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氣象衛星系列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目前已經發展出了兩類四個系列。其中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包括“風雲二號”和“風雲四號”兩個系列,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包括“風雲一號”和“風雲三號”兩個系列。風雲一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一代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4顆衛星;風雲二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8顆衛星;風雲三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4顆衛星;風雲四號系列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已經成功發射1顆衛星。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包括兩類氣象衛星,即“風雲一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又稱極軌氣象衛星)和“風雲二號”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一號”衛星已發射了三顆,“風雲二號”衛星發射了兩顆。經過空間運行測試表明,第三顆“風雲一號”衛星和第二顆“風雲二號”衛星的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國際水平。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
從D星開始,衛星研製團隊提出了“一次成功、穩定運行、3年壽命、優於C星”的質量目標,並一直沿用到E星。這一目標,是在慘痛的失敗中誕生的。
1994年,研製團隊帶著風雲二號01星滿懷信心地來到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然而,在最後一次測試時,卻發生了意外事故,損失慘重。
1997年風雲二號A星和2000年B星升空。雖然這兩顆衛星在天上的時間很長,但是沒有達到3年正常運行的壽命要求。直到C星,研製團隊才真正打了一個“翻身仗”。在信心倍增的同時,“兩總”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除了充分的地面試驗,在衛星出廠前,研製團隊的人員還保證了1000小時的整星加電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衛星在地面充分老練,儘可能地暴露問題。
自1988年9月7日長征四號甲火箭成功發射風雲一號A星,已成功研製併發射了4顆風雲一號極軌衛星和4顆風雲二號靜止衛星。其中,風雲一號D星和風雲二號C星截止至2009年仍在軌運行,並廣泛應用於天氣預報、氣候預測、自然災害和環境監測、資源開發、科學研究等多個重要領域。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
正式投入業務運行的風雲二號D星,在研製生產過程中,按照上級部門和用戶的要求,認真總結了前幾顆風雲系列衛星的經驗和教訓,作了大量深入地分析研究工作,在技術性能、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進行了改進,並在生產中嚴格執行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使得衛星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風雲二號D星成功投入業務運行,能夠在加速中國氣象現代化的進程,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中國在氣象領域的國際地位等方面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2008年11月18日,風雲三號A星及地面應用系統投入業務試運行。星載遙感儀器數量從風雲一號的2個增加到風雲三號A星的11個,其中9個為首次裝載升空,整星探測通道多達99個,光譜波段覆蓋紫外到微波。風雲三號A星投入業務試運行,標誌著中國成功實現了極軌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
1988年,楊軍從有幸參加了中國第一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成功發射的相關技術工作。2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9顆氣象衛星。楊軍已是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他感慨良多,“最讓人們欣慰的是,氣象衛星為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服務的領域不斷拓寬;最讓人們驕傲的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氣象衛星的國家,風雲氣象衛星已經成為國際氣象衛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圖解風雲氣象衛星系列1
改革開放30年,中國一顆顆氣象衛星滿載著希望與使命成功上天,造福於人民,令人自豪,令人感動。
自1988年9月7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截止至2008年11月,中國共成功發射9顆氣象衛星,包括4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1顆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和4顆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
2008年5月27日,中國成功發射風雲三號A星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實現了中國氣象衛星從單一遙感成像到地球環境綜合探測、從光學遙感到微波遙感、從公里級解析度到百米級解析度、從國內接收到極地接收的四大技術突破。
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成為全球對地觀測業務衛星序列的重要成員,與歐美等國的氣象衛星一起,形成了對地球大氣、海洋和地表環境的全天候、立體、連續觀測的衛星觀測網,增強了人類對地球系統的綜合探測能力。
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形成了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和北京、廣州、烏魯木齊、佳木斯和北極基律納5個衛星地面站為主體,同時還包括31個省級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和2500多個衛星資料接收利用站,形成了國家、省、地三級組成的衛星遙感應用體系,除可接收利用中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外,還可接收利用美國NOAA系列、EOS系列、日本MTSAT—1R、歐洲METEOSAT系列和MSG等多顆衛星資料。
截止至2008年,中國氣象衛星及應用已實現了業務化、系列化,在國內遙感衛星中率先實現了從試驗業務型向業務應用型轉變,星地一體化的共同發展模式被譽為“天地一體化的楷模,地面應用系統的典範”。
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衛星氣象應用取得顯著效益
中國幅員遼闊,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各類自然災害中,氣象災害佔70%以上。因此,防災減災及應對氣候變化,對氣象衛星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止至2008年,風雲氣象衛星資料已在颱風、暴雨、洪澇、寒潮、大霧、冰雪、霜凍、凌汛、高溫、乾旱、沙塵暴、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等監測服務與災情評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颱風是全球主要氣象災害,颱風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占整個氣象災害經濟損失的50%以上。海上颱風的監測與預報主要依賴於氣象衛星觀測資料。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24日,中國風雲系列衛星對太平洋生成的92個颱風,影響或登陸中國的33個颱風全部進行了全程監測,使得颱風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顯著減少。
截止到2008年,中國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對各類重大水災事件多次進行了成功的監測。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也有風雲系列衛星的一份功勞,除了提供15分鐘間隔靜止衛星連續觀測外,風雲三號A星更成為奧運氣象服務中的明星。中國每年的路面交通中,如高速公路大霧,局地強降水引發的山體泥石流滑坡等,都要求氣象衛星有更高的空間解析度和時效等。
“風雲”氣象衛星系列
中國氣象局聯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力爭在2020年實現中國氣象衛星技術和應用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為增強中國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奠定更加紮實的基礎,做出更大的貢獻。
到2020年,中國將研製併發射風雲二號、風雲三號和風雲四號等系列氣象衛星,後續任務中,產品要求高,技術難度大。但是,通過幾代航天人的奮力拚搏,持續堅持自主創新之路,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生產試驗體系,培養了優秀的航天科技隊伍。研製風雲系列衛星的人們有能力承擔更多氣象衛星的研製任務,有信心,有決心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圓滿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人們的歷史任務。風雲系列衛星在未來將會發揮更大作用。
1988年,楊軍從中國氣象研究院大氣探測專業碩士畢業,被分配到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工作,有幸參加了我國第一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成功發射的相關技術工作。20年彈指一揮間,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9顆氣象衛星。楊軍已是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他感慨良多,“最讓我們欣慰的是,氣象衛星為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服務的領域不斷拓寬;最讓我們驕傲的是,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氣象衛星的國家,風雲氣象衛星已經成為國際氣象衛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圖解風雲氣象衛星系列4
自1988年9月7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截至2008年11月,我國共成功發射9顆氣象衛星。
2008年5月27日,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三號A星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A星具有全球、全天候、三維、定量、多光譜遙感監測能力,實現了我國氣象衛星從單一遙感成像到地球環境綜合探測、從光學遙感到微波遙感、從公里級解析度到百米級解析度、從國內接收到極地接收的四大技術突破。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形成了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和北京、廣州、烏魯木齊、佳木斯和北極基律納5個衛星地面站為主體,除可接收利用我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外,還可接收利用美國NOAA系列等多顆衛星資料。
我國氣象衛星及應用已實現了業務化、系列化,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衛星氣象應用取得顯著效益。
2005年1月以來,我國風雲系列衛星對太平洋生成的92個颱風,影響或登陸我國的33個颱風全部進行了全程監測,使得颱風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顯著減少。
近十幾年來,我國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對各類重大水災事件多次進行了成功的監測。大量的衛星水情監測圖像、水災監測信息及時傳送給防汛部門,充分發揮了氣象衛星對大範圍洪澇災害的宏觀監測作用。2003年,淮河流域出現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中國氣象局利用氣象衛星對洪澇初期、洪澇中期、洪澇後期及退水全過程進行了動態跟蹤監測與分析,生成水情監測報告12期,發送給國家及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成為防汛的重要決策依據。
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為民生服務的領域越來越寬。農業精細種植、作物分類以及農業氣候區劃,可藉助氣象衛星對地表的植被狀況和土壤墒情等進行宏觀、動態的遙感測量;開發海洋資源,監測大面積赤潮和海洋污染,氣象衛星資料也可助一臂之力;我國每年的陸面交通中,如高速公路大霧,局地強降水引發的山體泥石流滑坡等,都要求氣象衛星有更高的空間解析度和時效……
正因為今天風雲氣象衛星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氣象人和航天人才更有信心,展望未來。中國氣象局聯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將力爭在2020年實現我國氣象衛星技術和應用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為增強我國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奠定更加紮實的基礎,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