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村

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南大里鄉南郭村

南郭村位於中條山腳下,距縣城約10公里,截至2008年,全村有468戶,2005人,60名黨員,8個村民小組,耕作3200餘畝土地。

基本概況


新農村建設開展以後,在各級領導的具體指導與大力支持下,該村支村委一班人結合該村實際情況,堅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針,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理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率領全體村民,求真務實、克難奮進,使該村的新農村景象更加突出,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班子建設


村兩委在發展中總結出,搞好班子建設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支村委一班人,把改造幹部思想,改變工作作風,作為班子建設的頭等大事。在全黨掀起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結 合十七大的精神,該村黨支部按照“五好”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把強化支村委班子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嚴格程序,依法辦事,對村中重大事情實行全民參與和“一事一議”制度,嚴格紮實開展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在此基礎上,該村建立健全了治保、民調等組織機構,通過支村委的努力,截至2008年10月,該村沒有發生過一起重大的、一般的刑事案件,鄰里和睦相處,湧現出許多文明和諧家庭、五好家庭。在計劃生育方面,由計生專干及時清查,清理,努力做到了外出打工及育齡婦女的建檔,高標準的完成了計生工作。針對村中的婚喪嫁娶,該村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杜絕了鋪張浪費和盲目樊比現象。經過支村委努力,全體村民對該村的發展規劃,生產生活狀況,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村容、村貌都非常滿意。

產業結構


1、發展日光溫室、種植蘆筍。支村委幹部解放思想,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組織村民到外地參觀學習,鼓動村民建日光溫室和蘆筍栽種,同時幫村民搞貸款,聘請專業人員前來技術指導,在村西建蔬菜大棚,搞起了蔬菜生產基地。截至2008年,該村已有日光溫室100餘畝,蘆筍600餘畝,已小具規模。由於日光溫室務工少且畝收入萬元以上,該村計劃在原有日光溫室基礎上繼續發展500畝,爭取達到戶均一室,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
2、組織勞務輸出。支村委幹部依託鄉里原有企業和勞務中心,搜尋大量務工信息,及時為村裡閑散勞動力提供了就業的路子。同時,將村裡的工匠成立了四支工程隊伍,確定了專人負責,帶領村民外出打工;另一方面,不斷派人跑縣城、運城等地聯繫工程。這樣以來,村裡的剩餘勞力基本解決了,使得人人有事干,戶戶有收入,家家有存款,錢多了,手頭寬裕了,各戶的變化更快了。

基礎設施


在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支村委一班人發動群眾,在村東建立了一個農民休閑體育活動場所,完善配套了各種體育器材。投資15萬元在村西建了南郭舞台,同時支村委還邀請了夏縣蒲劇團前來演出,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新建的標準的村委院中,設立了圖書室,黨員活動室。完善了村衛生所的基礎設施條件,使村民的參合率達到了93%。建立了一個便民連鎖店,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支村委依然按照標準不斷地完善“五個一”工程。

“四改四化”


在新農村建設中,該村進行了全面的規劃設計,針對該村缺水的實際情況,該村對給水、排水系統進行了改善,整改村民飲水管道,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使村民飲用水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支村委幹部為了改善水利條件,籌資10萬元資金,在村東打300米深井兩眼。同時又投資了3萬元埋好1200米澆灌管道,使400畝土地的澆灌有了保證。這兩眼深井每年可使村裡增收80萬元。同時在縣農業綜合開發辦的幫助下架設高壓線路1300餘米,新增兩台50千瓦的變壓器,投資8萬元。2009年在村西村東的適當地段,又打兩眼深井,徹底改變南郭村的水利設施。為了節約能源,充分利用資源,響應國家政策,沼氣工程建設在部分農戶中已經建立使用。
在“四改四化”工程中,該村借市、縣“村村通”和巷道硬化建設的強勁東風,多方籌集資金,全村“井”字型7.8公里主幹街道及所有巷道的水泥硬化工程,硬化率達到100%。按照“有路就有桶,有樹不缺株”的林業建設要求,科學規劃,栽種雪松、國槐共計3880株,冬青、刺柏共計13000餘苗,全村綠化率達到100%。為了使村民保持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建立了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在村東、村北建立了兩個填埋式垃圾場,對全村垃圾進行統一處理。該村對主幹街道和文體廣場等公共場所全部安裝了路燈。

教學條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美藉華人劉國烈先生為南郭村學校捐資25000美元建校,但缺額還比較大,後來又通過向上級要一點,在外人員籌一點,村民們捐一點的辦法,共籌集資金60萬元,教學樓已竣工使用。
為了讓學生有更好地活動場所,支村委先後籌集9萬元對教學樓前的空地進行了硬化,將樓前的花園小路用花磚鋪好,花園裡的樹木綠意濃濃,花草爭芳斗妍。為了更好的優化環境,支村委幹部在村委院再建了一個小花園,使村裡四處春有綠、夏有蔭,冬有青,一年四季充滿了生機。同時成立了護衛隊分工管理,定期檢查護理。街道乾淨暢通,兩旁苗木整齊有序,實現了村裡的綠化與美化。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姓名職務
黨支部金天俊黨支部書記
金銀元副書記
紀檢監督小組金周海組長
金海俊副組長
村委會金天俊村委會主任
金周海副主任
監督委員會金天俊組長
毛恩俊副組長
民主理財小組金周海組長
金海俊副組長
民事調解小組金銀元組長
張更元副組長
農廉網查詢室金天俊黨支部書記
張哲鑫村委會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