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凈

佛學用語之一

心凈,佛教用語,拼音是xīn jìng,意思是謂內心清凈、安寧。通常有兩種含意:原來如此的,即心性本凈和經過努力,恢復得來的。佛教“心凈”觀念對於唐代李翱宋明理學家的性情說有著深刻的影響。出自《維摩經·佛國品》等。

它在句中作狀語。

詞語簡介


佛教用語。通常有兩種含意:①原來如此的,即心性本凈,“真如”之心,本來“清凈”;②經過努力,恢復得來的,即本凈之心,為煩惱妄念所染污,煩惱妄念一旦破除,又還原為“清凈”。“心”,佛教通常區分為“妄心”和“真心”兩種。妄心指通常人的心理狀況、思維活動,是克服的對象;真心是指清凈的精神實體,是體認冥契的目標。禪宗六祖惠能尤為著力闡發心凈思想。他繼承《維摩經》的思想,在《壇經》第35節明確提出“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的命題。》《維摩經·佛國品說:“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弟子品》說:“心垢故眾生垢,心凈故眾生凈。”“佛土”、“眾生”的“凈”、“垢”,皆由於心。“心凈”,則佛土凈,眾生也自然凈。故《壇經》第十八節說:“人性本凈,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凈。”第二十節說:“世人性凈,猶如清天”,“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人性”,指“真如”、“佛性”,亦即“真心”之性。其意是說,“心性”本來是“清凈”的,只因被煩惱妄念所蓋覆,故變得不凈了,一旦除卻妄念,當即復歸心凈,得到解脫。佛教“心凈”觀念對於唐代李翱和宋明理學家的性情說有著深刻的影響。

釋義


謂內心清凈,安寧。

出處


《維摩經·佛國品》
紅樓夢》第八十回:“﹝ 迎春 ﹞從小兒沒有娘,幸而過嬸娘這邊來,過了幾年心凈日子。”
老舍 《蛻》:“連 老馮 那樣一個木匠,他也寧可扔些金錢,而圖個心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