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鑒賞價值的印度佛教壁畫,是德干高原海德拉巴邦的阿旃陀石窟壁畫。那裡是一片丘陵地帶,四周環山,中間有溪流,流溪環成馬蹄形。阿旃陀29個石窟洞就在臨溪在懸崖上。在石窟的數量上,它雖不及我國敦煌的鳴沙山石窟多,然它內藏的藝術品之珍貴,卻不亞於我國的石窟收藏。
持蓮花菩薩
阿旃陀古
梵語阿謹提耶的音譯,意為無想。原指離
石窟寺僅6.4公里處的一個小鎮(也和我國敦煌縣與
千佛洞之別相同)。在石窟未被發現以前,這個小鎮寂然無聞。本地居民稱石窟寺為萊那,即古代巴利語洞的意思。發現阿旃陀石窟已是很晚的事了。說到其發現,還得歸功於我國的古代文獻:在《大唐西域記》中,有一段關於唐
玄奘於公元629-645年遊學印度的文字。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玄奘到過南印度摩訶剌佗國,見在國東境,有大山,疊嶺連嶂,爰有伽藍,基於幽谷。這就是阿旃陀石窟寺群。這裡的伽藍大精舍,高百餘尺,中有石佛像,七十餘尺,上有石蓋七重,虛懸無綴,蓋間相去,各三尺余。又說精舍四周,
雕鏤石壁。伽藍門外,南北左右,各一石像。(《大唐西域記》卷十一)。後來印度的考古學家們就按此書探查,才使阿旃陀石窟得以重現於世。
早石洞壁畫雕刻,侵略印駐
馬德拉斯的軍隊中的打獵者。報告引起了英國皇家亞洲學會的重視。至1843年,開始了全面的調查。本圖所欣賞的即是該石窟寺內的重要壁畫之一。
阿旃陀石窟壁畫,按鑿,致:壁畫古,據測繪製元-;二始元-;壁畫阿旃陀壁畫盛階段,約元-。包括及洞各窟。、洞窟壁畫。幅持蓮菩薩即阿旃陀窟壁畫局。畫雖某剝落,較洞窟壁畫,完整,彩較絢爛。
《持蓮花菩薩》壁畫
畫面中央為一持
蓮花菩薩像,有人說是
文殊師利或觀音(文殊師利,相傳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專司智慧;觀音,也為佛的左脅侍,後傳為
西方三聖之一,也稱觀自在、觀世自在)。這尊菩薩頭戴寶冠,妙相莊嚴,肌膚色澤勻稱,線條柔美。與遠古時代王子的打扮一樣,下身裹著布,上身赤裸著。頭上戴著綴有寶石與鑽石的金冠,頸與手上有串珍珠項鏈與手鐲。菩薩的頭向左側垂顧,而右肩聳出,臀部又扭向左側,形成比較和緩的運動曲線。其扭動的身姿,富有女性美的特色,但菩薩是男性。這種姿勢是印度壁畫菩薩像的普遍樣式。這一形象畫得最美,它顯示了藝術家在勾線、敷色和刻畫臉部神態方面的精細技藝。菩薩兩眼垂視。右手持蓮花,左手提衣,既顯得婀娜多姿,又予人以澄思靜慮之感。這種描繪手法,確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按宗教教義,菩薩的形象必須垂目內省,作苦、集、滅、道四諦的推論,以表達出世的心緒。事實上,這裡已不是這種概念的圖解。古代印度民間畫家善於觀察生活,他是根據世間虔敬教徒的形象來塑造的。它融合了人性的諸種品質,並作了人世的集中再現。這個持蓮花的菩薩儘管是神,但仍給人一種內心躍動的表徵,因而能使觀者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