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

和谷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供職於陝西省文聯。曾獲中國作協全國報告文學獎、散文獎及全國電視劇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多項。著作《和谷文集》6卷等40多部,舞劇《白鹿原》《長恨歌》編劇。兼事書法繪畫。散文作品收入教材和北京高考試卷,翻譯為英文、法文。

人物簡介


和谷
和谷
和谷,原名和都蠻,1952年生於陝西銅川。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陝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陝西省廣電局影視審查小組特邀專家,國家一級作家。兼事書法繪畫。歷任《陝西青年》記者,《長安》文學月刊主編,《特區法制》總編輯,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辦公室主任、副秘書長、副廳級巡視員。曾任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青工委副主任,海南省作家協會創委會主任,海南省、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散文作品收入教材和北京高考試卷,翻譯為英文、法文。2013年憑《司馬祠》中“這是天問”紅遍全徐州。成為2013年徐州期末語文統考最大亮點。“這是天問”為其代表文體,在江蘇徐州高中生中引領一陣“天問體”的潮流。

主要作品


散文集:《原野集》、《無憂樹》、《野生地》、《獨旅》、《和谷遊記選》、《和谷散文選》、《心智的藝術》、《遠行人獨語》、《巴黎望鄉》、《和谷散文精選》、《和谷散文》、《還鄉札記》、《文字生涯》、《秦嶺論語》、《秋聲》 《唐朝背影》 、《西出長安望蔥嶺》 、《歸園》 、《長安夢尋》 、《皇朝背影》 等。
報告文學集及長篇紀實:《市長張鐵民》、《古都紀事》及《中國百年油礦》、《音樂家趙季平》、《國風》、《天地之語》、《照金往事》 《春歸庫布其》 《真書風骨-柳公權傳》 、《1983安康大水災》 、《鐵市長》 、《閱讀徐山林》 等。
文集:《和谷文集》(6卷)。
舞劇編劇:《白鹿原》、《長恨歌》、《李白》、《孟姜女》 。
文集:《和谷文集》(14卷)。
長篇小說:《還鄉》、《穀雨》 、《陳爐古鎮》(合著)
詩集:《和谷詩選》 、《和谷詩集》 等;

獲獎情況


《無憂樹》獲1976—1988年中國作協全國新時期優秀散文集獎;
《市長張鐵民》獲1985—1986年中國作協全國第四屆優秀報告文學獎;
《鐵市長》(編劇)獲1992年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中央電視台優秀劇目獎;
《中國百年油礦》獲第三屆中華鐵人文學獎;
《我寫”鐵市長“》獲人民日報”時代·文學·人民“大型徵文活動原創徵文獎;
《漢江源記》獲中國作協”長江頌“全國遊記大賽一等獎;
《渭河,你好嗎》獲中國自然學會天涯雜誌自然寫作獎;
《還鄉札記》獲第二屆柳青文學獎散文獎;
散文集《秦嶺論語》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
2013年江蘇省徐州市期末統考“天問”獎。
《春歸庫布其》獲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
《春歸庫布其》入選2019年度中國好書
《照金往事》獲得陝西省2019五個一工程獎
2019《時代人物》上榜年度“魅力藝術家”榜單

作品評價


我猜測和谷寫著這些文字的筆在顫抖,因為作為讀者的我,在掀動著這些沖盪著情感文字的書頁時,手指都發顫了;我也猜想和谷的稿紙上滴濺著淚痕,證據也是我自己觸及這些文字時,淚濕老眼。 ——陳忠實
我就看到和谷語言爐火純青般的成熟季節,既有汪洋一樣恣肆、林濤一樣呼嘯、長河一樣奔涌的抒發,又有簡樸純凈到幾乎不見長句、幾乎不用一個修飾形容辭彙的素描。讓我看到“隨物”的對象差異所“婉轉”出來的語言姿態和色彩,更看到這一顆獨有的“心”所“徘徊”出來的靈魂世界的這一面和那一面的顫音。語言當是一個作家最鮮明最具標誌性的個性表徵。 ——陳忠實
和谷文學館成立是銅川的文學聚會,也是陝西的文學聚會。和谷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在全國獲得大獎。和谷文學館設計特別好,展現了和穀人生和文學創作的每個時期。他的文學成就非常大,他的散文、報告文學在全國很有名氣。——賈平凹
評《柳公權傳》:國人知柳公權者多矣,因小學生字帖,幾乎非柳體,即顏體。但國人多不求甚解,知柳公權生平者,寥若晨星。現柳傳問世,史料翔實,論述嚴謹,乃上乘之作也。”一一王春瑜
評《柳公權傳》:柳公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書法家和詩人,也是唐時的多朝臣子,但史上對他的記載卻不多。本書正是從不多的史實中,梳理挖掘,以歷時順序,從柳公權人生重要節點開展,再現一代書法大家的社會人生歷程和藝術成就,力圖還原一個真實柳公權。與此同時,書中對書法歷史和藝術流變有著較為突出的闡述和分析,是一部厚實的作品。本傳以歷時順序,從傳主的人生重要節點開展,力圖還原人物的生活經歷,書寫了一代書法大家較豐富的生命歷程。論述清晰,語言簡明、雅緻。在對傳統書法藝術的闡釋和描繪中,作者下了功力,是一部有特色的傳記作品。一一李炳銀
評《春歸庫布其》:本書的兩位創作者和谷與楊春風選擇了一個好的創作方向,作品將庫布其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與沙漠治理這項工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融合而成了當代中國人獨特的精神與情懷。一一何建明
評《春歸庫布其》:本書的作者和谷曾創作出非常優秀的散文作品和報告文學作品。作者本身的實力也讓這部作品有著非常高的文學品位。一一白燁
評《還鄉》《穀雨》:以新的目光透視舊景,其自白往事的抒情風格充滿詩意,闡述現實生活現象中的人性本源與道德價值和濃郁的鄉愁。一一 李國平
評《照金往事》:在時間和事件交織的全景畫卷上,刻畫出了一個個閃亮而立體的人物形象,用白描的手法,冷靜而真實地為我們展示了參與這些事件的所有歷史人物。注重眾多親歷者的回憶轉敘,人物眾多但個性鮮明,事情繁複卻清晰流暢,通過大量史料的論證與梳理,翔實而形象地再現了照金的傳奇畫卷,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敘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精神,謳歌了他們在民族危難之際勇於奉獻、不怕犧牲的偉大的愛國精神。
評《歸園》:和谷的散文有著本真、澄明與堅實的生命質地,通透而純凈。喧囂繁華的世界因為《歸園》這來自鄉間山野的聲音變得樸素、純凈而蒼涼。——馬平川
評《鐵市長》:曾經的報告文學《市長張鐵民》讓張鐵民市長的形象深入人心,新著《鐵市長》將更使前輩的英魂長久永存。一一 齊雅麗
評《和谷詩集》:詩人的現代耕讀生活,在我看來,不同於陶潛,不同於梭羅,他是用回歸彌合生命中的裂痕和時間的斷層,是向回憶討要存在。一一王可田
評《1983安康大水災》:從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城市、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多重視角,轉述目擊者的訴說,追溯水災的來龍去脈,以紀實文學的形式,客觀、哲思而詩意地解讀了災難符號留給人們心靈深處的精神密碼,存史資治,銘恩勵志,為安康祝福。一一王戰榮
評《閱讀徐山林》:作者以簡樸雋永的文筆,鮮活勾勒了主人公的豐繁履歷與逼真形象,其獨特的心性與精神躍然紙上,令人敬慕。一一張念貽
評《閱讀徐山林》:用生動的敘述,深入的發掘和精當的裁剪,突出了人物的內在精神。書中沒有拔高和溢美,沒有議論和評論,於娓娓道來中讓讀者體味到主人公的所思與所為,看到了他的那些人生亮點。一一韓望愈
評《音樂家趙季平》:作曲家趙季平的名字,與新時期中國電影最輝煌的成就緊密聯繫在一起,幾乎登上國際領獎台的中國電影都是趙季平作曲。這在世界電影音樂史上是罕見的,沒有一個作曲家與一個時期的電影的關係如此密切。一一 中國教育報
評《皇朝背影》:數千年文明史的遺跡,在幾十年間一路走過,實在是走馬觀花,難窺全豹。哪怕是匆匆一回眸,回望中華文化傳統的點滴遺存,也許會給新時代文明進程以延續根脈的資源與精神原動力。一一魏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