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腰門的結果 展開

腰門

房屋結構

腰門,又稱矮門、避竊門,是大門前面的兩扇小門。從外形來看,腰門高度大約是大門的一半,剛好到成人的腰際,所以有了這個名字。

徠腰門的結構比較簡單,它用木閂“上鎖”。在大門兩側的木柱上,分別安裝上下兩個小門臼。

腰門在江南的鄉村很普遍。

作用


木製腰門
木製腰門
腰門有很多用場。首先,平日里不必緊關大門,有人來敲門,從 腰門上就可望見是生人還是熟人,是陌生人可以隔著腰門問清事由,然後請他進來。如是熟人,可以隔著腰門,先打招呼,然後熱情開門相迎。
其次,腰門也可防止小偷、盜賊。因為,若腰門上裝有一根根三叉戟,盜賊不能翻門而入。如若硬撬門進來,還可以緊閂大門,然後求救報警。所以,杭州民間俗稱它為“避竊門”。
此外,江南一般人家都養狗、養雞鴨。有了腰門,可以防止餓狗進房偷食,也可防止雞鴨進屋,拉屎拉尿,弄髒地面。
腰門一般對採光、通風影響不大,還能防止孩子們跑出去。

傳說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日本倭寇經常流竄江浙沿海一帶,騷擾作亂,燒殺擄掠,害得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朝廷派戚繼光為抗倭大將軍到江浙閩沿海來抗擊倭寇,打得倭寇心顫膽怯,聞風而逃。狡猾的倭寇常常避開戚家軍,到別處騷擾。戚繼光了解情況后,派出官兵,組織沿海城鄉青壯年,人人習武練兵,號召他們抗擊倭寇,保衛家園。因為,倭寇用短柄倭刀,戚繼光要每家每戶,在大門外增設一道防禦工事,家家準備好長篙數支。一旦發現倭寇登陸,便鳴鑼報警,各家各戶青壯年手執長篙,立於門內,嚴陣以待。倭寇要進房來,即以長篙迎戰,倭刀砍去竹篙,篙頭又生竹鋒,再砍再生。幾經拼搏,倭刀卷口,人也精疲力盡,而竹篙利戳仍十分鋒利,倭寇被刺死、戳傷很多,狼狽逃竄。
從此,倭寇不敢再來侵犯,而大門前所設的防禦工事,時間一長,便演變為“腰門”了。由於腰門的用處多,因此,世代相傳,相沿成習,在建築造房時就有了多做一道腰門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