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孟喜的結果 展開

孟喜

漢朝學者

孟喜字長卿,西漢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人。父孟卿,善《禮》、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卿以《禮經》內容太多,《春秋》又煩雜,所以讓孟喜從田何再傳弟子田王孫學《易》,與施、梁丘賀同學。以後傳孟氏《易》,創西漢今文《易》學孟氏學。

但孟喜不遵西漢經學家所恪守的“師法”、“家法”,史稱其“好自稱譽,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詐言師田生且死時,枕喜膝,獨傳喜,諸儒以此耀之;同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曰:‘田生絕於施 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博士缺,眾人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 (《漢書·儒林傳》)。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孟喜,字長卿,公元前90-前40年左右出生。漢東海蘭陵人。與施、梁丘賀同學,各成一家,故《易》有施、孟、梁丘之學。喜學傳授於同郡白光(字少子)、[沛]翟牧(字子兄,兄,音ku`ang),因此《易》又有翟、孟、白之學。
孟喜[漢朝學者]
孟喜[漢朝學者]
孟喜,生於漢昭、宣帝之時,即約公元前90-前40年前後,字長卿。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西南)人。其父孟卿善治《禮》、《春秋》,後世所傳《后氏禮》、《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喜遵父之命習《易》,與施仇、梁丘賀同學于田王孫,為漢代第一位易學家田何的再傳弟子。他自稱得田王之真傳,“師田王孫,且死時枕喜膝,獨傳喜”(《漢書·儒林傳》)。其實,這是孟喜為了假借其老師聲望抬高自己在當時的地位而編造的故事。同門的梁丘賀曾疏通證明之:“田生絕於施仇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同上)孟喜學有師法,這是事實。但他並不是田何的正宗傳人,而是一位叛離儒家師門、敢幹接受異端邪說的易學家。他“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以陰陽災異解說《周易》。正因為如此,起初漢舉博士,“眾人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同上)。訖於宣帝時,孟氏易才列於學官,與施仇、梁丘賀並稱漢初三大家,“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學。”(同上)從經學言之,他屬今文經派,曾參加過漢宣帝召集的經學討論會,“與五經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根據《漢書·藝文志》載,著作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氏》六十六篇,《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已亡佚。《隋書·經籍志》有“《孟氏易》八卷,殘闕”。清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有《孟氏章句》一卷,今天我們研究孟喜的易學思想,主要憑藉唐僧一行《卦議》所引孟喜思想。

史書記載


孟喜《易》學以六十四卦分配氣候,以卦氣言《易》,占驗吉凶。與京房《易》學被人們合稱為“孟京《易》學”。著作有《孟氏章句》,早佚。清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中,輯有《周易孟氏章句》。另外,黃奭《漢學堂叢書》、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也有輯錄。清乾嘉學派中“吳派”惠棟的《易漢學》,對孟喜的《易》學有所闡發。
在《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 也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