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賀氏

唐代契丹世選聯盟長氏族

大賀氏:唐代契丹世選聯盟長氏族。契丹八部在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聯盟,歷任聯盟長均由大賀氏貴族中選舉。唐貞觀二年(628),大賀氏聯盟長摩會向唐朝貢,接受唐朝頒賜的旗鼓。二十二年,唐在契丹設松漠都督府,以大賀氏聯盟長窟哥為松漠都督,賜姓李氏。萬歲通天元年(696),大賀氏聯盟長李盡忠起兵反唐,敗死。此後,契丹依附於突厥。開元三年(715)再次依附唐朝。十八年,聯盟軍事首長可突於另立別部長,大賀氏聯盟消亡。

部落簡介


大賀氏部落聯盟經歷約100年,仍分八部。《新唐書·契丹傳》載,唐朝以達稽部為峭落州,絕便部為彈汗州,獨活部為無逢州,芬問部為羽陵州,突便部為日連州,芮奚部為徒河州,墜斤部為萬丹州,伏部為匹黎、赤山二州。從名號上看,大賀氏八部名稱與古八部無一相同,若聯繫州名分析,大賀氏八部中有四個部所在的州名與古八部中四個部名是相同的,即羽陵州與羽陵部,日連州與日連部,萬丹州與悉萬丹部,匹黎州與黎部。雖尚不能斷定居住上述四州的芬問、突便、墜斤、伏等四部,是否古羽陵等四部的改名,抑是別部遷居其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無論屬於上述情況中的哪一種,大賀氏八部的成員決不會與古八部完全相同。因為前已談到,大賀氏部落聯盟的形成,是在契丹人累遭強鄰攻擊,成員多次被掠和遷徙,部族嚴重受創后出現的,舊史已述其“部落離散,非復古八部矣”。在大賀氏聯盟八部之外,在幽州。營州界內還散居一些契丹人,《舊唐書·地理志》提及的有乙室革部落等。

統治地域


大賀氏時期的契丹地域,“東與高麗鄰,西與奚國接,南至營州,北至室韋”。與前述古八部時期的活動區域大體相同,即東達遼河,西至吐護真水(今老哈河)上游與奚族地相鄰,南抵今遼寧省朝陽市北約100里處與營州地連接,北在今西拉木倫河以北地區與室韋為鄰。在這個區域內,他們“逐獵往來,居無常處”,仍然過著游牧、狩獵生活。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比古八部時期前進了一步,即在八部之上有部落聯盟。聯盟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各部對外的軍事活動,平時的生產和生活,還是由各部和氏族獨自處理,所謂“若有徵發,諸部皆須議合,不得獨舉。獵則別部,戰則同行”。

政治體制


7世紀上半葉以後的契丹人,既作為我國歷史上一個獨立的民族存在和發展著,同時他們又已成為唐王朝統治下的臣民;大賀氏聯盟的“君長”和各部部長,既是契丹人的最高首領和各部酋長,同時他們又分別為唐代都督府與州的都督、刺史。“君長”世系,《遼史》參取兩《唐書·契丹傳》在其《世表》里列出10汗名(一說9汗),似也未全包羅進來,因為其中6汗均在唐開元年間在任,且為同一輩人。

歷史發展


10汗序列為:咄羅、摩會、屈哥、阿不固、李盡忠、失活、娑固、郁於、咄於、邵固。今作簡略介紹。藉以了解大賀氏時期政治歷史發展變化及與唐王朝的關係。如其中的咄羅,是見於史冊的第一位大賀氏“君長”,於623年(唐武德六年)向唐獻名馬、貂皮,開始了與唐王朝的往來;摩會於629年(唐貞觀三年)朝唐,唐“賜鼓纛”,從此“鼓纛”成為契丹君長權力的標誌;唐朝於648年(貞觀二十二年)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使持節都督十州諸軍事,松漠都督,賜姓李;李盡忠任松漠都督時,因唐營州都督趙文翙屢“侵侮其下”,於698年(唐萬歲通天元年)舉兵反唐,“自稱無上可汗”,契丹君長稱“可汗”自此始(由於這一事件,契丹附突厥近10年);714年(唐開元二年,一作三年),失活率眾脫離突厥歸唐,唐玄宗李隆基“賜丹書鐵券”,隔二年,復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為都督,又封宗室外甥女楊氏為永樂公主妻失活;娑固以失活弟繼兄官爵,其“衙官”可突於(於一作干)驍勇,又得眾心,娑固謀除之,事泄,娑固逃奔營州,唐出兵相助,為可突於所敗,娑固於720年被殺,自此,契丹族內部為爭奪權位,互相殘殺長達10餘年;可突於殺娑固后,推娑固從父弟郁於為主,旋郁於遣使入唐謝罪,唐於722年“以慕容氏為燕郡公主”妻之;咄於在兄郁於病故後代統部眾,725年咄於復與可突於相“猜阻”,懼,與燕郡公主同奔唐不還,可突於立李盡忠弟邵固為主;邵固立,奉行親唐政策,唐亦“又封皇從外甥女陳氏為東華公主”妻之;730年(開元十八年)邵固又被可突於所殺。至此,大賀氏部落聯盟時期告終,遙輦氏代之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