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聖德王

新羅聖德王

徠新羅聖德王(?—737年),姓金,原名隆基,后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諱改名興光,是新羅國第三十三代君主,神文王金政明之子,孝昭王金理洪(金理恭)同母弟,母神穆王后金氏。

人物生平


在位三十六年,卒謚聖德,葬於移居寺南(今道只)。公元735 年,唐玄宗賞賜新羅“江(今大同江) 以南地”,於是,唐朝與新羅始以大同江流域為分界線。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神文王金政明
母親:神穆王后金氏

哥哥

孝昭王金理洪(金理恭),聖德王同母兄。

后妃

武貞王后金氏,蘇判金元泰之女。
照聖王后金氏,伊食金順元之女。

兒子

孝殤太子金重慶
孝成王金承慶

史書記載


據《三國史記·新羅本紀8·聖德王》記載:聖德王立。諱興光,本名隆基,與玄宗諱同,先天中改焉。神文王第二子,孝昭同母弟也。孝昭王薨無子,國人立之。唐則天聞孝昭薨,為之擧哀,輟朝二日,遣使弔慰,冊王為新羅王,仍襲兄將軍都督之號。

前期

元年,九月,大赦。增文武官爵一級,復諸州郡一年租稅。以**為中侍。冬十月, **實變為栗。
二年,春正月,親祀神宮。遣使入唐貢方物。秋七月,靈廟寺災。京都大水,溺死者眾。中侍元訓退,阿**為中侍。日本國使至,摠二百四人。遣***朝唐。
三年,春正月,熊川州進金芝。三月,入唐金思讓廻,獻《最勝王經》。夏五月,納乘府令蘇判金元泰之女為妃。
四年,春正月,中侍元文卒,以阿**為中侍。三月,遣使入唐朝貢。夏五月,旱。秋八月,賜老人酒食。九月,下敎禁殺生。遣使如唐獻方物。冬十月,國東州郡飢,人多流亡,發使賑恤。
五年,春正月,伊**為上大等。國內飢,發倉賑之。三月,眾星西流。夏四月,遣使入唐貢方物。秋八月,中侍信貞病免,以大***為中侍。遣使入唐貢方物。**不登。冬十月,遣使入唐貢方物。十二月,大赦。
六年,春正月,民多飢死,給粟人一日三升,至七月。二月,大赦。賜百姓五種子,有差。冬十二月,遣使入唐貢方物。
七年,春正月,沙伐州進瑞芝。二月,地震。夏四月,鎮星犯月。大赦。
八年,春三月,菁州獻白鷹。夏五月,旱。六月,遣使入唐貢方物。秋八月,赦罪人。
九年,春正月,天狗隕三郞寺北。遣使入唐貢方物。地震。赦罪人。
十年,春三月,大雪。夏五月,禁屠殺。冬十月,巡狩國南州郡。中侍文良卒。十一月,王制百官箴,*示群臣。十二月,遣使入唐貢方物。

中期

十一年,春二月,遣使入唐朝貢。三月,以伊魏文為中侍。大唐遣使盧元敏,改王名。夏四月,駕幸溫水。秋八月,封金庾信妻為夫人,歲賜谷一千石。
十二年,春二月,置典祀署。遣使入唐朝貢,玄宗御樓門,以見之。冬十月,入唐使金貞宗廻,降詔書,封王為驃騎將軍特進行左威衛大將軍使持節大都督*林州諸軍事*林州刺史上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冬十月,中侍魏文請老,從之。十二月,大赦。築開城。
十三年,春正月,伊孝貞為中侍。二月,改詳文司為通文博士,以掌書表事。遣王子金守忠入唐宿衛,玄宗賜宅及帛以寵之,賜宴於朝堂。閏二月,遣級食**朴裕入唐賀正。賜朝散大夫員外奉御還之。夏旱,人多疾疫。秋, *良州山橡實化為栗。冬十月,唐玄宗宴我使者於內殿,宰臣及四品已上淸諸官預焉。
十四年,春三月,遣金楓厚入唐朝貢。夏四月,菁州進白雀。五月,赦。六月,大旱,王召河西州龍鳴岳居士理曉,祈雨於林泉寺池上,則雨浹旬。秋九月,太白掩庶子星。冬十月,流星犯紫微。十二月,流星自天倉入大微。赦罪人。封王子重慶為太子。
十五年,春正月,流星犯月,月無光。三月,遣使**唐獻方物。出成貞王后,賜彩五百匹、田二百結、租一萬石、宅一區,宅買康申公舊居,賜之。大風拔木飛瓦,崇禮殿毀。入唐賀正使金楓厚欲歸國,授員外郞還之。夏六月,旱,又召居士理曉祈禱,則雨。赦罪人。
十六年,春二月,置醫博士、*博士各一員。三月,創新宮。夏四月,地震。六月,太子重慶卒,諡曰孝*秋九月,入唐大監守忠廻,獻文宣王十哲七十二弟子圖,卽置於大學。
十七年,春正月,中侍*貞退,波珍*思恭為中侍。二月,王巡撫國西州郡,親問高年及鰥寡孤獨,賜物有差。三月,地震。夏六月,震皇龍寺塔。始造漏刻。遣使入唐朝貢,授守中郞將還之。冬十月,流星自昴入於奎,眾小星隨之,天狗隕艮方。築漢山州都督管內諸城。
十八年,春正月,遣使入唐賀正。秋九月,震金馬郡、彌勒寺。
十九年,春正月,地震。上大等仁品卒,大阿*裴賦為上大等。三月,納伊*順元之女,為王妃。夏四月,大雨,山崩十三所。雨雹傷禾苗。五月,命有司埋骸骨。完山州進白鵲。六月,冊王妃為王后。秋七月,熊川州獻白鵲。蝗蟲害谷。中侍思恭退,波珍*文林為中侍。
二十年,秋七月,徵何瑟羅道丁夫二千,築長城於北境。冬,無雪。
二十一年,春正月,中侍文林卒,伊*宣宗為中侍。二月,京都地震。秋八月,始給百姓丁田。冬十月,遣大奈麻金仁壹入唐賀正,幷獻方物。築毛伐郡城,以遮日本賊路。
二十二年,春三月,王遣使入唐,獻美女二人。一名抱貞, 父天承奈麻,一名貞*,父忠訓大舍。給以衣著、器具、奴婢、車馬,備禮資遣之。玄宗曰:“女皆王姑*妹,違本親屬俗別本國所親,朕不忍留。”厚賜還之。
二十三年,春,立王子承慶為太子。大赦。熊川州進瑞芝。二月,遣金武勛入唐賀正。武勛還,玄宗降書曰: ”卿,每承正朔,朝貢闕庭,言念所懷,深可嘉尙。又得所進雜物等,逾越滄波,跋涉草莽,物旣精麗,深表卿心。今賜卿錦袍、金帶及彩索素共二千匹,以答誠獻,至宜領也。“冬十二月,遣使入唐獻方物。炤德王妃卒。
二十四年,春正月,白虹見。三月,雪。夏四月,雹。中侍宣宗退,伊*允忠為中侍。冬十月,地震。
二十五年,夏四月,遣金忠臣入唐賀正。五月,遣王弟金*質入唐朝貢,授郞將還之。
二十六年,春正月,赦罪人。遣使入唐賀正。夏四月,以一吉*魏元為大阿*,級*大讓為沙*。冬十二月,修永昌宮。上大等裴賦請老,不許,賜*杖。
二十七年,秋七月,遣王弟金嗣宗,入唐獻方物,兼表請子弟入國學,詔許之。授嗣宗果毅,仍留宿衛。上大等裴賦請老,從之。以伊*思恭為上大等。
二十八年,春正月,遣使入唐賀正。秋九月,遣使入唐朝貢。
二十九年,春二月,遣王族志滿朝唐,獻小馬五匹、狗一頭、金二千兩、頭髮八十兩、海豹皮十張。玄宗授志滿大仆卿,賜絹一百匹紫袍錦細帶,仍留宿衛。冬十月,遣使朝唐貢獻方物,玄宗賜物有差。

後期

三十年,春二月,遣金志良入唐賀正,玄宗授大僕少卿員外置,賜帛六十匹放還,降詔書曰: ”所進牛黃及金銀等物,省表具之。卿二明慶祚,三韓善隣,時稱仁義之鄕,世代著勛賢之業。文章禮樂,闡君子之風。納款輸忠,效勤王之節,固藩維之鎮衛,諒忠義之儀錶。豈殊方憬俗,可同年而語耶?加以慕義克勤,述職愈謹,梯山航海,無倦於阻修,獻幣貢琛,有常於歲序。守我王度,垂諸國章,乃眷懇誠,深可嘉尙。朕每晨興佇念,宵衣待賢。想見其人,以光啟沃,俟卿*止,允副所懷依。今使至,知*疾苦,不遂抵命,言念遐闊,用增憂勞。時候暄和,想 復也。今賜卿綾彩五百匹,帛二千五百匹,宜卽領取。“夏四月,赦。賜老人酒食。日本國兵船三百*,越海襲我東邊,王命將出兵,大破之。秋九月,命百官會的門,觀射車弩。
三十一年,冬十二月,以角干思恭伊*貞宗允忠思仁,各為將軍。
三十二年,秋七月,唐玄宗以渤海靺鞨, 越海入寇登州, 遣大仆員外卿金思蘭歸國。仍加授王為開府儀同三司寧海軍使,發兵擊靺鞨渤海南鄙。會,大雪丈余,山路阻隘,士卒死者過半,無功而還。金思蘭本王族,先因入朝,恭而有禮,因留宿衛。及是,委以出疆之任。冬十二月,遣王侄志廉, 朝唐謝恩。初,帝賜王白鸚鵡雄雌各一隻及紫羅綉袍金銀鈿器物瑞紋錦五色羅彩共三百餘段。王上表謝曰: ”伏惟:陛下,執乾象開元,聖文神武,應千齡之昌運,致萬物之嘉祥。風雲所通,咸承至德,日月所炤,共被深仁。臣地隔蓬壺, 天慈洽遠,鄕*華夏,睿渥覃幽。伏視瓊文,披玉匣,含九 之雨露,帶五彩之*鸞。辯惠靈禽,素蒼兩妙,或稱長安之樂,或傳聖主之恩。羅錦彩章,金銀寶鈿,見之者爛目,聞之者驚心。原其獻**之功,實由先祖,錫此非常之寵,延及末孫,微*似塵,重恩如岳。循涯*分,何以上酬。“詔饗志廉內殿,賜以束帛。
徠三十三年,春正月,敎百官,親入北門奏對。入唐宿衛左領軍衛員外將軍金忠信上表曰: ”臣所奉進止,令臣執節,本國發兵馬,討除靺鞨, 有事續奏者。臣自奉聖旨,誓將致命。當此之時,為替人金孝方身亡,便留臣宿衛。臣本國王以臣久侍天庭,遣使從侄志廉代臣。今已到訖,臣卽合還。每思前所奉進上,無忘夙夜。陛下先有制,加本國王興光寧海軍大使,錫之旌節,以討兇殘,皇威載臨,雖遠猶近,君則有命,臣敢不祗。蠢爾夷* ,計已悔禍,然除惡務本,布憲惟新。故出師義貴乎三捷,縱敵患貽於數代。伏望:陛下因臣還國,以副使假臣,盡將天旨再宣殊裔。豈稚惟斯怒益振,固亦武夫作氣,必傾其巢穴,靜此荒隅,遂夷臣之小誠,為國家之大利。臣等復乘 滄海,獻捷丹*, 毛髮之功,答雨露之施,臣所望也。伏惟陛下圖之。“帝許焉。夏四月,遣大臣金端竭丹,入唐賀正。帝宴見於內殿,授衛尉少卿,賜緋*袍平漫銀帶及絹六十匹。先時遣王侄志廉謝恩,獻小馬兩匹、狗三頭、金五百兩、銀二十兩、布六十匹、牛黃二十兩、人蔘二百斤、頭髮一百兩、海豹皮一十六張。及是授志廉鴻*少卿員外置。
三十四年,春正月,熒惑犯月。遣金義忠入唐賀正。二月,副使金榮在唐身死,贈光祿少卿。義忠廻,賜浿江以南地。
三十五年,夏六月,遣使入唐賀正,仍附表陳謝曰: “伏奉恩* ,賜浿江以南地境。臣生居海裔,沐化聖朝,雖丹素為心,而功無可*,以忠貞為事,而勞不足賞。陛下降雨露之恩,發日月之詔,錫臣土境,廣臣邑居,遂使墾闢有期,農桑得所。臣奉絲綸之旨,荷榮寵之深,粉骨碎身,無由上答。”冬十一月,遣從弟大阿**金相朝唐,死於路。帝深悼之,贈衛尉卿。遣伊*允忠、思仁、英述,檢察平壤、牛頭二州地勢。狗登在城鼓樓,吠三日。
三十六年,春二月,遣沙**入唐賀正,且獻方物。王薨。諡曰聖德,葬移車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