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魚
黃龍魚
黃龍魚,Halichoeres chrysus,隆頭魚科海豬魚屬的一種魚類。分佈於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肉食性,可喂動物性餌料以及人工飼料,適合於水溫26度,海水比重1.020,水量100公升以上的水族箱,最大體長可達10公分。
【中文名稱】黃龍
【英文名稱】Halichoeres chrysus
【所屬類別】珊瑚礁魚類 隆頭魚科
【詳細介紹】
幼、成魚及雌、雄魚之間體色均是鮮黃色,但在幼魚背鰭上有2~3個黑圓斑。在自然界隆頭魚科是個數種較多的科目,大約有四百多種。它們大多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珊瑚礁海域。它們的口向前伸出,牙齒銳利有力,能把硬的食物從岩石上啃下來,常以其他魚身上的寄生蟲為食,故有“醫生魚”之稱。外形上有的呈圓柱型,有的下半身寬厚,體形壯實,它們泳動能量來自於它們的胸鰭,腹鰭用來控制方向。所以表現出上仰,原地旋轉等靈活姿態。該科魚是單性魚,到了成年魚時就會有性別轉換的現象發生,生殖行為可以在一對魚或一群魚中的兩隻間發生,生殖時候魚兒會朝上旋轉直至水面才產卵。
黃龍魚
該科魚中我們養的最多的就是"飄飄"魚,這種魚非常好動,圓柱體型在水中竄來鑽去的,喜歡在其它魚身上叮啄,很多介紹說"飄飄"魚在啄食其它魚身上的寄生蟲,所以又稱之為"醫生魚"。本人有不同的觀點,以我們常年觀察,在有"飄飄"魚的水族箱中,被叮啄的魚兒並不安寧,相反顯得很不自在,而"飄飄"也以缸中最弱的魚只為圍攻對象,一般來說,自然界中,不管是陸生還是海洋中,只要有共生或相互有益的種群之間,彼此是友好共存的,但"飄飄"魚和其它魚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友好表現行為,所以這種魚到底和其它魚是什麼樣的關係,還是值得研究考察的。通常我們是不會在有"飄飄"魚的缸中放養體質較弱的魚只,大家注意的是,你可以在軟體造景缸中養它們,數量一定要少,一至二尾,一般情況下,它應是在有計劃建立水族箱最後投放的魚種,比重為1.022;水溫為26度。
築巢完成後,雄魚就開始追逐雌魚。此時的親魚尤其是雄魚的體色變化很快,經常在數秒時間內從艷藍變成墨綠色。倘若受到人為的驚動,又會馬上恢復到平時的藍色調。雄魚此時會全身痙攣,以各種舞姿向雌魚求愛,引誘雌魚進入泡沫巢,共同執行生產的工作,雄魚彎曲身體擁抱雌魚,雌雄魚身體都彎成“C”形,雄魚用頭觸雌魚腹部,在雙雙激烈的幾次擁抱翻滾之後,雌魚興奮中將卵排到浮巢里,雄魚則隨即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白色透明,粒粒懸浮於泡沫魚巢中。雌雄魚如此翻滾產卵運動重複多次(7~10次),持續時間約1~2小時,雌魚才能把全部卵子排空。
雌魚產卵完畢,便遊離魚巢,藏身於繁殖箱的一偶,在隱身場所休息,不愛遊動。雄魚有照顧孵化卵的習性,可以讓其留在繁殖水族箱里守巢護卵。偶見受精卵從浮巢中掉下來,雄魚小心翼翼地用口接住,吐回浮巢。雌魚如此時游近魚巢,雄魚也會驅趕,不允許雌魚靠近浮巢,並且會去咬啄雌魚,甚至將雌魚咬傷咬死。因此,一旦產卵完畢,須立即將雌魚撈出另養。
產卵后第二天,受精卵出現眼點,第三天孵出仔魚,剛孵出的仔魚體色晶瑩,游泳器官尚未完全發育,無自由游泳能力,只能附在泡沫巢內,靠體內有帶油球的卵黃囊維持。第四天油球消失,第五天仔魚就會在水面下遊動了。
仔魚期間,因黃曼龍魚的鰓發育未全,或因培育水體中個體密度高,易發生缺氧,此時可微微充氣。在油球消失后開始在水面下遊動的一周內,一般不加水,不換水;一周后加少量水。
當仔魚長12~17天時,飼養要特別小心,因在這個時候,仔魚的附屬呼吸器官正在開始成長,如遭遇到水面上冷空氣的突擊。則會患上“肺炎”症而死亡。總之,在這個時候,小魚的死亡率非常高,但在該屬魚類中,黃曼龍魚的小魚算是很健壯的,屬於容易飼養的熱帶觀賞魚類