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村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南郭村

南郭村原名郭家莊,包含南郭、北郭兩個自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5.5公里處。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祖郭全由山西遷來立村,后因集市繁亂,南移三華里,位於郭家村南,故定名南郭村。村中有郭、任、隋、蔡、張5姓。

南郭村現有178戶,610人,耕地面積900畝,黨員25名,村兩委班子由3人組成,書記主任一人兼,村黨支部、村委會成員交叉任職100%。

簡介


南郭村原名郭家莊,包含南郭、北郭兩個自然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5.5公里處。東鄰壽光市付家村,西靠東孫庄村,南與書房劉毗鄰,北與北郭東接壤。村區東西長320米,南北寬450米,面積0.144平方公里。2008年全村178戶,640口人,均為漢族。62.4公頃。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祖郭全由山西遷來立村,后因集市繁亂,南移三華里,位於郭家村南,故定名南郭村。村中有郭、任、隋、蔡、張5姓。
南郭村現有178戶,610人,耕地面積900畝,黨員25名,村兩委班子由3人組成,書記主任一人兼,村黨支部、村委會成員交叉任職100%。該村黨支部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民富、村美、風正”的要求,真抓實幹,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增加農民收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大改革措施


大力發展民營企業,拓寬富裕渠道,黨支部把富裕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利用該村企業優勢,引導村民多渠道發展經濟,不斷增加該村集體收入,村民生活逐步改善。2006年社會總產值366萬元,人均純收入6000元。
轉變作風服務群眾,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村黨支部從群眾關心的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入手,積極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先後投資60多萬元,對村內道路兩側排水溝及村內所有大街進行了硬化,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贏得了群眾的支持。
倡樹社會新風,改進教育群眾的方式。村黨支部在不斷改善村民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以小康文明村創建為抓手,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搭建文化平台,用先進的文化教育群眾,凝聚了人心,樹立了良好的村風民風。先後投資20餘萬元,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建設文化大院,配套建設了門球場、籃球場,購置了門球、乒乓球等健身娛樂器材,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陶冶了群眾的情操,提高了村民綜合素質。
加強村級規範化建設,完善群眾管理制度。該村注重科學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宅基地審批、環境衛生整治、安全保衛等10多項村規民約,用制度保障村“兩委”科學決策,用制度約束村民的行為,使村級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村內重大財務支出等村級事務,發動群眾積極參與,使其充分享有知情權、監督權。在村“兩委”班子的年度測評中,群眾滿意率均超過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