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公館鎮的結果 展開

公館鎮

廣東省茂名市下轄鎮

公館鎮是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茂名市西郊,總面積103.6平方千米(2017年),轄2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截至2020年11月1日,公館鎮常住人口為77453人,為漢族廣府民系。是茂南區農業大鎮和工業強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是茂名市區的西出口,油城路、茂化公路、茂高公路、環市西等公路在鎮中心交匯,轄區內有國家一級站--茂名西火車站,東可抵達廣州、深圳等地,西直通西南各省,使其成為了粵西地區最大商品集散地。公館鎮屬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沃美,地下蘊藏豐富優質紅粘土、花崗石和石英沙。水資源豐富,境內有淦江、三丫江、白沙河三大水系。

2020年5月26日,公館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6月30日,茂名市茂南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公館鎮常住人口為77453人。

政治


經濟發展規劃
結合該鎮當前的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基礎,規劃全鎮經濟發展方向,把全鎮分為六大經濟塊,側重發展相關產業,提高發展的質量。
一是把茂化線沿線和鎮大山果場規劃為公館的工業區。利用茂南工業園輻射和交通便利的優越地理,在茂化線沿線和下垌發展工業、農副產品加工、市場、餐飲和物流業。
二是利用毗鄰市區、交通便利和有茂名火車站輻射的優勢,在環市路沿線發展物流、倉儲業。
三是依託碧桂園、市森林公園、靈惠公園,在碧桂園和市森林公園周邊地區發展房地產、觀光旅遊和服務業等第三產業。
四是利用“廣東省羅非魚專業鎮”品牌效應、下垌全雄性奧尼魚苗繁殖場、“三高”良種繁殖場和海名威羅非魚切片廠的輻射帶動作用,利用工業河的豐富水資源,在工業河沿線發展羅非魚養殖為主的魚、鴨、豬、雞養殖業。
五是利用我鎮成功申請廣東省城鎮化技術集成應用試點單位的有利條件,科學規劃圩鎮周邊地區,發展商住小區及完善配套設施,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擴大圩鎮面積。
六是利用昌達飼料廠、金信米業公司的輻射帶動,在鎮的西南部採取公司加農戶的形式,發展高效優質種植業。

經濟


第一產業

農業
蔬菜、甜玉米、速生豐產林、水果、禽畜養殖和淡水養殖是公館六大農業支柱產業。公館鎮是“廣東省羅非魚技術創新專業鎮”,淡水養殖業非常發達,全鎮有上規模魚苗場10家,年產優質魚苗3億尾;淡水養殖面積達到1.5萬畝,年產成魚2萬多噸,產值1.5億元。其中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場是國家級良種繁殖場,該場培育出的全雄性奧尼魚苗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下垌偉業全雄性奧尼魚苗場培育的全雄性奧尼魚苗獲得茂名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被列國家星火計劃項目。

第二產業

工業
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等優勢,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主動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做大做強民營經濟,提高經濟總量和質量,工業地位不斷得到加強,形成新型建築建材、石油化工、乙烯後續產品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四大支柱產業。全鎮工業企業有228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家,年產值過1000萬元企業有7家,產值過億元企業有4家。

社會


新農村建設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大力改善農村人文、人居環境。2006年,共籌集資金280萬元,完成公館圩的改造,實現鎮通村公路全部硬底化,全鎮水泥硬底化公路達到210公里,60%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水泥環村路;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群眾4萬餘人,覆蓋率達80.5%;廣大農村交通便利,村容整潔,人民安居樂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貌初現。

發展成果

農業產業化
鎮內有金信米業、昌達飼料、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場、偉業全雄性奧尼魚苗場等市、省、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我鎮是羅非魚專業鎮,有羅非魚場10家,其中省、國家級羅非魚種苗繁殖場兩家。羅非魚苗繁育年產量達6億尾,占我市1/2,佔全省1/3,佔全國1/8。國家級羅非魚種苗繁殖場——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場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廣東省名牌產品——“三高奧雄”羅非魚魚苗。省級羅非魚種苗繁殖場——偉業全雄性奧尼魚苗場培育出新的羅非魚品系——吉奧羅非魚。這兩家魚苗場是眾多大中水產院校的學教研實驗基地和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實施依託單位。全國著名羅非魚科學家夏德全教授、李思發教授都曾親臨我鎮作相關課題攻關研究。2008年海名威羅非魚切片廠落戶公館,該廠的建成投產必將進一步延長羅非魚產業鏈,增強羅非魚產業的發展後勁,公館羅非魚專業鎮的輻射帶動效應將不斷增強。
工業持續發展
公館原是茂名市工業立市的老工業區,有茂名市火車站貨運場、市水泥廠、市化工廠、市機修廠、市氮肥廠等大量老國企工業,工業基礎非常厚實。公館工業發展的區域優勢更加明顯,工業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建築建材、石油化工、乙烯後續產品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投資一億元的120萬噸的水泥粉磨站——茂名市最大的水泥有限公司(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將於2009年7月建成投產。2008年,公館社會總產值為25.29億,農民人均純收為4050元。
城鄉一體化
水泥硬底道路覆蓋率已達八成,總里程達280多公里。新農村建設成績斐然: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泥磚房改造率達100%。鄉村文化設施日臻完善。衣食住行大為改善。公館鎮於2008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文明鎮”光榮稱號。

旅遊


佔地4500畝,分為森林休閑區、科普教育區和文化娛樂區。
位置:茂名市茂南區公館鎮。202路公交直達。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