝采伊市之後,GDP產值是塞爾維亞平均值的201.1℅。

文化景點


諾維薩德圖書館
諾維薩德圖書館
19世紀的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文化的中心,獲得了塞爾維亞的雅典的稱號,那時,幾乎每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塞爾維亞詩人、小說家、法學家和政論家都在諾維薩德生活和工作過,如塞爾維亞語言學家武克·斯特丹諾維奇·卡拉季奇,詩人米卡·安蒂奇,小說家久拉·雅克西奇等都在諾維薩德生活過,塞爾維亞最古老的科學文化機構馬蒂察·斯爾普斯卡(塞爾維亞語:Матица српска,克羅埃西亞語:Matica srpska)也是在1864年從布達佩斯移往諾維薩德的,諾維薩德圖書館藏書超過八十萬本。1861年,塞爾維亞國家大劇院成立,這也是南部斯拉夫人歷史最悠久的劇院。
今天的諾維薩德是僅次于貝爾格萊德的文化中心,城市也在努力創造條件來通過舉辦更多的文化活動和音樂會來吸引世界的注意力。從2000年開始,每年夏季,塞爾維亞和伏伊伏丁那最大的“國家窗口”音樂節在諾維薩德舉辦,這個音樂節也是塞爾維亞在新劇院舉辦的唯一一場非傳統的節日盛會。茲馬伊兒童節(塞爾維亞語:Змајеве дечије игре,克羅埃西亞語:Zmajeve dečije igre)諾維薩德國際文學作品節(克羅埃西亞語:Međunarodni književni festival)、Sterijino pozorje表演藝術節、諾維薩德爵士樂節(塞爾維亞語:Новосадски Џез фестивал ,克羅埃西亞語:Novosadski jazz festival)和諾維薩德戲劇節也固定在這裡舉辦。除了塞爾維亞國家大劇院,城市最著名的劇院還有青年劇院(塞爾維亞語:Позориште младих,克羅埃西亞語:Pozorište mladih)和諾維薩德文化中心以及諾維薩德劇院(塞爾維亞語:Новосадско позориште,匈牙利語:Újvidéki Színház)。諾維薩德猶太教堂(塞爾維亞語:Новосадска синагога,克羅埃西亞語:Novosadska sinagoga)也是城市許多文化活動的舉辦地。其他城市的文化機構包括塞爾維亞科學藝術學會、馬蒂察·斯爾普斯卡圖書館、諾維薩德城市圖書館和阿茲布庫姆塞爾維亞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城市同樣也是伏伊伏丁那的文化機構的所在地,這些機構包括伏伊伏丁那科學藝術學會和從1565年就開始收藏伏伊伏丁那的文獻資料的伏伊伏丁那檔案館。

博物館


諾維薩德有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最著名的博物館是伏伊伏丁那博物館,1847年由馬蒂察·斯爾普斯卡建立,是塞爾維亞文化和伏伊伏丁那歷史記錄的活化石。位於彼得羅瓦拉丁要塞的諾維薩德博物館則固定收藏關於要塞的歷史文物。諾維薩德的馬蒂察·斯爾普斯卡美術館一度是南斯拉夫最大的美術館,也是城市最大最著名的美術館,在市中心有兩座分館。而從20世紀初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舉辦最大的塞爾維亞美術展之一的帕夫萊·貝連斯基紀念收藏館和拉伊科·馬穆季奇的優美藝術作品收藏美術館也非常有名。

旅遊業


諾維薩德多瑙河上的瓦拉丁橋
諾維薩德多瑙河上的瓦拉丁橋
自2000年起前來諾維薩德參觀遊玩的遊客數量一直在穩步增長,在每年七月初的“國家窗口”音樂節期間城市充滿了來自全歐洲的年輕人,在2005年超過150,000 人參觀了這個節日,這使得諾維薩德在歐洲夏季節日版圖中有了一席之地,除了“國家窗口”音樂節,諾維薩德集市(塞爾維亞語:Новосадски сајам,克羅埃西亞語:Novosadski sajam)也吸引了許多商人來到這座城市。每年五月城市舉辦伏伊伏丁那最大的農用品展示會,在2005年有 600,000 人參加了展示會。諾維薩德市中心著名的瓦拉丁橋(塞爾維亞語:Варадински мост,克羅埃西亞語:Varadinski most)附近有一個旅遊港口,歡迎不同的來自歐洲各地巡遊多瑙河的遊船。在諾維薩德公認的地標性建築是彼得羅瓦拉丁要塞(塞爾維亞語:Петроварадинска тврђава ,克羅埃西亞語:Petrovaradinska tvrđava,匈牙利語:Péterváradi vár,德語:Peterwardein)
,它聳立在城市裡並從這裡俯瞰城市風光。除了要塞,擁有許多紀念碑、博物館、咖啡館、餐廳和商店的老城歷史中心也是一個好去處。而鄰近的弗魯什卡山國家公園(塞爾維亞語:Фрушка гора,匈牙利語:Tarcal,拉丁語:Alma Mons)距離市中心只有20公里,也是遊客們樂於遊玩的地區。

教育設施


諾維薩德最古老的學校
諾維薩德最古老的學校
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中心,有四所大學和大量專業技術學院、私立大學和研究機構,包括一所擁有自己的出版物的法學院。諾維薩德是兩所大學和七所私立大學的總部所在地,城市最大的教育機構是擁有38,000 名學生和2700名教師,以及九個院系、建於1960年的諾維薩德大學,其中7個院系位於現代化的大學校園裡。諾維薩德理工大學和諾維薩德公開大學以及諾維薩德神學院也小有名。諾維薩德有36所中學(33所普通中學和3所重點中學),一共有26,000 名學生,而職業學校系統由11所職業學校和4所語法學校共計18,000 名學生組成。

民間藝術


諾維薩德的文化藝術社團
諾維薩德的文化藝術社團
諾維薩德有許多文化和藝術社團,通常這些文化和藝術社團中的名稱都有KUD的形式(Kulturno Umetnicko Drustvo的縮寫)。城市最著名的社團有斯韋托扎爾·馬爾科維奇KUD、索尼婭·馬林科維奇AKUD、熱列茲尼察SKUD、維拉FA和最古老的建立於1900年的內文SZPD,塞爾維亞的少數民族也儘力展現他們獨特的民族傳統,比如匈牙利人的裴多菲·山多爾MKUD、斯洛伐克人的帕維爾·約瑟夫·沙法里克SKUD、盧森尼亞人的諾維薩德RKPD和保加利亞人及其他民族的社團共同展示了他們本民族的民間故事和歌曲。

媒體機構


諾維薩德有兩家塞爾維亞語報紙,分別是諾維薩德日報(塞爾維亞語:Дневник,克羅埃西亞語:Dnevnik),1942年法西斯佔領時期建報,另一個是公民報(克羅埃西亞語:Građanski list),於2000年12月開始發行。一家匈牙利語報紙為匈牙利辭彙報(匈牙利語:Magyar Szó) ,這家報紙的總部位於諾維薩德,遷往蘇博蒂察。城市也是地區主要公共廣播電視台-伏伊伏丁那廣播電視台(RTV和城市的公共廣播電台阿波羅台)的總部所在地,而少量的商業電視台如第9頻道、潘諾尼亞和大RTV也小有名氣。諾維薩德也有許多當地的廣播電台,其中比較突出的有021廣播和As廣播。
諾維薩德也以塞爾維亞的印刷出版中心而聞名,最著名的出版社有:馬蒂察·斯爾普斯卡、斯蒂洛斯、普羅梅泰伊、佐蘭·斯托揚諾維奇印刷集團和阿德雷薩IP 等等。諾維薩德也有少量的文學和藝術雜誌:歷史最悠久的塞爾維亞雜誌萊托皮斯·馬蒂采·斯爾普斯克、由諾維薩德文化中心發行的波利亞雜誌和伏伊伏丁那作家協會發行的茲拉特納·格雷達雜誌。

體育運動


諾維薩德的足球場
諾維薩德的足球場
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的運動之都,各種體育運動都良好的開展,在1790年隨著City Marksmen Association的建立諾維薩德的體育運動開始發展。然而,城市體育運動的快速發展始於1959年諾維薩德市體育文化協會的成立。1981年後當斯潘斯體育中心(塞爾維亞語:Спортски и пословни центар "Војводина",克羅埃西亞語:Sportski i poslovni centar "Vojvodina")建成后,如今諾維薩德市內活躍著大約220個體育組織。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僅次于貝爾格萊德的體育發展第二強的城市。城市最普及的運動當然是足球,諾維薩德地區有許多家足球場,而郊區的每個城鎮和村莊也幾乎都有足球場。除了伏伊伏丁那隊(塞爾維亞語: ФК Војводина,克羅埃西亞語:FK Vojvodina)在塞超聯賽征戰外,市內有多家小的足球俱樂部在塞爾維亞第二級和第三級聯賽中征戰,如諾維薩德隊(塞爾維亞語:Фудбалски клуб Нови Сад,克羅埃西亞語:Fudbalski klub Novi Sad)、卡貝爾隊(FK Kabel)、姆拉多斯特隊(塞爾維亞語:ФК Младост )和斯拉維亞隊(FK Slavija)等等。
諾維薩德市民參加了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來自諾維薩德的運動員的人數是最多的,達到了11人。那一屆奧運會上他們獲得了6塊獎牌,在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上他們獲得了3塊獎牌,在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和1956年的墨爾本奧運會上他們各獲得了2塊獎牌,諾維薩德市的運動員是塞爾維亞奧林匹克代表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諾維薩德舉辦過1981年乒乓球世界錦標賽和歐洲錦標賽,1990年舉辦過第29屆國際象棋奧林匹克競賽。此外古典式摔跤世錦賽和歐錦賽、巴爾幹和歐洲柔道錦標賽、1987年歐洲籃球優勝者杯決賽和歐洲杯排球聯賽的決賽也在諾維薩德舉辦,除此之外諾維薩德還是國際排聯的世界排球聯賽的東道主。而傳統的體育活動如諾維薩德馬拉松、國際游泳大賽和其他許多賽事都在諾維薩德舉辦。在2005年9月16日到9月20日之間,諾維薩德是歐洲籃球錦標賽的協辦城市之一。而乒乓球、籃球和排球歐錦賽 也都曾落戶諾維薩德。諾維薩德也有大量開展冬季運動的場地,其中冰球在諾維薩德相當受歡迎。
俱樂部運動項目成立時間所處的聯賽球隊主場
伏伊伏丁那足球隊足球1914塞爾維亞足球超級聯賽卡拉喬爾捷體育場
伏伊伏丁那籃球隊籃球2000塞爾維亞籃球超級聯賽斯潘斯體育中心
諾維薩德籃球隊籃球1985塞爾維亞籃球超級聯賽斯潘斯體育中心
伏伊伏丁那排球隊排球1946塞爾維亞排球聯賽斯潘斯體育中心
伏伊伏丁那冰球隊冰球1957塞爾維亞冰球聯賽斯潘斯體育中心
諾維薩德冰球隊冰球1998塞爾維亞冰球聯賽斯潘斯體育中心
伏伊伏丁那冰球隊(克羅埃西亞語:Hokejaški Klub Vojvodina)是在這一地區舉辦了第一場冰球比賽,這支冰球隊是由來訪的捷克學生建立的,球隊和青訓系統從1957年就開始運轉。在這個時期伏伊伏丁那冰球隊以極高的水平奪取過6次南斯拉夫和塞爾維亞全國冠軍。在2009年3月,球隊贏得了潘諾尼亞聯賽的冠軍,成為了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的共同的冠軍。在贏得冠軍后,可怕的火災肆虐了斯潘斯體育中心,導致了所有設備的損失。俱樂部與加拿大冰球隊和球員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諾維薩德舉辦,使用伏伊伏丁那冰球隊的主場舉辦的世界冰球聯賽第二等級冠軍賽里,有7名代表塞爾維亞的球員來自於伏伊伏丁那冰球隊,最終塞爾維亞隊奪得金牌,並在2010年順利升入第一級聯賽中。

休閑娛樂


除了參加體育活動的文化之外,諾維薩德的市民們還參加大範圍的休閑娛樂活動,足球和籃球是諾維薩德最受歡迎的團隊運動,而自行車運動在諾維薩德也非常受歡迎,諾維薩德的平原地形和弗魯什卡山間小鎮的廣闊的道路有助於自行車選手的騎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上班族騎行在馬路和自行車道上。
接近弗魯什卡山國家公園吸引了許多諾維薩德市民在周末進行野外旅行、到山間的餐館進餐或者到山上的修道院遊覽。五月的第一個周末舉辦弗魯什卡山馬拉松賽,有許多的野外旅行者、跑步者和騎自行車的人參加。在夏季弗魯什卡山上的萊丁奇湖(塞爾維亞語:Лединачко језеро,克羅埃西亞語:Ledinačko jezero)以及多瑙河畔的許多沙灘是人們放鬆嬉戲的好地方,多瑙河畔最大的沙灘什特蘭德(塞爾維亞語:Штранд,克羅埃西亞語:Štrand)位於利曼地區,河畔也有幾個小的休閒遊艇碼頭供遊艇停靠。諾維薩德各項娛樂設施完備,酒吧與咖啡館分佈在多瑙河沿岸。

基礎設施


諾維薩德自由大橋
諾維薩德自由大橋
諾維薩德位於泛歐洲通道X的B支,連接北部城市蘇博蒂察與南部的貝爾格萊德的E75高速公路經過諾維薩德,同時布達佩斯通往貝爾格萊德的鐵路也經過諾維薩德,而這條鐵路也與其他歐洲主要城市相連。諾維薩德與茲雷尼亞寧和西北的蒂米什瓦拉以及南部的魯馬有公路相通,有長期計劃打算在弗魯什卡山建一座隧道以縮短經過伊里茨基·維納茨山間公路的路程,並將普通公路升級為高速公路,
諾維薩德並沒有自己的城市飛機場,從諾維薩德驅車前往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機場(塞爾維亞語: Аеродром Београд - Никола Тесла,克羅埃西亞語:Aerodrom Beograd - Nikola Tesla)需要90分鐘的時間,而尼古拉·特斯拉機場有固定航班飛往其他歐洲國家的首都,而鄰近的蒂米什瓦拉機場和奧西耶克機場也提供廉價的飛往歐洲其他國家的航班。城市北部的小的采內伊機場(塞爾維亞語:Аеродром Ченеј,克羅埃西亞語:Aerodrom Čenej)則用於體育和農業目的,有計劃將其升級以滿足貨運和小範圍的客運需求,但這一計劃的未來是不確定的。
諾維薩德有三座大橋橫跨多瑙河,有自由大橋(克羅埃西亞語:Most Slobode,連接斯雷姆的卡梅尼察和城市中心)、瓦拉丁橋(克羅埃西亞語:Varadinski most,連接彼得羅瓦拉丁和市中心)和一座臨時修建的公路鐵路兩用橋,主要用於鐵路和載重卡車的交通,從2011年夏季開始,這座橋將被新修建的熱熱利橋所取代。三座在橋跨越流經城市中心北部的多瑙河-蒂薩河-多瑙河運河。諾維薩德主要的公共交通系統由公共汽車組成,市內有21條公汽線路,市郊則有29條公汽線路。公汽線路系統由諾維薩德公交公司和城市北部自由大道盡頭鄰近火車站的公交車站組成。,另外,還有大量的計程車公司在城市服務,城市也曾經有過有軌電車系統,但在1958年就被分解取消了。經過良好的規劃之後的諾維薩德交通通暢,確保了諾維薩德作為歐洲生活最愜意的城市而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