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黃鎮的結果 展開

張黃鎮

山東省濟寧市魚台縣下轄鎮

張黃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魚台縣,地處魚台縣北部,東鄰微山湖,南與王魯鎮為鄰,西南與李閣鎮為鄰,西與清河鎮為鄰,北接濟寧市中區,行政區域面積98.13平方千米。

1967年之前,張黃鎮境域屬金鄉相里公社,1976年,為東張公社,後為張黃鄉,1996年月18日,撤鄉設張黃鎮,2008年,原武台鄉併入;截至2018年末,張黃鎮有戶籍人口62708人;截至2020年6月,張黃鎮下轄1個社區、5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張黃村。

2011年,張黃鎮財政總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47萬元,比上年增長3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11萬元,增值稅4507萬元,企業所得稅194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156元,比上年增長40%,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2018年,張黃鎮有工業企業169個,規模以上企業2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8個。

歷史沿革


1967年之前,張黃鎮境域屬金鄉相里公社。
1976年,為東張公社,後為張黃鄉,
1996年月18日,撤鄉設張黃鎮,
2008年,原武台鄉併入。
張黃鎮
張黃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張黃鎮下轄54個行政村:楊庄村、趙廟村、車樓村、侯堂村、崔武村、大田村、李早村、張黃村、遲別村、朱庄村、小吳村、軍城村、袁窪村、陳店村、大陳村、殷王村、東張村、強家村、梁崗村、大安村、楊樓村、龍潭村、南林村、大閔村、后杜村、鑒家村、白廟村、於梅村、吳家村、高廟村、齊樓村、大王村、小於村、吳馬村、樊庄村、常柳行村、卞李村、夏家村、劉樓村、后解村、張集村、三里屯村、南陳村、仁祖廟村、闞家村、大翟村、楊廟村、武台村、崔屯村、丁閆村、杈王村、西劉村、宋灣村、王莊村。
截至2020年6月,張黃鎮下轄1個社區、5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張黃村。
李早村劉樓村龍潭村杈王村夏家村
殷王村后解村南林村侯堂村丁閆村
朱庄村大陳村遲別村大閔村吳家村
南陳村鑑家村王莊村仁祖廟村大田村
車樓村楊廟村張集村武台村西劉村
小吳村梁崗村楊樓村樊庄村小於村
軍城村大翟村三里屯村卞李村吳馬村
袁窪村趙廟村白廟村崔屯村宋灣村
闞家村大安村后杜村崔武村齊樓村
張黃村東張村於梅村常柳行村大王村
陳店村強家村楊庄村高廟村金威社區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張黃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46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9所,在校生4541人,專任教師1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601人,專任教師123人,教育經費達2094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張黃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4處,各類圖書室54個,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3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張黃鎮各級醫療衛生機構49個;病床19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23張,固定資產總值7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6名,其中執業醫師52人,執業助理醫師68人,註冊護士84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張黃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21戶,人數1541人,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長15%;民政部門大病救助96人,共支出41.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23%,敬老院1家,床位2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15人,社區服務設施40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8萬元,使12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萬人,參保率94%。

農村建設

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結構逐步優化,村村通上了平整寬敞的柏油路,戶戶吃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人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池三改”工程正在進行建設。以商貿式小康村龍潭新村為切入點,高標準、高質量地抓好了10個樣板點的建設,新農村建設穩妥推進。
民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率先在全縣實現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來水、村村有書屋、人人享受新農合,五保戶供養率達到100%,教育督導評估和計劃生育考核連年位居全縣前列,2011年全鎮實現國地稅收入1.6億元,人均純收入達8188元。
張黃鎮
張黃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張黃鎮地處魚台縣北部,東鄰微山湖,南與王魯鎮為鄰,西南與李閣鎮為鄰,西與清河鎮為鄰,北接濟寧市中區,距魚台縣城18千米,行政區域面積98.13平方千米。
張黃鎮
張黃鎮
地形地貌
張黃鎮境內處於魯西黃泛沖積平原扇緣,地勢平坦低洼,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海拔37.3米。
水文
張黃鎮境內東瀕微山湖,京杭大運河過境,新、老萬福河從境內穿過。
自然資源
張黃鎮境礦產資源主要是煤炭,有鹿窪和軍城2座煤礦。

經濟


綜述
2011年,張黃鎮財政總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47萬元,比上年增長3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11萬元,增值稅4507萬元,企業所得稅194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156元,比上年增長40%,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2018年,張黃鎮有工業企業169個,規模以上企業2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8個。
農業
2011年,張黃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7.5萬畝,人均1.4畝,以種植小麥、水稻、蔬菜為主,農業總產值9.23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生產糧食6.44萬噸,人均1071.5千克,其中小麥3.0萬噸,水稻3.4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27萬畝,產量3.13萬噸,主要品種有木耳、蘑菇、西紅柿等,其中木耳19萬噸,蘑菇0.8萬噸,西紅柿0.3萬噸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1萬頭,年末存欄2.99萬頭;羊飼養量2.06萬隻,年末存欄1.5萬隻;家禽飼養量79.48萬羽。
工業
2011年,張黃鎮工業生產總值62.4億元,工業企業68家,職工512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0.7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3.1%。
商貿
2011年末,張黃鎮有商業網點270個,職工816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9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6億元,出口總額3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2%,主要產品有南陽湖鹹鴨蛋、水鄉松花蛋。

經濟產業

盛產麥稻蔬、魚蝦藕,溫棚養鴨規模大,蛋鴨存養量200萬隻,年產鮮蛋6億枚,鴨皮(老鴨子)4000噸,被譽為“中國蛋鴨之鄉”。松花蛋加工廠56家,投資600萬元,年加工能力3億枚。規模最大的微山湖禽蛋加工廠,生產無鉛松花蛋、“紅心”鹹鴨蛋,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年產160萬噸的濟寧鹿窪煤礦和年產120萬噸的臨沂東山軍城煤礦座落境內。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以鹿窪煤礦為依託,不斷發展“一礦一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拉長煤化工產業鏈條,現已形成一個配套設施齊全的張黃工業園區,園區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現有鹿窪煤礦、軍城煤礦、金威煤電化工、金威煤電熱電、盛發焦化、正茂化工、福順化工、正鑫化工等規模以上企業45家,其中過億元的項目18個,總投資達93億元,形成了以循環經濟為特色,以煤化工、鹽化工、PVC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交通


2011年,張黃鎮境內有251省道穿過,轄內有縣級公路武張線和清張線,京杭運河從東部穿流而過,新、老萬福河從北、南兩側穿過。
張黃鎮
張黃鎮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張黃鎮轄區總人口6.0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70人,另有流動人口3200人總人口中,男性30782人,佔51.22%;女性29318人,佔48.78%;14歲以下9386人,佔15.62%;15—64歲44640人,佔74.28%;65歲以上6074人,佔10.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0067人,佔99.95%;有11個少數民族,共33人,人口出生率13.12‰,人口自然增長率7.19‰。
截至2018年末,張黃鎮有戶籍人口62708人。
總人口29743
15300
14443
家庭戶戶數7552
家庭戶總人口(總)28840
家庭戶男14526
家庭戶女14314
0-14歲(總)7362
0-14歲男3966
0-14歲女3396
15-64歲(總)20150
15-64歲男10349
15-64歲女9801
65歲及以上(總)2231
65歲及以上男985
65歲及以上女124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8460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22日,張黃鎮被授予“山東省森林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