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

山東省成武縣吉祥寺

吉祥寺坐落在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白浮圖鎮杏花街與吉祥街路口向北80米,該寺院規劃佔地面積60畝,現建築面積10.2畝。

寺廟概況


寺院始建於南北朝時期,院中石佛為釋迦牟尼石佛,屬珍貴歷史文物。該佛青石質,圓雕,高7尺2寸,肩寬三尺,重約5噸,造型古掘,衣朴無華,現存完好。據民間關於該石佛來因的傳說是:“天山崩,群山合,洪水滾滾,波浪滔天,向神州大地襲來,兩佛祖下天宮,戰波濤,挽狂瀾,將洪水壓下,石佛才顯現真身,坐落於此,永保此地世世代代吉祥安康。”

歷史記載


成武吉祥寺
成武吉祥寺
吉祥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皇詔敕賜為吉祥院。大唐大曆七年曾予重修或擴建。元代時,聶尚書又重修該寺院,並易名為聶家寺。當時有塔,其色白,故今猶傳為白浮圖雲。後來人們又將聶家寺簡稱為聶寺。然據群眾傳說:“聶、滅”二字諧音,“聶寺、聶寺,滅寺、滅寺”犯了忌諱。由於更名的緣故,該寺院漸漸僧離客斷,香火不繼,以致從元至清數百年中,長無修繕,破落凋零。清末詩人李方秀慨而賦詩云:“為元為宋總難分,且對浮圖說舊聞。佛子猶存半間廟,尚書並失一抔墳。硯池皎皎生明月,櫃寺蒼蒼起暮雲。只可今朝自怡悅,莫將感慨說紛紛。”
據資料記載,元代以前,吉祥寺建築宏偉壯觀,寺院碑碣林立,古木參天,特別是白色佛塔尤為顯眼,傍其而居的村莊也因其命名為白浮圖。再後來聶尚書(佚名)又重修該寺院,並將該寺院易名為聶家寺。由於更名及其他原因,該寺院漸漸人煙稀少,香火不繼,破落凋零。公元1997年秋,昌幻法師來於此,在外界善信的施捨下,投巨資再次復修了寺院,香火開始繁盛,每年來此觀光拜佛者不下10萬餘人。寺院內現建有大雄寶殿、仿古圓殿,天王殿、東西廖房各7間。寺院內供有身高8.2米的如來佛彌勒佛、文殊菩薩,普祥王菩薩,地藏王銅像,西方三聖銅像等佛祖像。整個建築設計錯落有致,造型別緻,古色古香,氣勢輝煌,使得千年古寺又煥發出了生機。

再創輝煌


按照建院前總體規劃,該寺院在天王殿東西再修建鐘樓、鼓樓,左為鐘樓,右為鼓樓。寺院北(大雄寶殿後)依次再修建觀音殿、地藏殿、念佛堂、八百羅漢堂以及108米佛塔,整個工程將於2015年完工。
2001年9月10日,中國佛教協會寬忍法師親臨吉祥寺參拜古佛,遵之為“靈佛國寶”。11日欣然命筆贊曰:(一)浮圖菏澤兩逶迤,法法緣生未許疑。慨自吉祥三宿后,清涼熱鬧總相宜。(二)正值金秋萬寶成,吉祥石佛化緣深。心儀菏澤留芳遠,一路香花結勝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