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開村
雲開村
雲開村位於錢排鎮東北部。轄5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328戶,人口7968人;全村總面積2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00畝。村年平均氣溫為17℃,年降雨量約為520毫米,氣候特徵高寒。主要經濟作物有三華李,村特色經濟收入有三華李,2015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860萬元。近年來,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1、在上級的支持下,2006年完成了村道硬底化錢排鎮至雲開村段道路,2015年完成洪冠鎮垌尾至雲開村段以及雲開村至羅定市分界鎮段道路硬底化工程,徹底解決了雲開村的出行難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了村農產品的銷量。
雲開村位於雲開山脈,是一個高山小盆地,平均海拔800米,距離錢排20公里,與洪冠鎮接徠壤。
雲開村日夜溫差較大,冬季有霜凍,雲開村得名於雲開山,該山經常雲霧籠罩,古稱雲罩山,現稱龍鬚頂,龍鬚頂山勢險峻,山下為次生喬木,紅沙壤,山頂灌木及高山草甸。山腰橫生野杜鵑野山蘭,山頂風吹草舞,看遠近山舞龍蛇,氣象萬千,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徠由於海拔比較高,雲開山常雨霧籠罩,當天空中的雲層達到一定的厚度並富含水蒸氣,溫度比較低,可以促使水蒸氣凝結成水珠,雲開山常年雨水充足。雲開村周圍山體屬紅沙壤,這種土壤疏鬆,含水快,依附力差,常見滑坡,因而雲開村也是一個地質多危害地帶。
雲開革命紀念碑
雲開村是二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間,懷鄉起義後起義軍移到雲開等地區堅持到1928年7月,起義失敗后,主要領導者張凱如無奈經香港到馬來西亞。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回到家鄉了,組織抗日游擊小組,堅持新的鬥爭。日本投降后,龍思雲、鄭光民、羅強等又領導這裡的群眾開展鬥爭,把張大旺公司改為“開明小學”(即現在的雲開小學)並以此為據點,開展革命活動。黃國柄、黃豹、楊乾等人的手槍隊更為活躍。不久,成立雲開中隊,張家英為隊長,熊飛為副隊長。隨著解放戰爭的發展,獨立大隊改為粵桂邊人民解放軍十二團,梁甫為團長,梁景燊為政委。1949年5月,十二團統編為十五團,全國明任團長兼政委,隊伍擴大到1300多人,解放戰爭三年中,雲開大部分青壯年參加戰鬥,村民堅決擁護和支持革命。1949年在雲開發生過激戰,雲開優秀兒女黃國柄、黃輝、黃揚芬、劉大生、張烈辛、黃慶貴、張傳福、張傳森、張志剛、黃十、張仁欽、彭世熙及竹垌的黎國權、楊開盛、張鴻貴等15名烈士血灑疆場,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錢排雲開村龍鬚頂全景
龍鬚頂
相傳很久以前,現今的雲開大山原稱雲罩山,有時山區連續數月出現雨霧遮天、日昏夜暗的罕見天氣。播下的種子不萌芽,花草樹木不知春。人們紛紛燒香拜神,求上天保佑旱日雲開霧散。村中有個年輕人朦朧中突然看見一位老態龍鐘的長者,拄著手杖向他走來,神情嚴肅地說:“你想讓這裡的鄉親平安地度過這場災難嗎?”他說:“日夜都想,但苦無良策,求長者指教。”長者摸了一下那垂至胸前的白鬍子說:“我現教你解除災難一法,自明天起,你到這座山峰頂上,面朝東方,口中念:‘雲開’二字,連續用木柴燒七天大火,雲霧就會自然散去,”說完便升騰而去。年輕人醒來,決定為解救眾人除災。辭別親人及鄉鄰,來到山上按長者吩咐燒起火來,並不停地念起“雲開”、“雲開”……燒呀燒呀,念呀念呀,一天、兩天……至第七天,奇迹出現了:只見天空一條龍在那濃濃的雲霧山中翻騰,頓時雲開霧散,陽關普照,霞光萬道。年輕人也乘龍飛升而去,後來村民為紀念年輕人的恩典,把雲罩山改稱雲開山,雲開山上的一種長草,據說是龍驅散雲霧時掉下的龍鬚,雲開山也被叫作龍鬚頂,雲開山俯瞰的村子亦名雲開村。
三華李
雲開村每家每年隨自然生長養成的雞及土香豬也是最好的有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